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鞍骑式车辆的发动机和安装有该发动机的鞍骑式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9289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鞍骑式车辆的发动机和安装有该发动机的鞍骑式车辆,其中,发动机包括其内形成有气缸的气缸体(19)、曲轴(28)、驱动轴(48)、自动变速器和辅机-例如平衡器配重(129a)等。自动变速器包括主带轮、副带轮以及围绕主带轮和副带轮缠绕的V带。该自动变速器容纳在变速箱(45)内。当从侧向看时,曲轴(28)的轴线(C)从气缸的中心线(A)向上偏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鞍骑式车辆的发动机和安装有这种发动机的鞍骑式车辆。
技术介绍
鞍骑式车辆广泛用作例如摩托车等。通常,对于用于摩托车等的发动机,气缸体、曲轴箱等形成为气缸体的轴线(即气缸的中心线)与曲轴箱的轴线彼此相交。另一方面,为了缩短发动机沿前后方向的长度,气缸体的轴线偏离曲轴箱的轴线的发动机也是已知的。JP-A-2002-227601(下面称为专利文献1)公开了这种发动机。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发动机包括容纳在曲轴箱中的变速器。变速器由变速输入轴、变速输出轴和多个设置在变速输入轴与变速输出轴之间的变速齿轮系组成。变速输入轴设置在相对于包含有曲轴的轴线和变速输出轴的轴线的平面向上偏移的位置处。对于该发动机,气缸体从曲轴箱的前端的上部向前向上延伸。此外,气缸体设置成气缸体的轴线位于曲轴的轴线的前方。专利文献1包括以下说明。即,由于发动机采用了上述构造,即便当变速输入轴向上设置到某种程度,变速输入轴也不会受到气缸体的干扰。因此,可以充分增加变速输入轴向上偏移量。此外,当增加变速输入轴的向上偏移量时,曲轴和变速输出轴之间的距离变短,从而实现了缩短发动机沿前后方向的长度。专利文献1JP-A-2002-227601顺便提及,除了由多个变速齿轮系组成的变速器外,V带型无级变速器在某些情况下也用于摩托车等的发动机。专利文件1中公开的发动机没有采用V带型无级变速器作为变速器,因此,不能像具有V带型无级变速器的发动机一样利用该发动机的布置。对于用于摩托车等的发动机,除了变速器外,在某些情况下还安装有辅机,用于向曲轴传递动力或曲轴向其传递动力。在这种情况下,还需要用于安装辅机的空间。特别是,对于轴向长度大于直径长度的辅机(下称“细长形辅机”),必须保证大的用于安装该辅机的空间。因此,为了实现发动机的有效布置,变速器和其它辅机之间的位置关系或者进气部件的布置是重要的。但是,在专利文件1中所公开的发动机中没有特别关注辅机的有效布置。因此,辅机没有有效地设置在发动机中,从而曲轴箱等尺寸倾向于变得很大。但是,当曲轴箱等尺寸变得很大时,曲轴箱等与车体之间的空间变得很小,使得难以在曲轴箱上方设置进气部件。另外,由于发动机设置有平衡器,通过此平衡器可产生抑制振动的效果,另一方面,平衡器的驱动伴随着滑动阻力的增加,从而存在引起发动机性能降低的可能。因此,与辅机的布置有关的布局需要考虑发动机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情况,提出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用于鞍骑式车辆的发动机,在该发动机中,有效地设置有V带型无级变速器和辅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用于鞍骑式车辆的发动机包括其内形成有气缸的气缸体、设置在该气缸内以便在该气缸内往复运动的活塞、随着活塞的往复运动而旋转的曲轴、当沿曲轴的轴向看时设置在曲轴上方的辅机、输出旋转驱动力的驱动轴以及自动变速器,其中,当沿所述曲轴的轴向看时曲轴的轴线从气缸的中心线向上偏移,所述辅机用于向曲轴传递动力或从曲轴向其传递动力,所述自动变速器包括随着曲轴旋转而旋转的主带轮、直接或间接连接在所述驱动轴上的副带轮以及围绕主带轮和副带轮缠绕的传动带。对于该用于鞍骑式车辆的发动机,当沿曲轴的轴向看时,曲轴的轴线(轴的中心)从气缸的中心线向上偏移。换句话说,当沿曲轴的轴向看时,气缸设置在从曲轴向下偏移的位置处。产生一与气缸向下偏移的量相对应的空间。因此,通过在该空间内设置辅机,实现了辅机的有效布置。即便是需要大的安装空间的细长形辅机也可以有效设置。此外,此处所称的“有效设置”是指,例如,高密度设置、整齐设置、使辅机等易于展示其本来的适当功能的布置、提高用于鞍骑式车辆的发动机的性能的布置或者提高可操作性或者提高上下鞍骑式车辆的性能的布置等。当沿曲轴的轴向看时,辅机可以设置在连接主带轮的中心与副带轮的中心的假想线的上方。因此,辅机设置在自动变速器的上方,从而实现了辅机的有效设置。辅机可以包括平衡器。