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封装件及其制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7969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半导体封装件及其制法,设有多条开口的绝缘材料层,在各该开口中敷设焊料;接着在该绝缘材料层及焊料上依序形成第一铜层及第二铜层,使该第一及第二铜层图案化后形成多条导电迹线,各该导电迹线具有终端,在各导电迹线的终端上敷设金属层;然后,接置至少一芯片在导电迹线上,并借导电组件如焊线等电性连接该芯片至敷设有金属层的终端;最后形成封装胶体包覆芯片、导电组件及导电迹线,使绝缘材料层及焊料外露出该封装胶体,外露的焊料作为半导体封装件的输入/输出端。上述封装结构中,导电迹线能够弹性地布设,有效缩短焊线弧长,改善封装件的电路布局性及电性连接品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半导体封装件及其制法,特别是关于一种不需要使用基座、并能改善电路布局性(Routability)的半导体封装件以及制造该半导体封装件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使用导线架(Lead Frame)的半导体封装件(SemiconductorPackage),例如四边扁平无管脚(Quad Flat Non-lead,QFN)封装结构等,是在作为芯片承载件(Chip Carrier)的导线架上粘设半导体芯片,且导线架的管脚外露出包覆芯片的封装胶体,使外露的管脚作为半导体封装件的输出/输入(Input/Output,I/O)端,与外界装置,例如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形成电性连接,使芯片通过该外界装置进行运作。这种QFN半导体封装件可见于美国专利第6,130,115、6,143,981及6,229,200号中,如图6所示,是将至少一个芯片20,借助胶粘剂(Adhesive,未图标)粘置在导线架21的芯片座(Die Pad)210上,并使该芯片20通过多条焊线(Bonding Wire)22,电性连接到多条围绕芯片座210的管脚211;然后,在导线架21上形成以树脂材料(如环氧树脂,Epoxy Resin)制成的封装胶体(Encapsulant)23,使其包覆该芯片20、焊线22及导线架21,而管脚211的至少一表面212外露出封装胶体23。如图7A所示,上述导线架21的管脚211的设置数目是大致对应布设在芯片20的作用表面200上的焊垫201的数目,使各焊垫201借焊线22电性连接到对应的管脚211。再有,围绕芯片座210的管脚211是与芯片座210相距有一预定距离,因此,焊接在芯片20与管脚211间的焊线22的弧长,要大于管脚211与芯片座210间的距离,才能有效地电性连接芯片20到管脚211。然而,如图7B所示,当要使用高度集成化(Highly Integrated)的芯片20'时,即该芯片20'具有数量较多或密度较高的焊垫201,相对地需要布设较多的管脚211,使管脚211与芯片座210间的距离及焊线22'的弧长增加;过长的焊线22'不仅使焊线(Wire Bonding)作业的困难提升,而且在形成封装胶体23的模压(Molding)作业进行时,过长的焊线22'易受树脂模流的冲击,产生偏移(Sweep)或移位(Shift)现象,偏移或移位的焊线可能彼此触碰,导致短路(Short)问题,影响电性连接品质;再有,若管脚与芯片座间相距过远,则可能使焊线作业难以进行,造成无法通过焊线,电性连接芯片至管脚或导线架的情况。为缩短焊线弧长或管脚与芯片座间的距离,出现如图8所示的半导体封装结构。如图所示,在各管脚211上,以半蚀刻(Half-Etching)的方式形成朝芯片座210方向延伸的延伸部213,它用以缩短管脚211与芯片座210间的距离,使高度集成化的芯片20'能够借具有适当弧长的焊线22,电性连接至管脚211的延伸部213。然而,这种封装结构的缺点是,形成延伸部213将使导线架21'的制作难度提高、成本增加;再有,进行焊线作业时,管脚211的延伸部213易产生移动(Dislocation),难以精确地在其上焊设焊线22,因而造成焊线作业的困难。另外如美国专利第5,830,800及6,072,239号专利技术的一种无基座的半导体封装件,其工序大致是如图9A至9D所示的那样。首先,在图9A中,制备一个铜制的载具(Carrier)30,并在该载具30的一表面上接设一个光罩(Mask)31,该光罩31开设有多条开口310,使载具30的预定部位借该开口310外露。接着,在图9B中,以电镀的方式在各光罩31的开口310中形成接点或终端(Terminal)32,然后从载具30上移除光罩31,使载具30及接点32外露。在图9C中,依序进行粘晶(DieBonding)及焊线作业,将一芯片33粘置在载具30上,并形成多条焊线34以电性连接芯片33至接点32;然后,进行一模压作业,以在载具30上形成用以包覆芯片33及焊线34的封装胶体35。最后,在图9D中,以蚀刻(Etching)等方式移除载具30,使接点32原先与载具30触接的表面320外露出封装胶体35,外露的接点32则作为半导体封装件的输入/输出端,与外界装置(未图标)电性连接,如此就完成半导体封装件的制造工序。