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分离轴承-引导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37610 阅读:4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合器分离轴承-引导结构,这种离合器分离轴承-引导结构以自身公知的方式有助于在引导体上引导离合器分离轴承,该引导体例如实施为引导轴颈,并且包围变速器输入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实现如下解决方案,即,通过该解决方案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在机械运行性能方面、尤其在离合器分离轴承-引导结构的自由运动和居中性方面得到相对于迄今的结构方式的优点。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该任务通过离合器分离轴承-引导装置得以解决,该离合器分离轴承-引导装置带有引导套筒体,该引导套筒体由合成材料制成并且限定作为滑动引导面起作用的内表面,其中,所述引导套筒体包括前部的在装入位置中面向离合器弹簧片的端面边缘区域、背向该离合器弹簧片的后部的端面边缘区域以及此外在两个端面边缘区域之间延伸的套体,并且该离合器分离轴承-引导装置带有容纳结构,这种容纳结构限定用米容纳引导套筒体而设置的容纳套筒,该容纳套筒包括前部的套筒边缘区域和后部的套筒边缘区域,套筒边缘区域与相应的端面边缘区域相邻。其中,离合器分离轴承装置由此而著称,即,在上述端面边缘区域内引导套筒体以及用来容纳引导套筒体而设置的容纳套筒分别通过保持结构互相联接,其中,保持结构通过如下方式构造,即,该保持结构提供下嵌合壁,通过该下嵌合壁引导套筒体在边缘区域内被嵌合并且被径向向外地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合器分离轴承-引导结构,这种离合器分离轴承 -引导结构以自身公知的方式有助于在引导体上引导离合器分离轴承, 该引导体例如实施为引导轴颈,并且包围变速器输入轴。
技术介绍
由DE 103 56 236 Al公知提到的类型的离合器分离轴承-引导结 构。在该离合器分离轴承-引导结构中,离合器分离轴承-引导结构的主 体同样由合成材料制成,并且被置入到凸缘壳体中。主体形成滑套, 该滑套的内周面作为滑动面起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实现如下解决方案,S卩,通过该解决方案在较 宽的温度范围内在机械运行性能方而、尤其在离合器分离轴承-引导结 构的自由运动和居中性方面得到相对于迄今的结构方式的优点。根据本专利技术,该任务通过离合器分离轴承-引导装置得以解决,该 离合器分离轴承-引导结构具有-引导套筒体,该引导套筒体由合成材料制成,并且限定作为滑动 引导面起作用的内表面,其中,引导套筒体包括前部的在装入位置中 面向离合器弹簧片的端面边缘区域、背向那个离合器弹簧片的后部的 端面边缘区域以及此外在两个端面边缘区域之间延伸的套体,以及-容纳结构,这种容纳结构限定用来容纳引导套筒体而设置的容纳 套筒,该容纳套筒包括前部的套筒边缘区域和后部的套筒边缘区域, 套筒边缘区域与相应的端面边缘区域相邻,-其中,该离合器分离轴承装置由此而著称,即,在上述端面边缘5区域内,引导套筒体和用来容纳所述引导套筒体而设置的容纳套筒分 别通过保持结构互相联接,其中,保持结构通过如下方式构造,艮P, 保持结构提供下嵌合壁,通过该下嵌合壁引导套筒体在边缘区域内被 嵌合并且被径向向外地支撑。由此,能够以有利的方式实现离合器分离轴承-引导装置,在该离 合器分离轴承-引导装置中,引导套筒体的作为滑动引导面起作用的内 表面的所要求的内部尺寸可以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保持在较小的公差 范围内。基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以有利的方式避免通过可能的收縮 效应出现内部横截面的不被允许的强烈縮小。基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 能够实现下述的离合器分离轴承-引导装置,该离合器分离轴承-引导装 置可以低成本地由合成材料制成。通过引导套筒体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张 紧尤其可以在从-4(TC到180。C的温度范围内保证所要求的引导面几何 形状。基于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而减小的引导套筒内横截面縮小的 危险能够实现如此地构造引导套筒,即,该引导套筒以相对窄的运动 间隙在用来引导所述引导套筒而设置的引导体上运行。山此能够实现 减小离合器分离轴承偏离中 > 。、的程度,并且由此还减小通过离合器分 离轴承支撑的接合结构和净卜偿结构的负荷和应力,尤其在止推环上以 及在环行的轴承环上的负荷和应力。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离合器分离轴承-引导装置而设置的组件 可以以低成本的方式制造并且以简单的方式来装配。热膨胀的影响以 及通过用来形成引导套筒体而使用的材料的变化特性所引起的形状缺 陷会相对很小。根据本专利技术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下嵌合壁通过套筒边缘区域的 外部环形区来形成。由此能够实现直接通过容纳结构的壁来张紧引 导套筒体。对此可供选择地也能够实现,通过环形元件来形成下嵌合壁,这种环形元件安装在引导套筒装置相应的端部边缘区域上,并且将该端 部边缘区域张紧到容纳结构上。该环形元件可以实施为深拉件且设有 卡位机构,这种卡位机构能够实现环形元件在引导套筒体和/或在容纳 结构上充分定位。在此,环形元件尤其可以压紧并卡合到相应的端面 边缘区域以及套筒边缘区域上。在引导套筒体上,环形边缘优选地至少在该引导套筒体的端侧上 构造,环形边缘在形成环形凸肩的情况下搭接下嵌合壁。在该环形凸 肩的区域内,同样可以构造卡位结构,通过该卡位结构能够实现引导 套筒体的定位。