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骨架疲劳试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9499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骨架疲劳试验台,包括底框架以及底框架上端面右侧焊接的顶框架,所述底框架顶部设置有模拟座盆,所述底框架上端面焊接有蜂窝板,且座盆机构通过螺栓与模拟座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由于采用了第一伸缩气缸推动T形挤到汽车靠背上,实现了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对于T形架与第一伸缩气缸之间的压力检测,从而检测出座椅靠背受到的压力检测,又由于采用了第三伸缩气缸的伸缩推动模拟座盆的上下运动,实现了第三压力传感器对于模拟座盆的受力进行检测控制,此时由于多个伸缩气缸的自由伸缩,以便于多次伸缩检测出汽车座椅的疲劳状态。

A fatigue test-bed for automobile seat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骨架疲劳试验台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测试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骨架疲劳试验台。
技术介绍
所谓的汽车座椅是坐车时乘坐的座椅,汽车座椅按形状可分为分开式座椅、长座椅;按功能可分为固定式、可卸式、调节式;按乘座人数可分为单人、双人、多人椅,根据座椅的使用性能,从最早的固定式座椅,一直发展到多功能的动力调节座椅,有气垫座椅、电动座椅、立体音响座椅、精神恢复座椅,直到电子调节座椅。现在的汽车座椅通过汽车的快速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使得汽车座椅的测试受到严格的要求,然而现有的汽车座椅测试装置在使用时出现了以下的一些缺陷,首先,汽车座椅在测试人员实际使用时缺乏直接的测试结构,难以对于人员使用的压力进行实际模拟;其次,对于汽车座椅的受推力情况难以直接的模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不同的座椅各个方向受力测试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汽车座椅骨架疲劳试验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座椅骨架疲劳试验台,包括底框架以及底框架上端面右侧焊接的顶框架,所述底框架顶部设置有模拟座盆,所述底框架上端面焊接有蜂窝板,所述顶框架侧表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靠背机构,所述底框架底部上端面靠近两侧侧表壁的部位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座盆机构,且座盆机构通过螺栓与模拟座盆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蜂窝板上开设有多个贯穿蜂窝板上下两侧侧表壁的通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靠背机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伸缩气缸、T形架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伸缩气缸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一伸缩气缸均通过转轴与顶框架转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两个第一伸缩气缸远离与顶框架转动连接的一侧通过螺栓与第一压力传感器固定连接,所述T形架的竖直截面呈倒T形结构,且两个第一压力传感器远离第一伸缩气缸的一侧分别与T形架竖直端侧表壁靠近上下端面的部位转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座盆机构内部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二伸缩气缸、两个第二压力传感器、两个第三压力传感器、两个第三伸缩气缸、两个第四伸缩气缸和横杆,所述横杆下端面靠近两个顶端的部位与两个第四伸缩气缸上端面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两个第四伸缩气缸下端面均通过螺栓与底框架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横杆下端面与两个第三伸缩气缸焊接,且两个第三伸缩气缸互相靠近的一侧均通过螺栓与第三压力传感器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三压力传感器互相靠近的一侧均与模拟座盆上端面焊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两个第四伸缩气缸靠近顶框架的一侧均通过螺栓与两个第二伸缩气缸固定连接,所述两个第二伸缩气缸互相靠近的一侧侧表壁均通过螺栓与两个第二压力传感器固定连接。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由于采用了蜂窝板上开设的通孔,以便于不同种类的汽车座椅与蜂窝板进行螺栓固定连接,从而实现了对于不同种类的汽车座椅均可以方便的固定在底框架上,又由于采用了第一伸缩气缸推动T形挤到汽车靠背上,实现了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对于T形架与第一伸缩气缸之间的压力检测,从而检测出座椅靠背受到的压力检测。