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学琴专利>正文

连续极耳网状极片卷绕式铅酸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45410 阅读:3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6 21:28
一种连续极耳网状极片卷绕式铅酸蓄电池,包括电池外壳和电芯,其特征是:电芯由正极片、负极片以及位于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通过电芯卷轴卷绕成柱状体,在电芯的两端端顶分别设有正极集流盘和负极集流盘;所述正极片在靠正极集流盘一侧顶端设有一与正极片等长的极耳即正极连续极耳,集流盘上设有一螺旋状槽体即正极片卡槽,极片的连续极耳沿极片卡槽卡制于其中,并通过焊接方法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独特的端面集流结构,提高了电池极片的集流面积并使电极的机械强度和抗震动性能大幅度提高;高强度纤维网状极片强度高、导电性好,使蓄电池的性能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续极耳网状极片卷绕式铅酸蓄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铅酸蓄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功率、高倍率放电的卷绕式铅酸蓄电池,属于蓄电池加工制造

技术介绍
传统的铅酸电池制造工艺和技术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历程。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生产及加工技术被不断地革新、新的技术和设备被不断地采用。目前,传统的卷绕式铅酸蓄电池大多采用单个或多个极耳作为集流方式,电流的导出和引入局限在有限的几个焊接点上,通导能力较低,内阻较高,充放电过程中电流分布不均匀,难以实现大电流充放电。另外,大电流充放电时,由于电池内阻大,导致发热严重,电池温度过高,从而引起安全隐患;现有卷绕结构铅酸蓄电池在极板材料及卷绕工艺方面尚存在问题,由于铅的机械强度低,使用冲孔铅箔作为卷绕结构电池的板栅材料,材料压延工艺及电池极板卷绕的制造工艺复杂,成本较高,板栅材料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应力集中,造成板栅材料在电解液中剧烈的应力腐蚀,极易出现极板裂纹,板栅耐受充放电循环中活性物质变形的能力差,易造成活性物质与板栅的脱离,导致电池过早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卷绕式铅酸蓄电池电流通导能力较低,内阻较高,充放电过程中电流分布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连续极耳网状极片卷绕式铅酸蓄电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极耳网状极片卷绕式铅酸蓄电池,包括电池外壳(5)和电芯(33),其特征是:电芯(33)由正极片(1)、负极片(2)以及位于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3)通过电芯卷轴(23)卷绕成柱状体,在电芯(33)的两端端顶分别设有正极集流盘(6)和负极集流盘(7);所述正极片(1)在靠正极集流盘(6)一侧顶端设有一与正极片(1)等长的极耳即正极连续极耳(8),在正极连续极耳(8)与隔膜(3)靠正极集流盘(6)一侧的顶端之间的位置设有一排沿极片长度方向等距排列的正极片气孔(20);所述负极片(2)在靠负极集流盘(7)一侧顶端设有一与负极片(2)等长的极耳即负极连续极耳(9),在负极连续极耳(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极耳网状极片卷绕式铅酸蓄电池,包括电池外壳(5)和电芯(33),其特征是:电芯(33)由正极片(1)、负极片(2)以及位于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3)通过电芯卷轴(23)卷绕成柱状体,在电芯(33)的两端端顶分别设有正极集流盘(6)和负极集流盘(7);所述正极片(1)在靠正极集流盘(6)一侧顶端设有一与正极片(1)等长的极耳即正极连续极耳(8),在正极连续极耳(8)与隔膜(3)靠正极集流盘(6)一侧的顶端之间的位置设有一排沿极片长度方向等距排列的正极片气孔(20);所述负极片(2)在靠负极集流盘(7)一侧顶端设有一与负极片(2)等长的极耳即负极连续极耳(9),在负极连续极耳(9)与隔膜(3)靠负极集流盘(7)一侧的顶端之间的位置设有一排沿极片长度方向等距排列的负极片气孔(34);所述正极集流盘(6)为盘状体,在盘的中心设有一圆孔即正极安全阀安装孔(36),盘体上设有一与正极极片螺旋相吻合的螺旋状槽体即正极片卡槽(32),正极片(1)的正极连续极耳(8)沿正极片卡槽(32)卡制于其中,并通过焊接方法固定;所述负极集流盘(7)也为盘状体,在盘的中心设有一圆孔即负极安全阀安装孔(37),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学琴
申请(专利权)人:陈学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