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踏板的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564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踏板的支撑结构,其可转动地将踏板组件(34)支撑到踏板支架(38)上,该踏板支架安装在车辆仪表板(6)上。车辆踏板的支撑结构包括车体的加强构件(14);上踏板构件(44,46);在其下端具有踏板(48c)的下踏板构件(48);抵靠构件(50),当车辆正常工作时该抵靠构件不与加强构件接触,而当车辆碰撞时,它通过在车体的向后方向上移动而在其抵靠部分(50g)抵靠加强构件;和连接机构(60),该连接机构用于将抵靠构件连接到下踏板构件上,使得当车辆正常工作时防止彼此之间的相对移动,而当车辆碰撞时,连接机构在相对于上踏板构件的向前方向上强制移动下踏板构件的下部(48b),该下踏板构件的下部为位于下踏板构件的枢轴下方的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车辆踏板的支撑结构,尤其涉及将踏板组件可枢转地支撑到踏板支架上的支撑结构,该踏板支架安装在车辆仪表板上。
技术介绍
在车辆事故,如前端碰撞中,车辆发动机被影响车辆的前部的很大的载荷力迫使向后,这使得固定到仪表板下板上的制动踏板和/或离合器踏板被推入车辆驾驶室中,从而与驾驶员的脚部干涉或者压缩驾驶员的脚部空间。为了防止这种干扰,例如,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2001-47986(A1)公开了一种脚踏板的脱离结构,其中脚踏板固定到可枢转的连杆上,该连杆与安装到车辆仪表板上的踏板支架和在立柱之间连接的构件可枢转地连接,踏板支架的向后移动使该可枢转连杆枢转,从而在向前方向上移动脚踏板。然而,由于该脱离结构不是整体形成的,并且可枢转连杆连接到踏板支架和在立柱之间连接的构件上,可枢转连杆难于转动,特别是当因车辆仪表板的变形情况或部件变化而踏板支架的移动方向垂直和/或水平改变时。而且,在立柱之间连接的构件的振动使得踏板振动,这使得驾驶员很难感觉到踏板。同时,由于可枢转连杆与车辆仪表板和在立柱之间连接的构件二者相连接,所以组装工作非常复杂。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2002-274432(A1)公开了脚踏板的脱离结构,其中脚踏板和与其连接的支撑装置通过止动装置整体接合,该接合通过由影响车辆前部的较大载荷力所引起的踏板支架变形而脱开,从而脚踏板通过弹簧偏置力在向车体前部的方向上移动。另一方面,由于踏板支架的变形用于枢转止动装置,该枢转作用使得脚踏板和支撑装置之间的接合脱开,所以还存在脱离结构取决于踏板支架的变形情况而不会正常工作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踏板的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使得踏板在车辆向前方向上可靠的强制移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踏板的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使得踏板根据施加在车辆上的碰撞力的大小在车辆向前方向上可靠的强制移动。上述目的通过这样一种用于车辆踏板的支撑结构来实现,该支撑结构可枢转地将踏板组件支撑到安装在车辆仪表板上的踏板支架上,车辆仪表板形成车辆驾驶室内部空间的前部,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在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车体加强构件,该加强构件相对于所述踏板支架向后定位;可枢转地支撑在踏板支架上的上踏板构件;可枢转地支撑在上踏板构件上的下踏板构件,该下踏板构件在其下端具有踏板;可枢转地支撑在上踏板构件上的抵靠构件,当车辆正常工作时该抵靠构件不与加强构件接触,而当车辆碰撞时该抵靠构件通过在车体向后方向上移动而抵靠在加强构件上;以及用于将抵靠构件以如下方式连接到下踏板构件上的连接机构,该方式为当车辆正常工作时防止它们之间的相对移动,而当车辆碰撞时,该连接机构相对于所述上踏板构件在向前方向上强制移动下踏板构件的下部,该下踏板构件的下部位于下踏板构件的枢轴下方。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踏板支架可枢转地支撑上踏板构件,并且该上踏板构件分别可枢转地支撑下踏板构件和抵靠构件。当车辆正常工作时,即车辆未发生碰撞时,抵靠构件和下踏板构件通过连接机构彼此连接,从而防止了它们之间的相对移动,并且上踏板构件和下踏板构件整体枢转,从而使得驾驶员能够正常操作踏板。另一方面,当车辆碰撞时,抵靠构件的抵靠部分在车体的向后方向上移动,抵靠在车辆的加强构件上,这使得抵靠构件枢转运动。这样,位于下踏板构件的枢轴下方的下踏板构件的下部在连接机构的作用下在车体的向前方向上强制移动。而且,由于当车辆正常工作时,抵靠构件的抵靠部分不与车辆的加强构件接触,只有当车辆碰撞时,它才通过在车体的向后方向上移动抵靠在车辆的加强构件上,从而使下踏板构件的下部在车体的向前方向上强制移动。于是,在不与车辆的加强构件相连接的情况下,抵靠构件、上踏板构件和下踏板构件可以整体形成。优选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连接机构包括在下踏板构件上形成的连接伸长孔和固定在所述抵靠构件上并插入到连接伸长孔中的销装置。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抵靠构件和下踏板构件可靠地连接。