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天任专利>正文

铅酸蓄电池板栅浇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7018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铅酸蓄电池板栅浇铸装置,包括动模、定模,设置于定模中、将模腔内板栅推出的弹顶杆,以及固联于定模的动模导向杆,还包括机架、动力装置,所述定模的定模架固联于机架上,与动力装置连接的推拉杆的端部连接于动模的两侧,与动力装置连接的推杆位于定模的背面,其与定模设置的弹顶杆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现有铸板机用的导柱导套式板栅模具,无需再制作带定位销的纯手工板栅模,具有节约费用和时间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运用气缸自动开、合板栅模,并同时顶出板栅,不仅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而且克服了人工撕扯板栅造成的产品质量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铅酸蓄电池,具体涉及铅酸蓄电池的板栅浇铸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铅酸蓄电池生产中,其板栅的浇铸一种是纯手工操作,一种是机械式操 作。纯手工操作不仅需操作者用勺子从铅锅中舀出铅液向板栅模内浇铸,还需用手工打开、 合上动定模,同时,需手工从模内撕下板栅。这种浇铸方式,存在着生产效率低、操作者劳动 强度大,还存在着板栅易变形的缺陷(由手工撕扯造成),同时,还要配置带定位销的纯手 工板栅模具。而机械式操作,存在着设备体积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浇铸装置,实现由动力打 开、合上动定模,以及从模腔内顶出板栅,同时,不必自制带定位销的纯手工板栅模具。 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铅酸蓄电池板栅浇铸装置,包括动模、定模,设置于定模中、将模腔内板栅推出的 弹顶杆,以及固联于定模的动模导向杆,还包括机架、动力装置,所述定模的定模架固联于 机架上,与动力装置连接的推拉杆的端部连接于动模的两侧,与动力装置连接的推杆位于 定模的背面,其与定模设置的弹顶杆对应。 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导向杆由两节构成,其中的一节端部固联于定模, 另一节端部固联于机架上设置的转动臂,两节导向杆的相邻端相吻。 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动模两侧设置有开口的挂扣,推拉杆从挂扣的开口 压入挂扣中,通过推拉杆上设置的限位块限位。 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推杆由主杆、副杆和盘板构成,主杆一端与动力装置 固联,另一端与盘板固联,所述副杆与主杆平行,其一端固联于盘板,另一端设置有推板;副 杆与定模设置的弹顶杆对应。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专利技术利用现有铸板机用的导柱导套式板栅模具,无需再制作带定位销的纯 手工板栅模,具有节约费用和时间的优点。 二、本专利技术运用气缸自动开、合板栅模,并同时顶出板栅,不仅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而且克服了人工撕扯板栅造成的产品质量缺陷。 三、本专利技术体积较小,操作方便。附图说明 图l为本专利技术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l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动模1、定模2,设置于定模2中、将模腔内板栅推出的 弹顶杆(图中未示出),以及固联于定模2的动模1导向杆3(导向杆3对称设置)。还包 括机架5、动力装置6。所述定模2的定模架4固联于机架5,动力装置6固联于定模2这一 边的机架5上。 所述动力装置6选用气缸,其气缸杆端部设置有连接头12,动模的推拉杆7对称固 联于连接头12的两端,推拉杆7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动模1的两侧。所述动模1两侧设置 有开口的挂扣10,推拉杆7从挂扣10的开口压入挂扣10中,通过推拉杆7上设置的限位块 11限位。 弹顶杆的推杆8由主杆81、副杆82和盘板83构成,主杆81 —端与动力装置固联 (与气缸杆同轴线固联于连接头12 —侧),另一端与盘板83固联,所述副杆82与主杆81平 行,其一端固联于盘板83 (与主杆81相反的一面),另一端设置有推板84。推杆8位于定 模2的背面,副杆82与定模2设置的弹顶杆对应。如图1、2所示,副杆82穿过定模架4。 动模的导向杆3由两节构成,其中的一节穿过动模所设的孔(图中未示出),端部 固联于定模2,另一节端部固联于转动臂9,所述转动臂9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机架5设置的 支撑架15上端(可以通过轴套、铰链、销轴等形式活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轴套连接。 两节导向杆的相邻端相吻。 仍如图1、2所示,在动模1、定模2的下方设置有下料坡面板14。操作控制箱13 设置于机架5—侧。 本专利技术操作过程。