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铸焊模具,尤指用于铅酸蓄电池集流排成型的铸焊模具。
技术介绍
铅酸蓄电池极板连接工艺是采用焊接的方式完成,但在蓄电池内部有多个单独工 作的单体电池,这些单体电池结构相同,都包括了正极板和负极板,因数量较多,完全采用 人工焊接的话,所需劳动力大,生产效率很低,但电池的焊接质量却不高,因此需要一种特 殊的铸焊模具来进行焊接工作。如图l所示,目前公知的电池铸焊模上具有电池集流排成 型的凹道槽01,凹道槽01呈上下平行分布,电池极耳插入凹道槽后,形成负集流排与正集 流排。每个电池单体对应的凹道槽是独立分开的,还需在凹道槽端部设置极柱槽02用于串 联连接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因此在每次集流排成型工序后,还需要进行单体连接工序,将 极柱连接为一体,这道工序的增加造成电池生产周期加长,生产效率降低;极柱槽的设置增 加了铸焊用铅量,导致电池内阻增加,生产成本提高的同时产品质量却得不到保证。为了适 应全自动化的生产,最大限度节约成本,保证电池极片的焊接质量,就需要对现有铸焊模具 再度改进,以获得最佳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 ...
【技术保护点】
电池铸焊模具改进结构,包括铸焊模本体(1),铸焊模本体(1)表面依次分布若干个用于浇铸集流排的成型结构(2),每个成型结构(2)由正极凹道槽(22)与负极凹道槽(21)组成,相邻的成型结构(2)内的正极凹道槽(22)与负极凹道槽(21)的位置交错设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成型结构(2)内的负极凹道槽(21)或正极凹道槽(22)对应与相邻相邻成型结构(2)内的正极凹道槽(22)或负极凹道槽(21)连接为一体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电池铸焊模具改进结构,包括铸焊模本体(1),铸焊模本体(1)表面依次分布若干个用于浇铸集流排的成型结构(2),每个成型结构(2)由正极凹道槽(22)与负极凹道槽(21)组成,相邻的成型结构(2)内的正极凹道...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