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17953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1 08:46
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不增大延迟弹簧的设定负荷地使制动器连动机构容易地返回初始状态。该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具备:中间臂(22),其与制动踏板(5)一体转动;摆动自如的均衡臂(24),其下端部与中间臂(22)连结;连动缆(26),其与均衡臂(24)的上端部连结并且延伸到前制动器连动用的延迟弹簧作用部;制动杆(9),其与均衡臂(24)的上下中间部连结并且延伸到后制动器;均衡限位器(30),其设置在均衡臂(24)的上下中间部与上端部之间,并且与车体侧抵接壁(29)抵接,该车体侧抵接壁(29)限制均衡臂(24)被向制动杆(9)拉动的一侧的摆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在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中,在后制动器用的左制动手柄侧设置均衡器,并且在前制动器用的右制动手柄侧设置延迟弹簧,利用连动缆连结左制动手柄侧的均衡臂和右制动手柄侧的延迟弹簧作用部,在操作左制动手柄时,利用不超过延迟弹簧的弹簧力的操作力仅使后制动器动作,利用延迟弹簧的弹簧力以上的操作力经由连动缆使前制动器连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在左右同一对制动手柄之间搭设连动缆,但是如果适用于具有后制动器用制动踏板的车辆,则连动缆变长等会导致制动器连动机构的摩擦增加。而且,为了产生超过该摩擦的缆回复力,如果仅使延迟弹簧的设定负荷增加,则会存在对制动器连动特牲造成影响的问题。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5843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于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中,不增大延迟弹簧的设定负荷地使制动器连动机构容易地返回初始状态。作为上述课题的解决手段,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使前后制动器(2、3)连动的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1)中,具备:制动踏板(5),其能够转动地支承在车体侧;中间臂(22),其与所述制动踏板(5)一体转动;摆动自如的均衡臂(24),其一端部与所述中间臂(22)连结;连动缆(26),其与所述均衡臂(24)的另一端部连结并且延伸到前制动器(2)连动用延迟弹簧作用部(28);制动杆(9),其与所述均衡臂(24)的两端部之间的中间部连结并且延伸到后制动器(3);均衡限位器(30),其设置在所述均衡臂(24)的中间部与另一端部之间,而与车体侧抵接部(29)抵接,所述车体侧抵接部(29)限制所述均衡臂(24)被向制动杆(9)拉动的一侧的摆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鞍乘型车辆包括在驾驶者跨过车体而乘坐的车辆中,作为制动操作件至少具有制动踏板的车辆,不仅包括机动二轮车(包括带有发动机的自行车),还包括三轮(除前一轮且后两轮之外,还包括前两轮且后一轮的车辆)或四轮车辆。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均衡臂(24)与后制动器(3)之间具备向所述制动杆(9)施加回复力的杆复位弹簧(36)。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连动缆(26)的均衡臂(24)侧的端部具有臂连结件(31),在所述连动缆(26)被进一步向所述均衡臂(24)的另一端部拉动的一侧,设有在拉动所述连动缆(26)时与所述臂连结件(31)及均衡臂(24)的至少一方抵接的限制部(39)。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39)与车体侧抵接壁(29)一体设置。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连动缆(26)的均衡臂(24)侧的端部具有臂连结件(31),在所述臂连结件(31),形成有从所述均衡臂(24)的另一端部向外侧方立起的卡止销(25)在长轴方向上能够移动地嵌合的长孔(32),并且在所述臂连结件(31)的外侧方,配置有垫圈(33),所述垫圈(33)安装在贯通所述长孔(32)的卡止销(25)的端部,并且具有与所述长孔(32)的长轴方向宽度相等的直径。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在踩下制动踏板时,通常与拉动制动器杆的力相比,拉动向延迟弹簧作用部延伸的连动缆的力大,因此均衡臂以另一端部为中心摆动而拉动制动杆,使后制动器动作。然后,制动踏板的踩踏量增大,与后制动器的制动力的增大对应,拉动制动杆的力也增大,均衡臂的摆动被转换为以所述中间部为中心的摆动,拉动连动缆而使前制动器动作。由此,实现前制动器在后制动器的动作后再动作的前后连动制动。如果在前后制动器的连动后,解除制动踏板的踩踏,则前后制动器的动作被解除,此时,均衡臂受到制动杆的回复力,以所述中间部及另一端部之间的均衡限位器为支点摆动,从而使制动杆的回复力作为将连动缆向延迟弹簧作用部侧抽出(日文:繰り出す)的力而作用。由此,能够不增大延迟弹簧的设定负荷地抑制从延迟弹簧作用部到均衡臂的摩擦等对连动缆的回复的影响。根据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专利技术,从比后制动器靠近均衡臂的位置,能够使杆复位弹簧的弹簧力抑制制动杆的挠曲等影响而施加到均衡臂,能够高效地产生将连动缆向延迟侧抽出的力。