如图1、2所示,动、定模为合上状态。通过电源控制箱设定板栅 模具上模口和下模部分以及铅锅的温度。当达到设定温度时,用勺子从铅锅中舀出铅液浇 入板栅模的模腔内。达到规定的浇铸时间后,启动气缸将动、定模分开,动模沿导向杆3向 转动臂9移动,同时,推杆8向定模移动,直至将定模的弹顶杆顶住,弹顶杆将定模内的板栅 推出(板栅落至下方的坡面上)。当推杆8将弹顶杆顶住时,关闭气缸,同时,操作者从动模 两侧的挂扣10中拉出推拉杆7,然后再将动模推靠转动臂9,当动模被推靠转动臂9后,可 转动转动臂9,使动、定模进一步分开,接着用配好的喷模液对动、定模腔进行喷涂。然后,如 上所述,进行反方向操作将动、定模合上。权利要求铅酸蓄电池板栅浇铸装置,包括动模(1)、定模(2),设置于定模(2)中、将模腔内板栅推出的弹顶杆,以及固联于定模(2)的动模(1)导向杆(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5)、动力装置(6),所述定模(2)的定模架(4)固联于机架(5)上,与动力装置(6)连接的推拉杆(7)的端部连接于动模(1)的两侧,与动力装置(6)连接的推杆(8)位于定模(2)的背面,其与定模(2)设置的弹顶杆对应。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板栅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3)由 两节构成,其中的一节穿过动模所设的孔,端部固联于定模(2),另一节端部固联于转动臂 (9),所述转动臂(9)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机架(5),两节导向杆的相邻端相吻。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板栅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动模(1)两侧设置有 开口的挂扣(IO),推拉杆(7)从挂扣(10)的开口压入挂扣(10)中,通过推拉杆(7)上设置 的限位块(11)限位。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板栅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推杆(8)由主杆(81)、 副杆(82)和盘板(83)构成,主杆(81) —端与动力装置固联,另一端与盘板(83)固联,所 述副杆(82)与主杆(81)平行,其一端固联于盘板(83),另一端设置有推板(84);副杆(82) 与定模(2)设置的弹顶杆对应。5. 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板栅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6) 固联于定模(2)这一边的机架(5)上,动力装置(6)为气缸,气缸杆端部设置有连接头 (12),推拉杆(7)、推杆(8)分别连接于连接头(12)。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板栅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动、定模(1、2)的下 方设置有下料坡面板(14)。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板栅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操作控制箱设置于机 架(5) —侧。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铅酸蓄电池板栅浇铸装置,包括动模、定模,设置于定模中、将模腔内板栅推出的弹顶杆,以及固联于定模的动模导向杆,还包括机架、动力装置,所述定模的定模架固联于机架上,与动力装置连接的推拉杆的端部连接于动模的两侧,与动力装置连接的推杆位于定模的背面,其与定模设置的弹顶杆对应。本专利技术利用现有铸板机用的导柱导套式板栅模具,无需再制作带定位销的纯手工板栅模,具有节约费用和时间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运用气缸自动开、合板栅模,并同时顶出板栅,不仅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而且克服了人工撕扯板栅造成的产品质量缺陷。文档编号B22D25/00GK101722300SQ20101001814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8日专利技术者方明学, 谢卫东 申请人:张天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铅酸蓄电池板栅浇铸装置,包括动模(1)、定模(2),设置于定模(2)中、将模腔内板栅推出的弹顶杆,以及固联于定模(2)的动模(1)导向杆(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5)、动力装置(6),所述定模(2)的定模架(4)固联于机架(5)上,与动力装置(6)连接的推拉杆(7)的端部连接于动模(1)的两侧,与动力装置(6)连接的推杆(8)位于定模(2)的背面,其与定模(2)设置的弹顶杆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明学谢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张天任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