优选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连接机构为连杆机构,它包括所述抵靠构件的枢轴;抵靠构件位于其枢轴前面的前部;固定在该抵靠构件的前部的末端处的销装置;下踏板构件的上部;下踏板构件的枢轴;和在下踏板构件的上部上形成的连接伸长孔,该连接伸长孔位于下踏板构件的枢轴的上方,该连接伸长孔将销装置容纳在其中。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由于连接机构为连杆机构,所以抵靠构件和下踏板构件可靠连接,并且下踏板构件的下部可以在抵靠构件的枢转作用下在车辆的向前方向上可靠强制移动。同时,由于销装置设置在抵靠构件中的位于枢轴前面的前部的末端处,并且连接伸长孔形成在下踏板构件中的位于下踏板构件的枢轴上方的上部,所以当抵靠构件的前部绕着其枢轴转动时,销装置沿着连接伸长孔移动,并通过该连接伸长孔向后移动下踏板构件的上部,从而下踏板构件的下部可以在车体的向前方向上可靠地强制移动。优选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当车辆正常工作时,位于其枢轴前面的抵靠构件的前部基本相对于下踏板构件的连接伸长孔垂直定位。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当车辆碰撞时,销装置的移动方向基本与连接伸长孔的伸长方向相对应,从而在抵靠构件的枢转作用下,销装置能够很容易地从车辆正常工作时的位置开始向车辆碰撞时的位置移动。而且,销装置的移动方向逐渐变为基本垂直于连接伸长孔的伸长方向,这使得下踏板构件的上部向后转动。结果,下踏板构件的下部可以在车体的向前方向上强制移动。优选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连接伸长孔在下踏板构件的枢轴的径向上延伸。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当车辆正常工作时和当踏板处于工作状态时,销装置和连接伸长孔之间的力的方向基本相对于连接伸长孔垂直,该力的方向与抵靠构件的前部的延伸方向相对应。于是,当车辆正常工作时,和踏板处于工作状态时,该销装置不沿着连接伸长孔移动,并且在它们之间的摩擦力的帮助下,连接伸长孔和销装置共同锁定在该位置处,结果防止了抵靠构件和下踏板构件之间的相对移动,这允许制动的正常操作。优选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踏板构件、下踏板构件和抵靠构件在平面图中等间距定位。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上踏板构件、下踏板构件和抵靠构件不太可能在施加到车辆的加强构件上的力的作用下变形。结果,上踏板构件、下踏板构件和抵靠构件不太可能彼此接触,这种接触能够防止它们之间的相对移动。同时,连接伸长孔和销装置彼此之间的位置不太可能改变,从而使得连接机构可靠操作。优选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踏板构件、下踏板构件和抵靠构件具有共同的枢轴,并且连接机构包括接合构件,当车辆正常工作时,该接合构件整体连接所述上踏板构件和下踏板构件,并且当车辆发生碰撞时,使得上踏板构件和下踏板构件之间的连接脱开,还包括凸轮构件,当车辆发生碰撞时,该凸轮构件通过抵靠所述抵靠构件并通过其转动使得下踏板构件的下部在向车体前方的方向上强制移动。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当车辆正常工作时,为了踏板正常操作,上踏板构件和下踏板构件通过连接机构的接合构件整体连接在一起,而当车辆发生碰撞时,上踏板构件和下踏板构件之间的连接通过连接机构的接合构件脱开,进而通过连接机构的凸轮构件使得现在已经脱开的下踏板构件的下部在车体的向前方向上强制移动。优选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抵靠构件的抵靠部分形成在与车体的加强构件相接触的区域中,不论当踏板处于工作状态时还是未处于工作状态时,该抵靠构件的抵靠部分都形成为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踏板的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将踏板组件可枢转地支撑到踏板支架上,该踏板支架安装在车辆仪表板上,该车辆仪表板形成车辆驾驶室的内部空间的前部,所述支撑结构包括:    在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车体的加强构件,所述加强构件相对于所述踏板支架向后定位;    上踏板构件,其可枢转地支撑在所述踏板支架上;    下踏板构件,其可枢转地支撑在所述上踏板构件上,所述下踏板构件在其下端具有踏板;    抵靠构件,其可枢转地支撑在所述上踏板构件上,当车辆正常工作时,所述抵靠构件不与所述加强构件接触,而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所述抵靠构件通过在车体的向后方向上移动而与所述加强构件接触;及    连接机构,用于将所述抵靠构件连接到所述下踏板构件上,使得当车辆正常工作时防止所述抵靠构件和所述下踏板构件彼此之间的相对移动,而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所述连接机构在向前方向上将所述下踏板构件的下部相对于所述上踏板构件强制移动,该下踏板构件的下部位于下踏板构件的枢轴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好启介友纳和宪村山刚史野村文彦内海浩幸日浦哲男山本胜彦
申请(专利权)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汽车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