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德文专利>正文

车辆转向架翻转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8397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部件探伤的车辆转向架翻转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架3,在支撑架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转动机构1,在转动机构1的转动输出端连接有翻转夹具2,该翻转夹具2由动压块21、定压块22和压块推进机构组成,动压块21与压块推进机构连接,定压块22与转动机构1的转动输出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采用悬挂式结构,适应对转向架整体探伤的工艺要求。改涨紧为夹紧,通过摇枕承台承住摇枕,从上部压紧侧架,把摇枕和侧架夹紧在一起,适用于任何一种型号的转向架。增设了两道保险机构:即摇枕和侧架能分别夹紧,即使在翻转过程中侧架压紧的油缸出现问题,摇枕和侧架也可通过本身的夹紧机构保证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部件探伤的翻转夹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转向架整体探伤的车辆转向架翻转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铁路货车转向架三大件的探伤是在铁路货车厂修规程中提出的,目前的做法是分开进行探伤的。分解三大件需要摇枕、侧架分离装置、天车等大量的工艺装备,且需要大量的人员去从事这项工作,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随着铁路提速对车辆安全性要求的提高,货车段修对转向架三大件的探伤也有望在近几年实施。由于铁路货车的厂修和段修有着很大的区别(段修转向架三大件不需分解),所以目前的探伤方法不适应货车段修的需要。转向架整体探伤适应了这一发展要求,目前国内还没有此项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对车辆转向架进行整体探伤的车辆转向架翻转夹持装置。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车辆部件探伤的车辆转向架翻转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架3,在支撑架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转动机构1,在转动机构1的转动输出端连接有翻转夹具2,该翻转夹具2由动压块21、定压块22和压块推进机构组成,动压块21与压块推进机构连接,定压块22与转动机构1的转动输出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目前没有用于转向架整体探伤的翻转夹持装置,所以只能与现有的用于检查用的翻转夹持装置相比。1、采用悬挂式结构,适应对转向架整体探伤的工艺要求。2、改涨紧为夹紧,通过摇枕承台承住摇枕,从上部压紧侧架,把摇枕和侧架夹紧在一起,适用于任何一种型号的转向架。3、增设了两道保险机构即摇枕和侧架能分别夹紧,即使在翻转过程中侧架压紧的油缸出现问题,摇枕和侧架也可通过本身的夹紧机构保证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左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侧架夹持部位结构主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侧架夹持部位结构俯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侧架夹持部位结构左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摇枕夹持部位结构主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用于车辆部件探伤的车辆转向架翻转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架3,在支撑架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转动机构1,在转动机构1的转动输出端连接有翻转夹具2,该翻转夹具2由动压块21、定压块22和压块推进机构组成,动压块21与压块推进机构连接,定压块22与转动机构1的转动输出端连接,上述压块推进机构由活塞、活塞杆232及油缸231组成,活塞设在油缸231内,活塞杆232的一端与活塞连接,活塞杆232的另一端与动压块2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在支撑架3的端部设有方箱体31,在方箱体31上设有转动套13且转动套13与方箱体31转动连接,在转动套13上设有用于对转动套13进行轴向限位的凸起,在转动套13上设有轴向滑套41且轴向滑套41与转动套13为轴向可滑动连接、周向固定连接,在轴向滑套41与方箱体31之间设有伸缩机构,该伸缩机构由油缸431、活塞杆432及活塞组成,活塞杆432的一端与活塞连接,活塞杆432的另一端与轴向滑套41固定连接,油缸431与方箱体31固定连接,上述定压块22及压块推进机构中的油缸231均与轴向滑套41固定连接, 上述转动机构1由蜗轮12和蜗杆11组成,蜗杆11设在方箱体31上,蜗轮12设在转动套13上并与之固连,为进一步增加夹持的可靠性,本实施例还采用了侧架夹具,即在转动套13上连接有侧架夹具,该侧架夹具由一对夹爪511、512、支撑杆513和伸缩器组成,支撑杆513的两端分别与一对夹爪511、512的中部转动连接,伸缩器由油缸514、活塞杆515及活塞组成,活塞杆515的一端与活塞连接,活塞杆515的另一端与夹爪511的端部连接,油缸514与另一夹爪512的端部连接,油缸514还由横梁52与转动套13固定连接,考虑到使用的便利性和灵活性,在转动套13与横梁52之间设有升降器,该升降器由油缸531、活塞杆532及活塞组成,活塞杆532的一端与活塞连接,活塞杆532的另一端与横梁52固定连接,油缸531与转动套13固定连接,为使本专利技术能方便地用于探伤、检修生产流水线,本实施例在方箱体31与支撑架3之间设有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由油缸321、活塞杆322及活塞组成,活塞杆322的一端与活塞连接,活塞杆322的另一端与方箱体31连接,油缸321与支撑架3连接,支撑架3为U形框架,在U形框架的横梁上设有吊轮6。