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乘型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05221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6 2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其具备不易受到手柄转向的影响的联动装置,且能够使设计的自由度增大。鞍乘型车辆(1)具备:转向立管(2a);转向轴(3),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撑于转向立管(2a);联板(5),其连接前叉(6)的上部和转向轴(3),前轮(7)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前叉(6);前轮制动操作件,其对前轮制动器(8)施加制动力;联动制动操作件;手柄,其被支撑于转向轴(3),并且前轮制动操作件和联动制动操作件设于该手柄;以及联动装置(14),其与联动制动操作件的操作相应地对前轮制动器和后轮制动器施加制动力,联动装置(14)被支撑于联板(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制动系统中具备联动装置的鞍乘型车辆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鞍乘型车辆,已知如下的机动两轮车:该机动两轮车具备联动装置,在操作后轮制动器的制动操作件时,该联动装置能够在对后轮制动器施加制动力的同时,对前轮制动器也施加制动力。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联动装置经由托架安装于转向立管。两轮车或三轮车的制动操作件被安装于手柄,该手柄与转动自如地安装于转向立管的转向轴一起转动。因此,通过借助手柄进行转向,安装于转向立管的联动装置与安装于转动的手柄的制动操作件之间的相对距离变化,用于连接联动装置和制动操作件之间的线缆的挠曲量也变化。此情况对于前轮制动器与联动装置之间的相对距离来说也是同样的。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83892号公报在采用如上所述的配置的情况下,在配设用于连接制动操作件与联动装置之间的线缆、液压配管时,考虑到手柄的转向的影响,需要进行使它们具有足够的挠度等的处理,存在着设计的自由度减小的倾向。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该鞍乘型车辆具备不易受到手柄的转向的影响的联动装置,能够使设计的自由度增大。第一方面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鞍乘型车辆具备:转向立管;转向轴,所述转向轴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撑于所述转向立管;联板,所述联板连接前叉的上部和所述转向轴,所述前叉将前轮支撑为能够旋转;前轮制动操作件,所述前轮制动操作件对前轮制动器施加制动力;联动制动操作件;手柄,所述手柄被支撑于所述转向轴,并且所述前轮制动操作件和联动制动操作件设于所述手柄;以及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与所述联动制动操作件的操作相应地对所述前轮制动器和后轮制动器施加制动力,并且,所述联动装置被支撑于所述联板。第二方面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所述的结构中,所述联动装置经由支撑支架支撑于所述联板的后表面。第三方面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所述的结构中,所述联板至少包括下联板,该下联板设于所述转向立管的下方,所述联动装置经由支撑支架支撑于所述下联板的后表面。第四方面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第三方面所述的结构中,鞍乘型车辆具备:第一传递部件,所述第一传递部件从所述联动制动操作件延伸至所述联动装置;第二传递部件,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从所述联动装置延伸至所述前轮制动器;以及第三传递部件,所述第三传递部件从所述联动装置延伸至所述后轮制动器,从车身宽度方向的侧面观察,所述联-->动装置被支撑成所述联动装置的上部向所述转向立管的方向倾斜。第五方面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第四方面所述的结构中,所述联动装置具有:入口,所述入口供所述第一传递部件贯穿插入;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出口供所述第二传递部件贯穿插入;以及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出口供所述第三传递部件贯穿插入,所述联动制动操作件和所述前轮制动器设于车身宽度方向的一侧,从车身前后方向的前面观察,所述入口指向相对于所述转向轴的上下中心轴线向车身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倾斜的方向,从车身前后方向的前面观察,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指向相对于所述转向轴的上下中心轴线向车身宽度方向的一侧倾斜的方向。第六方面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第三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结构中,所述鞍乘型车辆具备主车架,该主车架具备从所述转向立管向车身下后方延伸的下车架部,从车身宽度方向的侧面观察,所述联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由所述转向立管的轴线、所述下车架部的轴线以及所述下联板的底面的前后延长线所形成的三角形的区域内。第七方面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结构中,鞍乘型车辆具备:下车架部,所述下车架部从所述转向立管向车身下后方延伸;前挡泥板,所述前挡泥板覆盖前轮的上方;以及内罩,所述内罩在所述前挡泥板的车身后方覆盖所述下车架部的前表面,所述前挡泥板具有与所述联动装置对应的凹部,所述联动装置配置于所述内罩内。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专利技术,联板与转向轴连接,联动装置被支撑于联板。因此,在借助手柄进行转向的时候,前轮制动器以及联板一起转动,进而被支撑于联板的联动装置也转动,因此前轮制动器及手柄与联动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变化,它们之间的距离也没有变化。