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间色调型的相移掩模、使用该种相移掩模的图形的形成方法和电子器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半导体集成电路中的高集成化和微细化是惊人的。与之相随,在半导体衬底(以下仅称为晶片)上所形成的电路图形的微细化也正在取得急剧的进展。尤其是,光刻技术被广泛地认为是一种图形形成中的基本技术。因而,迄今已对其进行了各种开发和改进。然而,图形的微细化永无止境,提高图形的分辨率的要求仍在进一步增强。这种光刻技术指的是将光掩模(原图)上的图形复制到涂敷在晶片上的光致抗蚀剂上,并用该复制了的光致抗蚀剂对供刻蚀的下层覆膜进行构图的技术。在对该光致抗蚀剂进行图形复制时,要对光致抗蚀剂进行显影处理,通过该显影处理,受光照部分的光致抗蚀剂被除去的类型称为正型光致抗蚀剂,未受光照部分的光致抗蚀剂被除去的类型称为负型光致抗蚀剂。一般来说,使用了缩小曝光方法的光刻技术中的分辨极限R(nm)被表示为R=k1·λ/(NA)这里,λ为所使用的光的波长(nm),NA为透镜的投影光学系统的数值孔径,k1是与成像条件和抗蚀剂工艺有关的常数。从上式可知,为了实现分辨极限R的提高,即为了得到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移掩模,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透过曝光光的材料构成的基板(1);以及在上述基板(1)上形成、并且具有露出上述基板(1)的一部分表面的开口部(2a)的中间色调遮光膜(2),透过上述中间色调遮光膜(2)的曝光光的相位与透过上述开口部(2a)的曝光光的相位不同,由透过上述中间色调遮光膜(2)的曝光光的光强对透过上述开口部(2a)的曝光光的光强之比所定义的透光率为15%以上、25%以下,上述开口部(2a)的尺寸在基于曝光光的波长λ/数值孔径NA被定为1进行测量时为0.26以上、0.45以下。2.一种使用了相移掩模的图形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变形照明来照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述相移掩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了相移掩模的图形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变形照明是十字极照明。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了相移掩模的图形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变形照明是环带照明。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了相移掩模的图形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变形照明是4极照明。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了相移掩模的图形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对上述相移掩模(5)进行照明的曝...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