说明书附图所述的具体技术方案是在考虑了工艺优化后所形成的具体结构,它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中的一种具体方式,但并不是唯一实现方式。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车辆部件探伤的车辆转向架翻转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架(3),在支撑架(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转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在转动机构(1)的转动输出端连接有翻转夹具(2),该翻转夹具(2)由动压块(21)、定压块(22)和压块推进机构组成,动压块(21)与压块推进机构连接,定压块(22)与转动机构(1)的转动输出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转向架翻转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块推进机构由活塞、活塞杆(232)及油缸(231)组成,活塞设在油缸(231)内,活塞杆(232)的一端与活塞连接,活塞杆(232)的另一端与动压块(2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转向架翻转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架(3)的端部设有方箱体(31),在方箱体(31)上设有转动套(13)且转动套(13)与方箱体(31)转动连接,在转动套(13)上设有用于对转动套(13)进行轴向限位的凸起,在转动套(13)上设有轴向滑套(41)且轴向滑套(41)与转动套(13)为轴向可滑动连接、周向固定连接,在轴向滑套(41)与方箱体(31)之间设有伸缩机构,该伸缩机构由油缸(431)、活塞杆(432)及活塞组成,活塞杆(432)的一端与活塞连接,活塞杆(432)的另一端与轴向滑套(41)固定连接,油缸(431)与方箱体(31)固定连接,上述定压块(22)及压块推进机构中的油缸(231)均与轴向滑套(41)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转向架翻转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机构(1)由蜗轮(12)和蜗杆(11)组成,蜗杆(11)设在方箱体(31)上,蜗轮(12)设在转动套(13)上并与之固连。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车辆转向架翻转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转动套(13)上连接有侧架夹具,该侧架夹具由一对夹爪(511、512)、支撑杆(513)和伸缩器组成,支撑杆(513)的两端分别与一对夹爪(511、512)的中部转动连接,伸缩器由油缸(514)、活塞杆(515)及活塞组成,活塞杆(515)的一端与活塞连接,活塞杆(515)的另一端与夹爪(511)的端部连接,油缸(514)与另一夹爪(512)的端部连接,油缸(514)还由横梁(52)与转动套(13)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转向架翻转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转动套(13)与横梁(52)之间设有升降器,该升降器由油缸(531)、活塞杆(532)及活塞组成,活塞杆(532)的一端与活塞连接,活塞杆(532)的另一端与横梁(52)固定连接,油缸(531)与转动套(13)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转向架翻转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方箱体(31)与支撑架(3)之间设有升降装置,该升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部件探伤的车辆转向架翻转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架(3),在支撑架(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转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在转动机构(1)的转动输出端连接有翻转夹具(2),该翻转夹具(2)由动压块(21)、定压块(22)和压块推进机构组成,动压块(21)与压块推进机构连接,定压块(22)与转动机构(1)的转动输出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德文
申请(专利权)人:曾德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