一种表皮生长因子纳米脂质载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675567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表皮生长因子纳米脂质载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剂以1000mL计,包含以下组分:表皮生长因子20-600mg;脂质材料10-150g;表面活性剂5-150g;抗氧化剂0.5-20g;抑菌剂0.1-10g;透皮促进剂0.5-50g;高分子生物材料增稠剂0.1-200g;余量由去离子水补足。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剂中的表皮生长因子的透皮吸收效果好,提高了制剂的物理稳定性和其在皮肤局部的生物利用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表皮生长因子纳米脂质载体制剂制备方法简单、稳定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透皮制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表皮生长因子纳米脂质载体制剂及其制 备方法。
技术介绍
透皮制剂是指将有效成分通过皮肤局部使用或透过皮肤进入全身循环使其发挥 功效的方法。与传统的口服或注射途径相比,无损伤的经皮给药避免了有效成分在进入血 液循环前被胃肠道酶解和肝脏代谢中发生首过效应,既提高了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又降低 了潜在的毒副作用;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更方便,更容易接受并且可以随时终止给药。因 此,透皮药物传递系统成为近年来各国高度关注的给药途径。然而不同于单分子化学有效成分在透皮制剂中的广泛应用,由于大部分功能性的 活性大分子药物均具有高水溶性和高分子量,而所需要通过的皮肤角质层则具有极强的亲 脂性和紧密的砖墙结构,形成了大分子药物难以通过的天然屏障,难以直接透过皮肤屏障, 在实现透皮传递的过程中面临着高难度的技术挑战。表皮生长因子是一中含有53个氨基酸的重要的生物多台生长因子(Cohem,et al., J. Biol. Chem. 248,7669-7672,1973),其具有促有丝分裂和促非有丝分裂两重活 性,能刺激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细胞增殖分化,促进组织生长,发育和成熟。。EGF在皮肤 上的作用,因为其加速生长及逆分化的特性,使皮肤年轻有活力,光泽,弹性,因此对老化皮 肤有防皱,去皱,单板,今生肌肤,增加皮肤弹性和光泽,修复损坏的肌肤,分解以合成的黑 色素等功效。在开放性伤口,烧烫伤,肢体残障,皮肤溃烂等伤口愈合不易或回复时间过长 的临床治疗中,生长因子的功效也获得了高度的关注。针对老化皮肤,亚健康皮肤的修复和改善,目前现有的生长因子类皮肤制剂种类 单一,只有冻干粉,液体制剂和凝胶制剂,这些制剂的头皮效果不佳,有效成分的吸收利用 度也很低。尽管一些物理方法包括离子电渗,超声促透,离子交换,电穿孔以及磨皮导入等 为生长因子的透皮吸收创造了条件,但是借助仪器设备的治疗手段无法为患者提供长期 的,随时随地的治疗,同时也增加了由仪器导入所带来的潜在的副作用和治疗的成本。因 此,如何在不借助物理导入的情况下使大分子通过皮肤的角质层,实现透皮给药,成为功能 性活性大分子实现透皮给药的技术瓶颈和关键所在。在现代治疗中,方便高效以及患者的 顺应性已经成为制剂策略中不容忽视的因素,如何让患者随时随地的接受无负担,无风险 的治疗,成为细胞生长因子类物质在皮肤制剂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生长因子易溶于水,也能溶于有机溶剂,但其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容易发生 降解反应而失去活性,因此表皮生长因子水溶液必须在低温条件下保存。目前市场上的表 皮生长因子制剂都必须在低温下保存。因此表皮生长因子的新剂型亟待开发,提高其物理 稳定性和治疗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表皮生长因子纳米脂质载体制 剂,加强了表皮生长因子的透皮吸收,提高其在皮肤局部的生物利用度,同时提高表皮生长 因子在制剂中的物理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同时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表皮生长因子纳米脂质载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稳定性高。本专利技术是这么实现的,提供了一种表皮生长因子纳米脂质载体制剂,以IOOOmL纳 米脂质载体制剂计,包含有以下组分表皮生长因子20-600mg脂质材料10-150g ;表面活性剂5-150g ;抗氧化剂0.5-20g ;抑菌剂0.I-IOg ;透皮促进剂0.5-50g ;高分子生物材料增稠剂0.l-200g余量由去离子水补足。 优选的,所述表皮生长因子纳米脂质载体制剂,以IOOOmL纳米脂质载体制剂计, 包含有以下组分表皮生长因子50-500mg脂质材料20-IOOg ;表面活性剂15-IOOg ;抗氧化剂Ι-15g ;抑菌剂Ο.l-5g ;透皮促进剂Ι-IOg ;高分子生物材料增稠剂Ο.5-100g余量由去离子水补足。上述任一方案中更优选的,所述表皮生长因子为人表皮生长因子、鼠表皮生长因 子、兔表皮生长因子或猪表皮生长因子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人表皮生长因子。上述任一方案中更优选的,所述高分子生物材料增稠剂为瓜尔胶,海藻酸钠,甲壳 素,果胶质,黄原胶,玻璃酸钠,卡波姆类,纤维素类,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乙二醇 中的至少一种。