由此,连接于它们之间的配管、配线等不易受到手柄转向的影响,能够减小作用给配管等的应力等,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专利技术,联动装置经由支撑支架支撑于联板的后表面,并且配置于联板的后表面侧。因此,能够使联动装置不易受到来自车身前侧的外力的影响。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专利技术,将联动装置设于转向立管的下方侧的下联板,因此即使在转向立管的上方周围配置有各种功能部件,也能够将联动装置配置于下联板的后表面侧。因此,能够提高转向立管的前表面侧上方的设计自由度。此外,由于能够将联动装置配置于下联板的后表面侧,因此能够使联动装置不易受到来自车身前侧的外力的影响。根据第四方面所述的专利技术,从车身宽度方向的侧面观察,联动装置被支撑成联动装置的上部向转向立管的方向倾斜,因此能够将第一、第二和第三传递部件各自的曲率半径配置得较大。因此,能够减小作用给各传递部件的应力等,因此即使是不能应对较小的曲率半径的传递部件也能够被采用,能够降低传递部件的成本。根据第五方面所述的专利技术,从车身前后方向的前面观察,入口指向相对于转向轴的上下中心轴线向车身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倾斜的方向,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指向相对于转向轴的上下中心轴线向车身宽度方向的一侧倾斜的方向,因此能够将第一、第二和第三传递部件各自的曲率半径配置得较大。因此,能够减小作用于各传递部件的应力等,因此即使是不能应对较小的曲率半径的传递部件也能够被采用,能够降低传递部件的成本。根据第六方面所述的专利技术,从车身前后方向的前面观察,联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由转向立管的轴线、下车架部的轴线以及下联板的底面的前后延长线形成的三角形的区域内。因此,能够在确保联动装置的离地高度(距离地面的高度)的同时,有效地利用位于转向立管的后侧且下车架部的前侧的空间。根据第七方面所述的专利技术,由于联动装置配置于内罩内,因此能够保护联动装置,例如能够保护联动装置不受前轮所卷起的飞石等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机动两轮车的实施方式的左侧视图。图2是实施方式的制动系统的系统图。图3是说明实施方式的联动装置的结构的图,该图3是从与转向轴正交的方向中的车身前侧观察联动装置的图。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机动两轮车在直行状态下的联动装置周围的结构的左侧视图。图5是从与转向轴正交的方向中的车身前侧观察实施方式的联动装置周围的结构的图。图6是从转向轴的轴向上侧观察实施方式的联动装置周围的结构的图。标号说明1:机动两轮车(鞍乘型车辆);2:主车架;2a:转向立管;2b:下车架;3:转向轴;3a:中心轴线;4:手柄;5:下联板(bottom bridge);8:前轮制动器单元;9:后轮制动器单元;11A:右制动杆(前轮制动操作件);11B:左制动杆(联动制动操作件);12A:右制动线缆(第一传递部件);12B:左制动线缆;12C:前侧联动制动线缆(第二传递部件);12D:后侧联动制动线缆(第三传递部件);14:联动装置;14b:入口;14c:前轮侧输出部(第一出口);14d:后轮侧输出部(第二出口);30:支撑支架;32:前挡泥板;33:内罩;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鞍乘型车辆(1),该鞍乘型车辆(1)具备:转向立管(2a);转向轴(3),所述转向轴(3)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撑于所述转向立管(2a);联板(5),所述联板(5)连接前叉(6)的上部和所述转向轴(3),所述前叉(6)将前轮(7)支撑为能够旋转;前轮制动操作件(11A),所述前轮制动操作件(11A)对前轮制动器(8)施加制动力;联动制动操作件(11B);手柄(4),所述手柄(4)被支撑于所述转向轴(3),并且所述前轮制动操作件(11A)和联动制动操作件(11B)设于所述手柄(4);以及联动装置(14),所述联动装置(14)与所述联动制动操作件(11B)的操作相应地对所述前轮制动器(8)和后轮制动器(9)施加制动力,所述鞍乘型车辆(1)的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装置(14)被支撑于所述联板(5)。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2.26 JP 2010-0427601.一种鞍乘型车辆(1),该鞍乘型车辆(1)具备:转向立管(2a);转向轴(3),所述转向轴(3)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撑于所述转向立管(2a);联板(5),所述联板(5)连接前叉(6)的上部和所述转向轴(3),所述前叉(6)将前轮(7)支撑为能够旋转;前轮制动操作件(11A),所述前轮制动操作件(11A)对前轮制动器(8)施加制动力;联动制动操作件(11B);手柄(4),所述手柄(4)被支撑于所述转向轴(3),并且所述前轮制动操作件(11A)和联动制动操作件(11B)设于所述手柄(4);以及联动装置(14),所述联动装置(14)与所述联动制动操作件(11B)的操作相应地对所述前轮制动器(8)和后轮制动器(9)施加制动力,所述鞍乘型车辆(1)的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装置(14)被支撑于所述联板(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1),其中,所述联动装置(14)经由支撑支架(30)支撑于所述联板(5)的后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1),其中,所述联板(5)至少包括下联板(5),该下联板(5)设于所述转向立管(2a)的下方,所述联动装置(14)经由支撑支架(30)支撑于所述下联板(5)的后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鞍乘型车辆(1),其中,所述鞍乘型车辆(1)具备:第一传递部件(12B),所述第一传递部件(12B)从所述联动制动操作件(11B)延伸至所述联动装置(14);第二传递部件(12C),所述第二传递部件(12C)从所述联动装置(14)延伸至所述前轮制动器(8);以及第三传递部件(12D),所述第三传递部件(12D)从所述联动装置(14)延伸至所述后轮制动器(9),从车身宽度方向的侧面观察,所述联动装置(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藤聪田中敬深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