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管柱助力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45698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转向管柱助力机构,包括:盖体和壳体,所述盖体和壳体形成有一内腔,所述内腔中还设置有输入轴、蜗轮轴、连接输入轴和蜗轮轴的扭转杆、套设在蜗轮轴上的蜗轮、与该蜗轮构成传动副的蜗杆、套设在输入轴和蜗轮轴上的传感器、套设在蜗轮轴一端且固定在壳体上的第一轴承以及连接在蜗轮轴上的锁紧螺母,所述转向管柱助力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腔中且固定在所述盖体和/或所述壳体上的轴承座以及套设在所述蜗轮轴另一端且位于所述传感器与所述蜗轮之间的第二轴承,该第二轴承与所述轴承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很好解决因传感器较大而不能在蜗轮两侧布置轴承的问题,从而消除了蜗轮在受轴向力后产生弯矩易导致蜗轮轴倾斜的缺陷。(*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向操纵机构,尤其是该转向操纵机构的转向管柱助力机构
技术介绍
电动助力转向管柱助力机构包括蜗杆、蜗轮、蜗轮轴、轴承、壳体、盖体及传感器等结构,由于技术的限制或为了节约成本,很多产品中采用结构简单但形状较大的传感器,由于传感器较大,壳体空间不得不加大,从而造成盖体无法支撑位于传感器与蜗轮之间的轴承,故在蜗轮轴上、位于传感器与蜗轮之间不能设置轴承,而单只在蜗轮的另一侧设置有一个轴承,而蜗轮在受轴向力后产生弯矩易导致蜗轮轴倾斜,进而使蜗轮蜗杆啮合面发生错位,加剧蜗轮蜗杆磨损,造成蜗轮蜗杆运转不平稳而引起蜗轮蜗杆异响与手感不平顺等现象,为了改善这一缺陷,在有些产品中,在原轴承的旁边再增加了一个轴承,虽然这种方式能降低蜗轮轴受弯矩力的影响,但并不能消除蜗轮轴出现倾斜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进一步消除蜗轮轴受弯矩而导致倾斜的影响,提供一种能在蜗轮轴上、位于蜗轮两侧布置轴承的转向管柱助力机构。本技术的一种转向管柱助力机构,包括盖体和壳体,所述盖体和壳体形成有一内腔,所述内腔中还设置有输入轴、蜗轮轴、连接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蜗轮轴的扭转杆、套设在所述蜗轮轴上的蜗轮、与该蜗轮构成传动副的蜗杆、套设在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蜗轮轴上的传感器、套设在所述蜗轮轴一端且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一轴承以及连接在所述蜗轮轴上的锁紧螺母,所述输入轴和蜗轮轴同轴配合且两者均设有轴向贯通的通腔,所述扭转杆位于所述输入轴和蜗轮轴的通腔内,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盖体内部且与所述蜗轮相对, 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蜗轮和所述锁紧螺母两者之间,所述转向管柱助力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腔中且固定在所述盖体(和/或所述壳体上的轴承座以及套设在所述蜗轮轴另一端且位于所述传感器与所述蜗轮之间的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轴承座固定连接。经过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座包括连接部和支撑部,所述轴承座通过所述连接部固定在在所述盖体上或者所述壳体上或者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第二轴承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部上。经过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部向所述蜗轮方向设置有一与所述蜗轮轴同轴的第一环形凸起,所述壳体包括内环形壳壁,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与所述壳体的内环形壳壁贴合。经过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部设有至少两个绕所述第二轴承环形分布的通孔。经过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部的与所述蜗轮相对的面设置有一与所述蜗轮轴同轴的环形槽。经过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部的与所述传感器相对的面设置有一与所述蜗轮轴同轴的圆锥形凹槽。经过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座设有一与所述蜗轮轴同轴的圆形孔,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该圆形孔中并与该圆形孔过盈配合。经过进一步改进,所述圆形孔在靠近所述传感器一端的孔壁上设有与所述圆形孔同轴的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二轴承抵顶所述第二环形凸起。经过进一步改进,所述圆形孔在靠近所述传感器一端的孔壁上设有至少两个、位于同一径向面的且夹角相同的凸起,所述第二轴承抵顶所述各凸起。