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韧体加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6420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集成电路韧体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USB连接器,其连接一USB媒体装置,该USB媒体装置内存储集成电路的原始韧体资料;    至少一个USB控制器,与USB连接器连接,从USB媒体装置加载集成电路的原始韧体资料;    一转换接口,与USB控制器连接,将USB控制器的积体电路的原始韧体资料USB接口资料格式转换成另一对应接口的资料格式;    数个连接接口,对应连接转换接口,连接加载转换后的韧体资料;    数个非挥发性内存,分别对应连接各连接接口,使各非挥发性内存加载储存韧体资料;    数个集成电路插槽,对应连接各非挥发性内存,且各集成电路插槽供一集成电路插入连接,以通过各对应连接的非挥发性内存将所储存的韧体资料加载各集成电路。(*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电路韧体加载装置一、
本技术涉及集成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集成电路内的韧体资料烧录,具有一次加载储存韧体资料以重复执行多集成电路韧体加载的集成电路韧体加载装置。二、
技术介绍
计算机行业的厂商或制造商,在集成电路出厂前,均需要对集成电路进行韧体资料加载(或称烧录)的制备过程,或者在产品进行维护时也需要将韧体资料重新加载或更新。现有技术对集成电路加载韧体的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使用一对多阜的特制烧录机完成对集成电路进行韧体加载的制备,另一种是分别就单一集成电路制作一个插槽板进行单一集成电路韧体加载的制备。上述现有的多阜烧录机的缺点是造价昂贵,且烧录机在烧录过程中必需随时随地与计算机主机连接,以借助计算机主机将原始韧体资料经由计算机主机加载于各集成电路中,使韧体加载操作过程变得相当复杂不方便,且计算机主机与多端口烧录机间不可离线或断线,否则将造成韧体数据加载失败;该现有多阜烧录机如果需要针对不同积体计算机韧体资料进行加载,也必须通过计算机主机联机来更新韧体资料,使韧体资料更新不便易,再加上计算机主机与现有多端口烧录机的组合体积庞大,并不适合机动性随身携带到进行产品维护的应用场合,因而大幅度限制了该多阜烧录机的应用范围。上述现有的单槽烧录机的缺点是,一次仅能对单一集成电路进行烧录,产能效果差,如果需要进行大批量生产,则每一部单槽烧录机都需要由专人操作处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工时及成本,且该单槽烧录机在需要更新韧体资料时,仍必须通过计算机主机连接而逐一进行联机加载更新,更不符合产品生产的经济效益原则。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集成电路韧体加载装置,其包括至少一USB连接器及USB控制器,使集成-->电路原始韧体资料可借助卡片阅读机、随身碟、个人资料辅助器(PDA)、手机、个人计算机及笔记本计算机等USB媒体装置加载,不需要必须通过计算机主机才能执行完成,使韧体资料的加载、更新具有较佳机动性和便利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电路韧体加载装置,其具有一个转换接口、数个连接接口、数个非挥发性内存及数个集成电路插槽,该转换接口连接USB控制器加载及转换原始韧体(Firmware)资料,各个连接接口连接该转换接口及非挥发性内存(Non-Volatile Memory),各个非挥发性内存对应连接集成电路插槽,使韧体资料由转换接口转换再经各个连接接口加载储存与各个非挥发性内存内,由各个非挥发性内存内加载连接于各集成电路插槽上的集成电路内,仅需要将韧体资料进行一次加载后,即可进行集成电路韧体资料的加载操作,能够节省大量的工时、人力和成本。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电路韧体加载装置,其集成电路韧体资料需要进行更换或者更新时,仅需要通过卡片阅读机、随身碟、个人资料辅助器(PDA)、手机、个人计算机及笔记本计算机等USB媒体装置再次将韧体资料加载非挥发性内存内,即可对集成电路进行韧体资料更换和更新加载,便于机动性的集成电路韧体资料维护和更新场合。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集成电路韧体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USB连接器,其连接一USB媒体装置,该USB媒体装置内存储集成电路的原始韧体资料;至少一个USB控制器,与USB连接器连接,从USB媒体装置加载集成电路的原始韧体资料;一转换接口,与USB控制器连接,将USB控制器的积体电路的原始韧体资料USB接口资料格式转换成另一对应接口的资料格式;数个连接接口,对应连接转换接口,连接加载转换后的韧体资料;数个非挥发性内存,分别对应连接各连接接口,使各非挥发性内存加载储存韧体资料;数个集成电路插槽,对应连接各非挥发性内存,且各集成电路插槽供一集成电路插入连接,以通过各对应连接的非挥发性内存将所储存的韧体资料加载各集成电路。