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管柱、一种转向系统及一种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472442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1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管柱,其包括与蜗杆相连的蜗杆端卡爪、与电机相连的电机端卡爪、位于电机上的电机壳体安装平面以及位于减速机构上的减速机构壳体安装平面,其还包括橡胶衬套和垫圈,橡胶衬套设置在蜗杆端卡爪上,垫圈设置在橡胶衬套与电机端卡爪之间;在蜗杆的轴线方向上,电机端卡爪上靠近蜗杆的一端的端面与电机壳体安装平面之间距离为第一距离,橡胶衬套上远离蜗杆的一端的顶面与减速机构壳体安装平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垫圈的壁厚等于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动助力转向管柱,其不容易发生异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电动助力转向管柱的转向系统及包括该转向系统的汽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转向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管柱、一种转向系统及一种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客户对整车油耗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也即电动助力转向管柱逐渐成为中小型乘用车的标配。电动助力转向管柱是通过助力电机驱动蜗轮蜗杆减速机构继而为转向管柱提供助力。由于加工误差会不可避免的存在,使得在蜗杆的轴向上各个零部件均会有一定的尺寸误差以及各零部件安装后的装配误差,最终会表现为蜗杆在工作状态下发生轴向窜动,在特殊的车辆使用工况下,如低速颠簸路,蜗杆所发生的轴线窜动会导致蜗轮与蜗杆的啮合间隙增大,继而导致蜗轮与蜗杆发生撞击产生异响。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蜗杆的两端均添加橡胶垫以消除异响,然而此时只能在装配前对各零部件的尺寸误差进行测量,而后来选配一定厚度的橡胶垫以吸收该尺寸误差,而对于各零部件安装后的装配误差,因测量时会产生干涉导致该装配误差的测量不能进行,使得该橡胶垫不能吸收该装配误差,从而使得该橡胶垫不能有效地减小蜗轮与蜗杆之间的啮合间隙,进而使得该电动助力转向管柱较易发生异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管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助力转向管柱较易发生异响的问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系统和一种汽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管柱,其包括与蜗杆相连的蜗杆端卡爪、与电机相连的电机端卡爪、位于所述电机上的电机壳体安装平面以及位于减速机构上的减速机构壳体安装平面,其还包括橡胶衬套和垫圈,所述橡胶衬套设置在所述蜗杆端卡爪上,所述垫圈设置在所述橡胶衬套与所述电机端卡爪之间;在所述蜗杆的轴线方向上,所述电机端卡爪上靠近所述蜗杆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电机壳体安装平面之间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橡胶衬套上远离所述蜗杆的一端的顶面与所述减速机构壳体安装平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垫圈的壁厚等于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之差。优选地,所述电机端卡爪的周向上均布有四个第一限位柱,所述蜗杆端卡爪的周向上均布有四个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与所述第二限位柱交错设置;所述橡胶衬套的周向上均布有八个限位爪,所述限位爪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柱与所述第二限位柱之间。优选地,所述垫圈的形状为圆环形。优选地,所述垫圈由橡胶材料制成。一种转向系统,其包括电动助力转向管柱,所述电动助力转向管柱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管柱。一种汽车,其包括转向系统,所述转向系统为上述所述的转向系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电动助力转向管柱,其垫圈的壁厚等于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差,且电机端卡爪上靠近蜗杆的一端的端面与电机壳体安装平面之间距离即第一距离,以及橡胶衬套上远离蜗杆的一端的顶面与减速机构壳体安装平面之间的距离即第二距离,均能够在各零部件安装后方便地进行测量,而不会出现测量时的干涉问题,这使得选配后的该垫圈能够较好地吸收各零部件的尺寸误差和装配误差,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小蜗轮与蜗杆之间的啮合间隙,进而使得该电动助力转向管柱不容易发生异响。本技术的转向系统包括上述电动助力转向管柱,由于上述电动助力转向管柱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包含上述电动助力转向管柱的转向系统也应具有相应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汽车包括上述转向系统,由于上述转向系统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包含上述转向系统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并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助力转向管柱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助力转向管柱的爆炸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端面与电机壳体安装平面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顶面与减速机构壳体安装平面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1、蜗杆12、蜗杆端卡爪13、第二限位柱21、电机端卡爪22、第一限位柱31、减速机构41、橡胶衬套42、限位爪51、垫圈61、端面62、电机壳体安装平面71、顶面72、减速机构壳体安装平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介绍。