经过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座与所述盖体和所述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本技术的转向管柱助力机构的技术方案可知,在所述蜗轮轴上、位于所述传感器与所述蜗轮之间套设有第二轴承以及对所述第二轴承起支撑作用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固定在所述壳体和/或所述盖体上,这样,由于增加了轴承座的支撑作用,便可以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蜗轮之间设置所述第二轴承,由于有了所述第二轴承对所述蜗轮轴的支撑,从而保证了所述蜗轮轴在所述蜗轮两侧的受力平衡,消除了因所述蜗轮在受轴向力后产生弯矩易导致蜗轮轴倾斜的缺陷,也就避免了蜗轮蜗杆啮合面发生错位及避免了加剧蜗轮蜗杆的磨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转向管柱助力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转向管柱助力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A-A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转向管柱助力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轴承座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转向管柱助力机构包括盖体1和壳体2,所述盖体1和壳体2形成有一内腔,所述内腔中还设置有输入轴3、蜗轮轴4、连接所述输入轴3和所述蜗轮轴4的扭转杆5、套设在所述蜗轮轴4上的蜗轮6、与该蜗轮6构成传动副的蜗杆7、套设在所述输入轴3和所述蜗轮轴4上的传感器8、套设在所述蜗轮轴4 一端且固定在所述壳体2上的第一轴承9以及连接在所述蜗轮轴4上的锁紧螺母10,所述输入轴3和蜗轮轴4同轴配合且两者均设有轴向贯通的通腔,所述扭转杆5位于所述输入轴 3和蜗轮轴4的通腔内,所述传感器8位于所述盖体1内部且与所述蜗轮6相对,所述第一轴承9位于所述蜗轮6和所述锁紧螺母10两者之间,所述转向管柱助力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腔中且固定在所述盖体1和/或所述壳体2上的轴承座11以及套设在所述蜗轮轴 4另一端且位于所述传感器8与所述蜗轮6之间的第二轴承12,所述第二轴承12与所述轴承座11固定连接,这样,虽然传感器8较大,但由于增加了轴承座11,依靠轴承座11对所述第二轴承12的支撑作用,便可以在所述传感器8与所述蜗轮6之间套设所述第二轴承12, 由于有了所述第二轴承12对所述蜗轮轴6的支撑,从而保证了所述蜗轮轴4在所述蜗轮6 两侧的受力平衡,消除了因所述蜗轮6在受轴向力后产生弯矩易导致蜗轮轴4倾斜的缺陷,也就避免了蜗轮6蜗杆7啮合面发生错位,避免了加剧蜗轮6蜗杆7的磨损及发生异响和手感不平顺的问题。本实施例的所述轴承座11包括连接部111和支撑部112,所述轴承座11通过所述连接部111固定在在所述盖体1上或者所述壳体2上或者所述盖体1与所述壳体2之间, 所述第二轴承12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部112上;所述支撑部112向所述蜗轮6方向设置有一与所述蜗轮轴4同轴的第一环形凸起113,所述壳体2包括内环形壳壁21,所述第一环形凸起113与所述壳体2的内环形壳壁21贴合。以保证所述壳体2对所述支承座11径向完全固定及对所述第二轴承12提供支撑力。所述支撑部112设有至少两个绕所述第二轴承12环形分布的通孔114 ;所述支撑部112的与所述蜗轮6相对的面设置有一与所述蜗轮轴4同轴的环形槽115 ;所述轴承座 11的与所述传感器8相对的面设置有一与所述蜗轮轴4同轴的圆锥形凹槽116。通过这些设计以减轻轴承座11的重量和节省支承座11的材料。除此之外,本实施例的所述轴承座11上设有一与所述蜗轮轴4同轴的圆形孔117, 所述第二轴承12设置在该圆形孔中并与该圆形孔117过盈配合,以满足所述轴承座11对所述第二轴承12的固定和径向方向的支撑。本实施例在所述圆形孔117在靠近所述传感器8 —端的孔壁上还设有与所述圆形孔117同轴的第二环形凸起118,所述第二轴承12抵顶所述第二环形凸起118,从而可以保证对所述第二轴承12的装配位置正确和装配方便, 同时也能有效防止所述第二轴承12向所述传感器8方向松动;当然所述圆形孔117在靠近所述传感器8—端的孔壁上通过设有至少两个、位于同一径向面的且夹角相同的凸起,所述第二轴承12抵顶所述各凸起,也可以达到上述同样的作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管柱助力机构,包括:盖体(1)和壳体(2),所述盖体(1)和壳体(2)形成有一内腔,所述内腔中还设置有输入轴(3)、蜗轮轴(4)、连接所述输入轴(3)和所述蜗轮轴(4)的扭转杆(5)、套设在所述蜗轮轴(4)上的蜗轮(6)、与该蜗轮(6)构成传动副的蜗杆(7)、套设在所述输入轴(3)和所述蜗轮轴(4)上的传感器(8)、套设在所述蜗轮轴(4)一端且固定在所述壳体(2)上的第一轴承(9)以及连接在所述蜗轮轴(4)上的锁紧螺母(10),所述输入轴(3)和蜗轮轴(4)同轴配合且两者均设有轴向贯通的通腔,所述扭转杆(5)位于所述输入轴(3)和蜗轮轴(4)的通腔内,所述传感器(8)位于所述盖体(1)内部且与所述蜗轮(6)相对,所述第一轴承(9)位于所述蜗轮(6)和所述锁紧螺母(10)两者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管柱助力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腔中且固定在所述盖体(1)和/或所述壳体(2)上的轴承座(11)以及套设在所述蜗轮轴(4)另一端且位于所述传感器(8)与所述蜗轮(6)之间的第二轴承(12),所述第二轴承(12)与所述轴承座(11)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继红张高军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