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海城专利>正文

多卷绕电芯横置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88224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多卷绕电芯横置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包括电池壳,电池壳的顶面设有电池盖,电池盖的中部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密封阀,密封阀的两侧分别设有极柱,极柱的一端外露,另一端伸入电池壳内,电池壳内设有两层以上水平横置的卷绕电芯,电池壳内卷绕电芯的负极由左汇流条并联后与一侧极柱电连接,电池壳内卷绕电芯的正极由右汇流条并联后与另一侧极柱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机械化大批量生产容量0.5Ah到500Ah以上的卷绕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该蓄电池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铅酸蓄电池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卷绕电芯横置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技术介绍
卷绕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比平极板式铅酸蓄电池的启动功率大、充电速度快、使用寿命长,使得铅酸蓄电池的发展具有了广阔前景。但是,现有技术下卷绕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电芯直径在50mm 60mm,使得卷绕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容量受到很大限制,只能在20-60Ah之间进行小批量的手工生产。同时,卷绕式密封铅酸蓄电池都是单个卷绕电芯装在一个圆筒形电池壳内,电芯卷绕和电池装配的工艺复杂,很难进行机械化生产。造成电池的体积大,重量大,比能量低。以上因素,导致现有技术的卷绕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结构复杂、成本高、一致性差,难以推广使用。随着卷绕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技术的发展,卷绕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电芯直径已经有了明显的减小,对提高卷绕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容量起到关键作用,现在自动化卷绕机的投入使用让高容量卷绕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生产成为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卷绕电芯横置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该铅酸蓄电池使用自动化卷绕机卷绕生产直径10_的电芯,多根电芯组合焊接封装而成。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多卷绕电芯横置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包括电池壳,电池壳的顶面设有电池盖,电池盖的中部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密封阀,密封阀的两侧分别设有极柱,极柱的一端外露,另一端伸入电池壳内,所述电池壳内设有两层以上水平横置的卷绕电芯,所述电池壳内卷绕电芯的负极由左汇流条并联后与一侧极柱电连接,所述电池壳内卷绕电芯的正极由右汇流条并联后与另一侧极柱电连接。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性能可靠。由于采用多卷绕电芯横置的结构,使卷绕电池既可以使用圆筒形外壳又可以使用矩形外壳,使卷绕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单位体积能量比和功率比都增加30%以上。采用多卷绕电芯横置的结构,可以在现有技术铅酸蓄电池的标准电池壳内组成各种容量的卷绕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容量可以从O. 5Ah做到500Ah以上。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_左汇流条,2_电池盖,3_密封阀,4_极柱,5_右汇流条,6_电池壳,7_电解质,8-卷绕电芯。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实施例 参见图1,多卷绕电芯横置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包括矩形电池壳6,电池壳6的顶面设有电池盖2,电池盖2的中部设有密封阀3,密封阀3的两侧分别设有极柱4,极柱4的一端外露,另一端伸入电池壳内。电池壳内设有三个横置的卷绕电芯8,组成三层结构;电池壳内三个卷绕电芯8的负极并联后由左汇流条I与一侧极柱电连接,三个卷绕电芯8的正极并联后由右汇流条5与另一侧极柱电连接。权利要求1.多卷绕电芯横置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包括电池壳,电池壳的顶面设有电池盖,电池盖的中部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密封阀,密封阀的两侧分别设有极柱,极柱的一端外露,另一端伸入电池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内设有两层以上水平横置的卷绕电芯,所述电池壳内卷绕电芯的负极由左汇流条并联后与一侧极柱电连接,所述电池壳内卷绕电芯的正极由右汇流条并联后与另一侧极柱电连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卷绕电芯横置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包括电池壳,电池壳的顶面设有电池盖,电池盖的中部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密封阀,密封阀的两侧分别设有极柱,极柱的一端外露,另一端伸入电池壳内,电池壳内设有两层以上水平横置的卷绕电芯,电池壳内卷绕电芯的负极由左汇流条并联后与一侧极柱电连接,电池壳内卷绕电芯的正极由右汇流条并联后与另一侧极柱电连接。本专利技术可以机械化大批量生产容量0.5Ah到500Ah以上的卷绕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该蓄电池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成本低廉。文档编号H01M10/06GK102956927SQ20121020306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0日专利技术者宋海城, 东建峰 申请人:宋海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卷绕电芯横置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包括电池壳,电池壳的顶面设有电池盖,电池盖的中部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密封阀,密封阀的两侧分别设有极柱,极柱的一端外露,另一端伸入电池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内设有两层以上水平横置的卷绕电芯,所述电池壳内卷绕电芯的负极由左汇流条并联后与一侧极柱电连接,所述电池壳内卷绕电芯的正极由右汇流条并联后与另一侧极柱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海城东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宋海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