因此,该平衡器产生了减震效果。此外,对于该发动机,由于曲轴从气缸的中心线偏移,因此可以抑制由平衡器引起的活塞滑动阻力的增加。优选地,用于鞍骑式车辆的发动机包括连接到气缸体上的气缸盖、设置在气缸盖上的进气门或排气门、设置在气缸盖内以便打开和关闭气门的凸轮机构以及用于向凸轮机构传递曲轴的旋转驱动力的传动件,气缸体分隔成用于容纳传动件的传动件容纳室,并且气缸相对于曲轴的轴向位于传动件容纳室和自动变速器之间。从而,自动变速器和传动件容纳室设置在彼此的相对侧,并且气缸设置在它们之间。因此,避免了自动变速器和传动件容纳室之间的干涉并且提高了自动变速器的布局的自由度。主带轮优选由曲轴悬臂地支承。从而,可以实现自动变速器的有效布局。优选地,用于鞍骑式车辆的发动机包括用于容纳至少曲轴的曲轴箱以及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气缸盖上的进气部件,并且至少部分进气部件设置在气缸体或曲轴箱上方。从而,实现了进气部件的有效设置。优选地,用于鞍骑式车辆的发动机包括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气缸盖上的进气部件以及用于容纳至少曲轴的曲轴箱,气缸体和曲轴箱构成发动机体,曲轴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自动变速器设置在发动机体的左侧和右侧中的任一侧,副带轮设置在主带轮上方,并且进气部件设置在发动机体上方并相对于左右方向位于设置自动变速器的一侧的相反侧。这样,副带轮设置在主带轮上方,进气部件设置在发动机体上方,从而在发动机体下方产生富裕空间。因此,增加了在发动机体下方的布局的自由度。由于进气部件相对于左右方向设置在设置自动变速器的侧的相对侧,因此有效地避免了进气部件和自动变速器之间的干涉,从而能够实现更有效的布局。用于鞍骑式车辆的发动机可以包括与驱动轴分开形成且配合在副带轮内的副带轮轴。以此方式,通过将副带轮轴和驱动轴彼此分开地形成,可进一步增加布局的自由度。优选地,用于鞍骑式车辆的发动机包括用于容纳自动变速器的变速箱以及包含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中间轴并连接到副带轮轴和驱动轴上的减速机构,曲轴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副带轮设置在驱动轴上方,当从侧向看时中间轴从连接驱动轴的中心和副带轮的中心的假想线朝向主带轮设置,当从侧向看时驱动轴设置在变速箱的轮廓内。对于该发动机,副带轮设置在驱动轴上方,从而使发动机的下部尺寸很小。从而,可以确保在用于鞍骑式车辆的发动机下方存在大的空间。并且,由于当从侧向看时中间轴从连接驱动轴的中心和副带轮轴的中心的假想线朝向主带轮设置,因此可以使发动机在主带轮侧的反对侧上的尺寸很小。例如,在主带轮设置在发动机的前侧的情况下,可以使发动机的后部尺寸很小。从而,可以确保在用于鞍骑式车辆的发动机的后方存在大的空间。此外,由于当从侧向看时驱动轴设置在变速箱的轮廓内,因此可以在该发动机内以高密度设置驱动轴和自动变速器。此外,由于上述各种因素,即,用于节约空间的多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因此促进了用于鞍骑式车辆的发动机的最小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鞍骑式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用于鞍骑式车辆的发动机。鞍骑式车辆可以包括包含有头管(head pipe)、从头管向后且倾斜地向下延伸的前架以及从前架向后且倾斜地向上延伸的后架的车体,该车体将用于鞍骑式车辆的发动机支承在驱动轴位于曲轴后方的状态下,气缸体可以被以从前架悬挂的状态支承。从而,在所谓的鞍骑式车辆中实现了发动机的有效设置。鞍骑式车辆可以包括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鞍骑式车辆的发动机,包括:其内形成有气缸的气缸体;设置在该气缸内以在该气缸内往复运动的活塞;随着活塞的往复运动而旋转的曲轴,当沿该曲轴的轴向看时,该曲轴的轴线从所述气缸的中心线向上偏移;当沿所述曲轴的 轴向看时设置在所述曲轴上方的辅机,其用于向所述曲轴传递动力或从所述曲轴向其传递动力;输出旋转驱动力的驱动轴;以及自动变速器,该自动变速器包括随着所述曲轴旋转而旋转的主带轮、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所述驱动轴上的副带轮以及围绕所述主 带轮和所述副带轮缠绕的传动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增田辰哉石田洋介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