前述的集成电路韧体加载装置,其中USB控制器连接一键盘及一显示-->器。前述的集成电路韧体加载装置,其中显示器为发光二极管。前述的集成电路韧体加载装置,其中USB控制器连接一存储卡接口。前述的集成电路韧体加载装置,其中USB控制器为USB OTG控制器。前述的集成电路韧体加载装置,其中转换接口将USB接口资料格式转换成并行接口资料格式。前述的集成电路韧体加载装置,其中连接接口为并行接口。前述的集成电路韧体加载装置,其中非挥发性内存为闪存。前述的集成电路韧体加载装置,其中USB OTG控制器、转换接口、连接接口、非挥发性内存及集成电路插槽连接一电源供应器。前述的集成电路韧体加载装置,其中电源供应器为直流电池。本技术集成电路韧体加载装置的有益效果是,其包括至少一个USB连接器、至少一个USB控制器、一转换接口、数个连接接口、数个非挥发性内存及数个集成电路插槽;该USB连接器连接一USB媒体装置,USB控制器连接USB连接器,通过USB媒体装置加载集成电路内欲加载储存的原始韧体资料,转换接口连接USB控制器,作为原始韧体资料的USB接口及转换接口间的资料格式转换,各连接接口连接至转换接口,各非挥发性内存对应连接各连接接口,以将转换接口转换后的韧体资料讯号分别加载储存在非挥发性内存内,各集成电路插槽分别对应连接各非挥发性内存,通过集成电路插接于集成电路插槽上,使各非挥发性内存内的韧体资料直接加载各集成电路内,达到一次加载资料且不需要计算机主机烧录主机联机的多集成电路韧体加载的功效。本技术克服了现有多阜烧录机及单槽烧录机在将韧体资料加载集成电路内必需随时保持与计算机主机单一媒体联机且不便于加载韧体资料更换及更新加载的缺点和问题,特别是本技术可以通过卡片阅读机、随身碟、个人资料辅助器(PDA)、手机、个人计算机及笔记本计算机等简便携带的多种不同的USB媒体装置加载韧体资料,不必通过任何个人计算机主机或笔记型计算机即可单独执行韧体资料加载集成电路的操作,使韧体资料的加载、更新具有较佳机动性和便利性。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方块电路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方块电路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方块电路示意图。图中主要标号说明:100集成电路韧体加载装置、10为USB连接器、20为USB控制器、21键盘、22显示器、23存储卡接口、30转换接口、41连接接口、42连接接口、43连接接口、44连接接口、51非挥发性内存、52非挥发性内存、53非挥发性内存、54非挥发性内存、61集成电路插槽、62集成电路插槽、63集成电路插槽、64集成电路插槽、70电源供应器、200为USB媒体装置、300集成电路、400存储卡、VCC电源端。五、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集成电路韧体加载装置100的第一实施例,其包括至少一个USB连接器10,至少一个USB控制器20,一转换接口30,数个连接接口41、42、43和44,数个非挥发性内存51、52、53、54及数个集成电路插槽61、62、63、64;该USB连接器10连接一USB媒体装置200,该USB媒体装置200的形式不限,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随身碟,其他如卡片阅读机、个人资料辅助器(PDA)、手机、个人计算机及笔记本计算机等具有USB接口的USB媒体装置,也应属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电路韧体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USB连接器,其连接一USB媒体装置,该USB媒体装置内存储集成电路的原始韧体资料;至少一个USB控制器,与USB连接器连接,从USB媒体装置加载集成电路的原始韧体资料;一转换接口,与USB控制器连接,将USB控制器的积体电路的原始韧体资料USB接口资料格式转换成另一对应接口的资料格式;数个连接接口,对应连接转换接口,连接加载转换后的韧体资料;数个非挥发性内存,分别对应连接各连接接口,使各非挥发性内存加载储存韧体资料;数个集成电路插槽,对应连接各非挥发性内存,且各集成电路插槽供一集成电路插入连接,以通过各对应连接的非挥发性内存将所储存的韧体资料加载各集成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韧体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控制器连接一键盘及一显示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志顺吴炳宏谢享奇
申请(专利权)人:创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