2、本技术中,由于采用了第四伸缩气缸的上下伸缩控制横杆的高度,实现了将模拟座盆推到座椅上固定住,以便于模拟使用者使用汽车座椅时的受力情况,又由于采用了第三伸缩气缸的伸缩推动模拟座盆的上下运动,实现了第三压力传感器对于模拟座盆的受力进行检测控制,以便于将模拟座盆的受力数字化体现出来,同时由于采用了第二伸缩气缸的伸缩推动第二压力传感器直接挤到座椅靠背上,实现了两个对于座椅靠背受到的压力进行检测,以便于模拟座椅靠背受到的压力,此时由于多个伸缩气缸的自由伸缩,以便于多次伸缩检测出汽车座椅的疲劳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座椅骨架疲劳试验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座椅骨架疲劳试验台的靠背机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座椅骨架疲劳试验台的座盆机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顶框架;2、靠背机构;201、第一伸缩气缸;202、T形架;203、第一压力传感器;3、座盆机构;301、第二伸缩气缸;302、第二压力传感器;303、第三压力传感器;304、第三伸缩气缸;305、第四伸缩气缸;306、横杆;4、模拟座盆;5、底框架;6、蜂窝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座椅骨架疲劳试验台,包括底框架5以及底框架5上端面右侧焊接的顶框架1,底框架5顶部设置有模拟座盆4,底框架5上端面焊接有蜂窝板6,顶框架1侧表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靠背机构2,底框架5底部上端面靠近两侧侧表壁的部位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座盆机构3,且座盆机构3通过螺栓与模拟座盆4固定连接,以便于模拟座盆4对于汽车座椅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受力模拟。具体的,如图1所示,蜂窝板6上开设有多个贯穿蜂窝板6上下两侧侧表壁的通孔,以便于不同种类的汽车座椅均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蜂窝板6上端面,增加检测装置的适应性。具体的,如图2所示,靠背机构2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伸缩气缸201、T形架202和第一压力传感器203,第一伸缩气缸201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一伸缩气缸201均通过转轴与顶框架1转动连接,使得两个第一伸缩气缸201均可以随着汽车座椅的角度转动进行调整。具体的,如图2所示,两个第一伸缩气缸201远离与顶框架1转动连接的一侧通过螺栓与第一压力传感器203固定连接,T形架202的竖直截面呈倒T形结构,且两个第一压力传感器203远离第一伸缩气缸201的一侧分别与T形架202竖直端侧表壁靠近上下端面的部位转动连接,使得第一伸缩气缸201伸缩时通过T形架202挤压座椅靠背,以便于检测座椅靠背受到向前的推力的实际结果。具体的,如图3所示,座盆机构3内部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二伸缩气缸301、两个第二压力传感器302、两个第三压力传感器303、两个第三伸缩气缸304、两个第四伸缩气缸305和横杆306,横杆306下端面靠近两个顶端的部位与两个第四伸缩气缸305上端面螺栓固定连接,两个第四伸缩气缸305下端面均通过螺栓与底框架5螺栓固定连接,横杆306下端面与两个第三伸缩气缸304焊接,且两个第三伸缩气缸304互相靠近的一侧均通过螺栓与第三压力传感器303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三压力传感器303互相靠近的一侧均与模拟座盆4上端面焊接,使得第三伸缩气缸304伸缩时通过第三压力传感器303对于模拟座盆4的压力进行控制检测。具体的,如图3所示,两个第四伸缩气缸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座椅骨架疲劳试验台,包括底框架(5)以及底框架(5)上端面右侧焊接的顶框架(1),所述底框架(5)顶部设置有模拟座盆(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架(5)上端面焊接有蜂窝板(6),所述顶框架(1)侧表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靠背机构(2),所述底框架(5)底部上端面靠近两侧侧表壁的部位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座盆机构(3),且座盆机构(3)通过螺栓与模拟座盆(4)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骨架疲劳试验台,包括底框架(5)以及底框架(5)上端面右侧焊接的顶框架(1),所述底框架(5)顶部设置有模拟座盆(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架(5)上端面焊接有蜂窝板(6),所述顶框架(1)侧表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靠背机构(2),所述底框架(5)底部上端面靠近两侧侧表壁的部位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座盆机构(3),且座盆机构(3)通过螺栓与模拟座盆(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骨架疲劳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板(6)上开设有多个贯穿蜂窝板(6)上下两侧侧表壁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骨架疲劳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机构(2)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伸缩气缸(201)、T形架(202)和第一压力传感器(203),所述第一伸缩气缸(201)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一伸缩气缸(201)均通过转轴与顶框架(1)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骨架疲劳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伸缩气缸(201)远离与顶框架(1)转动连接的一侧通过螺栓与第一压力传感器(203)固定连接,所述T形架(202)的竖直截面呈倒T形结构,且两个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艳虎吴洋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英纳维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