这种半导体封装件的优点在于无需使用基座(如预制的导线架等),封装胶体35不需要与导线架21接合,从而避免封装胶体35与导线架间21产生脱层(Delamination)。然而,这种封装件未摆脱现有技术的缺点,就是当芯片33上布设的焊垫数量或密度提高时,相对地需要形成较多接点32,使接点32与芯片33间的距离增加,此时将产生类似图7B所示的问题,如因焊线过长而导致偏移、移位及短路等问题,因而影响电性连接品质。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弹性地布设导电迹线,能有效缩短焊线弧长的半导体封装结构,改善电路布局性及电性连接品质,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导体封装件及其制法,能够弹性地布设半导体封装件中的导电迹线(Conductive Trace),进而能有效缩短用以电性连接芯片至该导电迹线的焊线弧长,改善半导体封装件的电路布局性(Routability)及电性连接品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导体封装件及其制法,它不需要使用基座,从而能降低半导体封装件的制造成本。为达成上述及其它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半导体封装件包括一绝缘材料层,在其预定部位上开设有多条贯穿绝缘材料层的开口;一焊料,敷设在各该绝缘材料层的开口中;一第一铜层,形成在该绝缘材料层及焊料上;一第二铜层,敷设在该第一铜层上,使该第一及第二铜层形成有多条导电迹线,各该导电迹线具有一终端;至少一芯片,接置在该导电迹线的预定部位上,并电性连接至该终端;以及一封装胶体,包覆该芯片及导电迹线,使该绝缘材料层及焊料外露出该封装胶体。这种半导体封装件的制法包括下列步骤制备一金属载具;敷设一绝缘材料层在该金属载具的一表面上,并在该绝缘材料层的预定部位开设多条贯穿该绝缘材料层的开口;敷设一焊料在各该绝缘材料层的开口中;形成一第一铜层在该绝缘材料层及焊料上;敷设一第二铜层在该第一铜层上,并图案化该第一及第二铜层,以形成多条导电迹线,使各该导电迹线具有一终端;接置至少一芯片在该导电迹线的预定部位上,并电性连接该芯片至该终端;形成一封装胶体以包覆该芯片及导电迹线;以及移除该金属载具,使该绝缘材料层及焊料外露。上述半导体封装件的优点在于不需要使用基座(如预制的导线架、基板等)作为芯片承载件,使芯片接设在导电迹线上,且使导电迹线能够适应芯片的集成化程度或焊垫的分布情况,弹性地布设并能深入与芯片焊连的焊线的布设区域,有效缩短用以电性连接芯片至导电迹线的终端的焊线弧长,缩短芯片与导电迹线间的电性连接路径,能改善半导体封装件的电路布局性及电性连接品质,摒除现有因焊线过长而导致短路、焊线作业困难等缺点;同时,无需使用基座也能降低半导体封装件的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半导体封装件的剖视图;图2显示图1所示的半导体封装件的仰视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封装件的制法,其特征在于,该制法包括下列步骤:    制备一金属载具;    敷设一绝缘材料层在该金属载具的一表面上,并在该绝缘材料层的预定部位开设多条贯穿该绝缘材料层的开口;    敷设一焊料在各该绝缘材料层的开口中;    形成一第一铜层在该绝缘材料层及焊料上;    敷设一第二铜层在该第一铜层上,并图案化该第一及第二铜层,以形成多条导电迹线,使各该导电迹线具有一终端;    接置至少一芯片在该导电迹线的预定部位上,并电性连接该芯片至该终端;    形成一封装胶体以包覆该芯片及导电迹线;以及    移除该金属载具,使该绝缘材料层及焊料外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封装件的制法,其特征在于,该制法包括下列步骤制备一金属载具;敷设一绝缘材料层在该金属载具的一表面上,并在该绝缘材料层的预定部位开设多条贯穿该绝缘材料层的开口;敷设一焊料在各该绝缘材料层的开口中;形成一第一铜层在该绝缘材料层及焊料上;敷设一第二铜层在该第一铜层上,并图案化该第一及第二铜层,以形成多条导电迹线,使各该导电迹线具有一终端;接置至少一芯片在该导电迹线的预定部位上,并电性连接该芯片至该终端;形成一封装胶体以包覆该芯片及导电迹线;以及移除该金属载具,使该绝缘材料层及焊料外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封装件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敷设一金属层在各该导电迹线的终端上的步骤,使该芯片电性连接至该敷设有金属层的终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封装件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敷设一绝缘层在该多条导电迹线上的步骤,使各该导电迹线的终端外露出该绝缘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封装件的制法,其特征在于,该金属载具是用铜制成的。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屏王愉博黄致明
申请(专利权)人:矽品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