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防抱死制动试验用防倒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摩托车用防倒支架
,尤其是涉及一种摩托车防抱死制动试验用防倒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摩托车ABS制动系统试验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由于测试样车的ABS制动系统性能可靠性能尚不得知,试验需要在低附着系数路面和高附着系数路面上进行综合评价测试,特别是在低附着系数路面,由于路面的附着系数太低,在紧急制动状态下,若ABS系统失效会造成车轮抱死打滑,造成车辆失去平衡,如果此时没有防倒支架,容易导致整车摔倒,进而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可靠安全的防倒支架,对开展摩托车防抱死制动试验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摩托车防抱死制动试验用防倒支架,其设计合理,安装灵活、便于拆装,可重复利用,损耗低,降低了试验成本,且保护试验人员和车辆安全,为后续摩托车ABS制动系统试验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摩托车防抱死制动试验用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防抱死制动试验用防倒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护板机构、设置在所述护板机构上的支撑机构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下的行走机构,所述护板机构包括设置在摩托车两侧的第一护板机构和第二护板机构,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护板机构和所述第二护板机构之间的连接加固机构,所述连接加固机构穿过摩托车的底部,所述第一护板机构和所述第二护板机构均通过螺杆与摩托车可拆卸连接;/n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对所述第一护板机构进行支撑的第一支撑机构和对所述第二护板机构进行支撑的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和所述第二支撑机构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和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均包括支撑加固杆(4)和倾斜杆,所述倾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防抱死制动试验用防倒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护板机构、设置在所述护板机构上的支撑机构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下的行走机构,所述护板机构包括设置在摩托车两侧的第一护板机构和第二护板机构,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护板机构和所述第二护板机构之间的连接加固机构,所述连接加固机构穿过摩托车的底部,所述第一护板机构和所述第二护板机构均通过螺杆与摩托车可拆卸连接;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对所述第一护板机构进行支撑的第一支撑机构和对所述第二护板机构进行支撑的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和所述第二支撑机构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和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均包括支撑加固杆(4)和倾斜杆,所述倾斜杆包括上支撑杆(14)、下支撑杆(12)和连接于上支撑杆(14)的一端与下支撑杆(12)的一端之间的连接套筒(13),所述上支撑杆(14)和下支撑杆(12)均能沿连接套筒(13)长度方向移动,所述上支撑杆(1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护板机构和第二护板机构铰接,所述下支撑杆(12)的另一端与支撑加固杆(4)的一端铰接,所述支撑加固杆(4)的另一端与第一护板机构和第二护板机构连接;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底部的第一行走机构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底部的第二行走机构,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和所述第二行走机构均包括底座(7)和设置在底座(7)底部的橡胶万向轮(6),所述支撑加固杆(4)套装在底座(7)上的转轴(8)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防抱死制动试验用防倒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板机构和所述第二护板机构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护板机构和所述第二护板机构均包括护板(2)、设置在护板(2)上的上安装座(15)和设置在护板(2)上的下安装座(3),所述护板(2)上穿设有多个螺杆(24),所述螺杆(24)外套设有套管(16),所述螺杆(24)的一端与摩托车发动机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上支撑杆(14)的另一端与上安装座(15)铰接,所述支撑加固杆(4)的另一端与下安装座(3)连接,所述支撑加固杆(4)、倾斜杆和护板(2)围设成三角形;
所述连接加固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护板机构中护板(2)上的第一固定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护板机构中护板(2)上的第二固定部件和穿设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件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件之间的加固杆(1),所述加固杆(1)穿过摩托车的底部。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防抱死制动试验用防倒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件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件均包括上固定块(18)和下固定块(17),所述上固定块(18)和下固定块(17)之间设置间隙,所述上固定块(18)和下固定块(17)均由第一固定块(17-1)和第二固定块(17-2)组成,所述第一固定块(17-1)内设置有第一半圆孔(17-3),所述第二固定块(17-2)内设置有第二半圆孔(17-4),所述第一半圆孔(17-3)和第二半圆孔(17-4)围设成供加固杆(1)安装的安装孔,所述加固杆(1)的一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护板机构中的下固定块(17)和上固定块(18),所述加固杆(1)的另一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二护板机构中的下固定块(17)和上固定块(18),所述第一固定块(17-1)和第二固定块(17-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17-1)安装在护板(2)上。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防抱死制动试验用防倒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杆(1)包括沿所述第一护板机构中护板(2)竖直方向布设的第一竖直部(1-1)、沿所述第二护板机构中护板(2)竖直方向布设的第二竖直部(1-2)和穿设在摩托车底部的水平部(1-5),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竖直部(1-1)与所述水平部(1-5)之间的第一弯折部(1-3)和连接于所述第二竖直部(1-2)与所述水平部(1-5)之间的第二弯折部(1-4),所述第一竖直部(1-1)穿过所述第一固定部件,所述第二竖直部(1-2)穿过所述第二固定部件。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防抱死制动试验用防倒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2)包括矩形部(2-1)和与所述矩形部(2-1)一体成型的变截面部(2-2),所述变截面部(2-2)顶部的一端设置倾斜面(22),所述倾斜面(22)与变截面部(2-2)的顶部和变截面部(2-2)的侧面均围成钝角,所述变截面部(2-2)顶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圆弧部(21),所述第一圆弧部(21)通过第二圆弧部(20)与矩形部(2-1)连接,所述第一圆弧部(21)的弯曲方向和第二圆弧部(20)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圆弧部(21)的圆心设置于变截面部(2-2)上,所述变截面部(2-2)顶部的宽度小于矩形部(2-1)的宽度。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防抱死制动试验用防倒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座(15)包括上底板(15-2)和两个对称安装在上底板(15-2)上的上耳板(15-1),所述上支撑杆(14)的另一端设置有上连接耳(14-2),所述上耳板(15-1)和上连接耳(14-2)之间穿设有上铰接轴(15-3),所述上铰接轴(15-3)的伸出端套设有上螺母(15-4);
所述下安装座(3)包括下底板(3-1)和两个对称安装在下底板(3-1)上的下耳板(3-3),所述下底板(3-1)上对称设置有下安装孔(3-4),所述支撑加固杆(4)的另一端位于两个下耳板(3-3)之间,所述支撑加固杆(4)的另一端与下耳板(3-3)之间穿设有下螺杆(3-2),所述下螺杆(3-2)的伸出端套设有下固定螺母(3-6),所述上底板(15-2)和下底板(3-1)均安装在护板(2)上。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防抱死制动试验用防倒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杆(14)的一端设置有上螺纹杆(14-1),所述下支撑杆(12)的一端设置有下螺纹杆(12-1),所述上螺纹杆(14-1)伸入连接套筒(13)的一端,所述下螺纹杆(12-1)伸入连接套筒(13)的另一端,所述上支撑杆(14)的另一端设置有上连接耳(14-2),所述下螺纹杆(12-1)的另一端设置有下连接耳(12-2),所述下连接耳(12-2)与支撑加固杆(4)的一端铰接,所述上连接耳(14-2)与所述第一护板机构和第二护板机构铰接。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防抱死制动试验用防倒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8)上设置有轴端挡板(4-2),所述轴端挡板(4-2)与所述倾斜杆之间设置有弹簧机构,所述支撑加固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震武,董海栋,苏辉,王毅,刘琳,冯占闯,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检西部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