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管柱,其包括与蜗杆11相连的蜗杆端卡爪12、与电机相连的电机端卡爪21、位于电机上的电机壳体安装平面62以及位于减速机构31上的减速机构壳体安装平面72,其还包括橡胶衬套41和垫圈51,其中,橡胶衬套41设置在蜗杆端卡爪12上,垫圈51设置在橡胶衬套41与电机端卡爪21之间;在蜗杆11的轴线方向上,电机端卡爪21上靠近蜗杆11的一端的端面61与电机壳体安装平面62之间距离为第一距离,橡胶衬套41上远离蜗杆11的一端的顶面71与减速机构壳体安装平面72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垫圈51的壁厚等于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差。可以理解的是,垫圈51的壁厚为在蜗杆11的轴线方向上垫圈51的厚度。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助力转向管柱,其垫圈51的壁厚等于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差,且电机端卡爪21上靠近蜗杆11的一端的端面61与电机壳体安装平面62之间距离即第一距离,以及橡胶衬套41上远离蜗杆11的一端的顶面71与减速机构壳体安装平面72之间的距离即第二距离,均能够在各零部件安装后方便地进行测量,而不会出现测量时的干涉问题,这使得选配后的该垫圈51能够较好地吸收各零部件的尺寸误差和装配误差,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小蜗轮与蜗杆11之间的啮合间隙,进而使得该电动助力转向管柱不容易发生异响。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电机端卡爪21的周向上可以均布有四个第一限位柱22,蜗杆端卡爪12的周向上可以均布有四个第二限位柱13,第一限位柱22与第二限位柱13交错设置;橡胶衬套41的周向上可以均布有八个限位爪42,限位爪42设置在第一限位柱22与第二限位柱13之间。这样就能够方便地实现蜗杆11与电机的牢固连接,也能够方便地对两者之间的连接进行拆卸而对橡胶衬套41进行维修和更换,同时还能够将垫圈51较为可靠地固定在电机端卡爪21与蜗杆端卡爪12之间。进一步地,垫圈51的形状可以为圆环形,从而使得垫圈41的加工较为方便,且较为节省材料。可以理解的是,垫圈51可以优选为O型圈,从而使得该垫圈51性能优良且便于更换和维修。具体地,垫圈51可以由橡胶材料制成,从而能够大大地方便垫圈51的安装且具有较好地缓冲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助力转向管柱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电动助力转向管柱能够在装配的最后环节引入测量机制,而现有技术中由于测量干涉问题的存在,使得其只能在装配前进行测量选配橡胶垫,不能较好地吸收装配误差及尺寸误差,这导致现有技术中电动助力转向管柱的异响不能被较好地消除,而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助力转向管柱由于是在装配后进行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的测量,从而能够精确的测量出在蜗杆11轴线方向上的所有零部件的尺寸误差及装配误差而导致的蜗杆轴向间隙即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间的差值,然后根据测量结果选配垫圈51,因为不合适的垫圈51不仅不能起到防止异响的作用,甚至还会使异响变大,而选配后的垫圈51却能够较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管柱,其包括与蜗杆相连的蜗杆端卡爪、与电机相连的电机端卡爪、位于所述电机上的电机壳体安装平面以及位于减速机构上的减速机构壳体安装平面,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橡胶衬套和垫圈,所述橡胶衬套设置在所述蜗杆端卡爪上,所述垫圈设置在所述橡胶衬套与所述电机端卡爪之间;在所述蜗杆的轴线方向上,所述电机端卡爪上靠近所述蜗杆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电机壳体安装平面之间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橡胶衬套上远离所述蜗杆的一端的顶面与所述减速机构壳体安装平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垫圈的壁厚等于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之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管柱,其包括与蜗杆相连的蜗杆端卡爪、与电机相连的电机端卡爪、位于所述电机上的电机壳体安装平面以及位于减速机构上的减速机构壳体安装平面,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橡胶衬套和垫圈,所述橡胶衬套设置在所述蜗杆端卡爪上,所述垫圈设置在所述橡胶衬套与所述电机端卡爪之间;在所述蜗杆的轴线方向上,所述电机端卡爪上靠近所述蜗杆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电机壳体安装平面之间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橡胶衬套上远离所述蜗杆的一端的顶面与所述减速机构壳体安装平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垫圈的壁厚等于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之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宽林邵文彬朱联邦尹爱霞王文建张雷王海峰罗朗李小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