根据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在规定连动缆的拉动量而限制基于制动踏板操作的前制动器的制动力,并且由于连动缆的松动等造成连动缆被大幅度拉动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均衡臂以臂连结件或均衡臂与限制部的接点为支点摆动而拉动制动杆。根据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在削减零件数量的同时,确定了均衡臂相对于规定连动缆的拉动量的限制部的相对位置(均衡限位器的抵接位置),因此能够使均衡臂的摆动量与连动缆的拉动量的关系一定。根据技术方案5记载的专利技术,通过调整均衡臂与连动缆的相对位置以使垫圈堵住长孔,从而能够识别卡止销位于长孔的长轴方向中央的状态,使连动缆与均衡臂的相对位置的调整容易。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上述前后连动制动装置的局部的侧视图。图3是提取图2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图4是图3的第一作用说明图。图5是图3的第二作用说明图。图6是图3的第三作用说明图。图7是上述前后连动制动装置的限制支架周边的立体图。图8是上述前后连动制动装置的连动缆端部周边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上述限制支架的变形例的侧视图。图10是图9的后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前后连动制动装置2前制动器3后制动器5制动踏板22中间臂24均衡臂25第二连结轴(卡止销)26连动缆28缆臂(延迟弹簧作用部)29车体侧抵接壁(车体侧抵接部)30均衡限位器31臂连结件32长孔33垫圈36杆复位弹簧39限制部(限制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l的结构图。前后连动制动装置1适用于机动二轮车等鞍乘型车辆,具备制动手柄4及制动踏板5,制动手柄4及制动踏板5作为对前轮进行制动的前制动器2及对后轮进行制动的后制动器3的制动操作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制动手柄4的操作时,在主缸6所产生的液压经由制动软管7传递给前制动器2的制动钳8,使作为液压式盘式制动器的前制动器2动作。附图中的附图标记6a表示插入制动手柄4与主缸6之间的叩击器(ノッカー)。另一方面,在制动踏板5的操作时,其踩踏力经由制动杆9传递到后制动器3的制动臂10,使作为机械式鼓式制动器的后制动器3动作,并且经由制动器连动机构11使前制动器2连动。同时参照图2,在设置在车架的枢轴框架13的外侧方的枢轴支架B上,经由沿车辆左右方向的枢轴15能够上下摆动地支承有悬架后轮的摇臂14的前端部。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箭头UP表示车辆上方。以下,会将包括车架及固定地支承于该车架的部位统称为“车体侧”。制动踏板5的基端部5a经由沿车辆左右方向的踏板枢轴21能够转动地支承于枢轴支架B。在制动踏板5的基端部5a,固着有向其上方延伸的中间臂22的下端部,并且该中间臂22与制动踏板5一体转动。制动踏板5通过驾驶者用脚踩下其前端部的踏板主体5b,而以踏板枢轴21为中心向前下方转动。附图中的附图标记5c表示在制动踏板5与车体侧之间设置的踏板复位弹簧,附图标记5d表示在制动踏板5与未图示的制动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1),使前后制动器(2、3)连动,其特征在于,具备:制动踏板(5),其能够转动地支承在车体侧;中间臂(22),其与所述制动踏板(5)一体转动;摆动自如的均衡臂(24),其一端部与所述中间臂(22)连结;连动缆(26),其与所述均衡臂(24)的另一端部连结并且延伸到前制动器(2)连动用延迟弹簧作用部(28);制动杆(9),其与所述均衡臂(24)的两端部之间的中间部连结并且延伸到后制动器(3);均衡限位器(30),其设置在所述均衡臂(24)的中间部与另一端部之间而与车体侧抵接部(29)抵接,所述车体侧抵接部(29)限制所述均衡臂(24)被向制动杆(9)拉动的一侧的摆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8.05 JP 2013-1626171.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1),使前、后制动器(2、3)连动,其特征在于,具备:制动踏板(5),其能够转动地支承在车体侧;中间臂(22),其与所述制动踏板(5)一体转动;摆动自如的均衡臂(24),其一端部与所述中间臂(22)连结;连动缆(26),其与所述均衡臂(24)的另一端部连结并且延伸到前制动器(2)连动用的延迟弹簧作用部(28);制动杆(9),其与所述均衡臂(24)的两端部之间的中间部连结并且延伸到后制动器(3);均衡限位器(30),其设置在所述均衡臂(24)的中间部与另一端部之间,并且与车体侧抵接部(29)抵接,所述车体侧抵接部(29)限制所述均衡臂(24)被向制动杆(9)拉动的一侧的摆动。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均衡臂(24)与后制动器(3)之间具备向所述制动杆(9)施加回复力的杆复位弹簧(36)。3.根据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动缆(26)的均衡臂(24)侧的端部具有臂连结件(31),在所述连动缆(26)被进一步向所述均衡臂(24)的另一端部拉动的一侧,设有在拉动所述连动缆(26)时与所述臂连结件(31)及均衡臂(24)的至少一者抵接的限制部(3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39)与车体侧抵接部(29)一体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动缆(26)的均衡臂(24)侧的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崎泰典家田义久西川丰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