高分子生物材料增稠剂能够提高纳米脂质载体制剂的稳定性,防止纳米脂 质载体颗粒间发生粘连,从而导致的颗粒粒径增大,沉降等不稳定现象。同时高分子聚合物 能够提高制剂与皮肤间的粘附性,延展性,从而使有效成分在皮肤上的作用时间延长,提高 疗效。更优选的,所述卡波姆类为卡波姆934,卡波姆974P,卡波姆940中的至少一种;所 述纤维素类为羟丙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的,所述高分子生物材料增稠剂为海藻酸钠,甲壳素和聚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上述任一方案中更优选的,所述脂质材料为三酰甘油类,脂肪酸类,固醇类,蜡质类,天然植物油,维生素类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三酰甘油类为三棕榈酸甘油酯,三硬脂酸甘油酯,单硬脂酸甘油酯,二十二酸 单、双、三甘油酯混合物,链长在C8-C18之间的中等链长脂肪酸甘油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脂肪酸类为硬脂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固醇类为胆固醇。所述蜡质类为十六醇,十八醇,鲸蜡醇十六酸酯,凡士林,石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天然植物油为大豆油,蓖麻油,红花油,橄榄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维生素类为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酯类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的,所述脂质材料为胆固醇和油酸中的至少一种。上述任一方案中更优选的,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磷脂类,神经鞘脂类,聚氧乙烯聚 氧丙烯共聚物类,脂肪酸山梨坦类(span类,如Span 20),聚山梨酯类,聚氧乙烯脂肪酸酯 类;聚氧乙烯脂肪醇类和羊毛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磷脂类为卵磷脂,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氢化卵磷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神经鞘脂类为糖基神经酰胺和神经酰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类为泊洛沙姆。所述聚山梨酯类为Tween 20,Tween60, Tween80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神经酰胺和糖基神经酰胺中的至少一种。上述任一方案中更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为生育酚,维生素C,叔丁基羟基苯甲醚, 2,5- 二叔丁基对甲酚,去甲二氢愈创酸,没食子酸丙酯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为生育酚,维生素C中的至少一种。上述任一方案中更优选的,所述抑菌剂为苯扎氯铵,苯扎溴铵,尼泊金甲酯,尼泊 金乙酯,尼泊金丙酯,三氯叔丁醇和山梨酸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的,所述抑菌剂为苯扎氯铵和三氯叔丁醇中的至少一种。上述任一方案中更优选的,所述透皮促进剂为有机溶剂,月桂氮卓酮及其同系物; 角质保湿及软化剂,萜烯类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的,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丙二醇,乙酸乙酯,二甲基酰胺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的,所述角质保湿及软化剂为尿素,水杨酸,吡咯酮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的,所述萜烯类为薄荷醇,樟脑,柠檬烯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的,所述透皮促进剂为尿素或水杨酸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任一种表皮生长因子纳米脂质载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包 含以下步骤A.将表皮生长因子,脂质材料和表面活性剂溶于乙醇得混合液,然后将混合液在 40-60°C水浴中水浴5-30min,再将混合液在冰水浴中高切搅拌15-45m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皮生长因子纳米脂质载体制剂,以1000mL纳米脂质载体制剂计,包含以下组分:表皮生长因子               20-600mg;脂质材料                     10-150g;表面活性剂5-150g;抗氧化剂                     0.5-20g;抑菌剂                        0.1-10g;透皮促进剂                  0.5-50g;高分子生物材料增稠剂   0.1-200g;余量由去离子水补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靓唐旭东杨平顺谢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