引导套筒体和用来容纳所述引导套筒体而设置的容纳套筒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构造,即,在导入接合状态的范畴内实现引导套筒体的 有弹性的径向扩展。在引导套筒体上可以以有利的方式构造轴向定位结构,这种轴向 定位结构引起引导套筒体在容纳结构中的轴向定位。该轴向定位结构 尤其可以通过卡位凸出部来实现,该卡位凸出部形成引导套筒体的集 成的组件。引导套筒体可以构造为多部分式的构件。尤其能够实现通过& 1下 方式构造引导套筒体,即,该引导套筒体在轴向方向上分成壳构造元 件或者多部段构造元件地实施。该相应的引导套筒体壳或者引导套筒 体部段可以带有连接结构地构造,这种连接结构能够实现单个壳元件 互相连接。此外也能够实现通过用来容纳引导套筒体而设置的构件 在接合位置中定位该多部分式的引导套筒体。引导套筒体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构造,即,该引导套筒体包括嵌合 结构,该嵌合结构在引导套筒体构建时,在相应的容纳结构中互相嵌 合,并且在相应的接合位置中定位引导套筒体。7为了容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引导套筒体而设置的容纳结构可以实施为 凸缘壳体。也能够实现将容纳结构构造为插入套,该插入套首先与引 导套筒体联接,并且可以作为预装配的结构组件置入到容纳凸缘件中。该结构形式尤其适合于用来操作较大的离合器系统(尤其大型货车离 合器)的离合器分离轴承。插入套可以制造为深拉件,或者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特别的内容制造 为板巻件。在插入套上可以构造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除了实现引导 套筒装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张紧之外,还能够实现引导套筒装置的合成 材料体与插入套进一步的联接。根据本专利技术构造的引导套筒体优选通过如下方式确定尺寸,即, 引导套筒体的壁厚至少为3mm。引导套筒体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构造, 即,引导套筒体的作为至少部分滑动引导面起作用的内壁形成确定的 轮廓,尤其是带有在轴向方向上分布的沟槽的轮廓。此外,引导套筒体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构造,S卩,该引导套筒体可 以在外周方向上以相对很小的径向力被扩展,直到引导套筒体的外表 面处于邻接的容纳结构内表面上。引导套筒体的该柔性化尤其可以通 过引导套筒体中纵向槽口的成形而实现。引导套筒体的外壳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构造,即,该外壳为在外 周上相对软(zugweiche)的结构。这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即将 外壳材料通过沟槽区段以如下方式划分,以使得外壳材料波纹式地环 绕那些沟槽区段。沟槽区段可以交替地从两个轴向端部进入到外壳中, 或者优选依次径向地从内部和径向从夕卜部进入到外壳中。此外,能够实现在引导套筒体的中心区域内设置用来径向扩展或 者径向支承引导套筒体的机构。该机构尤其可以以置入到引导套筒体中的支撑套存在。该支撑套可以作为连接结构起作用,通过该连接结 构,在将引导套筒体构造为横向于纵向分开的结构的情况下可以来相 应的区段结合在一起。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细节和特征由下列结合图示的描述而得出。 其巾图l示出用来形象地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离合器分离轴承-引导装置 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轴向-剖切面图示,该离合器分离轴承-引导装置带有 一方面通过环形边缘且另一方面通过环形元件径向张紧的引导套筒 体,图2示出离合器分离轴承-引导装置另外的变动方案,该离合器分 离轴承-引导装置带有由部分式的且由支撑套支撑的引导套筒体,图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离合器分离轴承-引导装置的第三实施方 式,该离合器分离轴承-引导装置带有连接到插入套上的引导套筒体,图4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离合器分离轴承-引导装置的第四实施方 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离合器分离轴承-引导装置,带有: -引导套筒体(1),所述引导套筒体(1)由合成材料制成,并且限定作为滑动引导面起作用的内表面(I),其中,所述引导套筒体(1)包括前部的在装入位置中面向离合器弹簧片的端面边缘区域(S1)、背向所述离合器弹 簧片的后部的端面边缘区域(S2)以及此外在两个所述端面边缘区域(S1、S2)之间延伸的套体,以及 -容纳结构(2),这种所述容纳结构(2)限定用来容纳所述引导套筒体(1)而设置的容纳套筒,所述容纳套筒包括前部的套筒边缘区域(B1)和后部的 套筒边缘区域(B2),所述套筒边缘区域与相应的所述端面边缘区域(S1、S2)相邻, -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端面边缘区域(S1、S2)内,所述引导套筒体(1)以及用来容纳所述引导套筒体而设置的所述容纳套筒(2)分别通过保持结构(UR)互相联接 ,其中,所述保持结构(UR)通过如下方式构造,即,所述保持结构(UR)提供下嵌合壁(S),通过所述下嵌合壁(S)所述引导套筒体(1)在边缘区域内被嵌合并且被径向向外地支撑。(图1至5)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德维希温克尔曼
申请(专利权)人:谢夫勒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