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驾驶室制动管固定支架,包括底板、柔性垫、制动管固定螺母以及支架固定螺母,其中,所述柔性垫的一表面与所述底板的表面固连,所述柔性垫的另一表面与驾驶室地板相贴合,所述制动管固定螺母和所述支架固定螺母均自所述底板和所述柔性垫中穿过,并与所述底板固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驾驶室制动管固定支架使用时,制动管与制动管固定螺母的两端螺纹连接,避免了制动管直接与驾驶室地板相接触,从而有效地降低自驾驶室地板传递至制动管的振动,而且柔性垫的设置有利于进一步地降低驾驶室的振动对制动管使用寿命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动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驾驶室制动管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汽车的制动系统一般可分为液压制动系统和气压制动系统两种,其中液压制动系统主要靠制动液提供给制动器的压力从而实现制动,制动系统的制动管将制动液传递给制动器。由于制动管为硬管,当其定位在车身上时,车身的振动容易传递至制动管上而导致制动管出现开裂等问题,使得制动管的使用寿命降低。对需要穿过驾驶室地板的制动管(即驾驶室制动管)而言,由于驾驶室的振动更为强烈,因此驾驶室制动管的抗振问题尤为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驾驶室制动管的抗振能力的驾驶室制动管固定支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驾驶室制动管固定支架,包括底板、柔性垫、制动管固定螺母以及支架固定螺母,其中,所述柔性垫的一表面与所述底板的表面固连,所述柔性垫的另一表面与驾驶室地板相贴合,所述制动管固定螺母和所述支架固定螺母均自所述底板和所述柔性垫中穿过,并与所述底板固连。优选地,所述底板和所述柔性垫之间具有缓振腔,所述制动管固定螺母自所述缓振腔中穿过。优选地,所述制动管固定螺母具有三个,且三个所述制动管固定螺母的中心的连线为等边三角形。优选地,所述支架固定螺母具有两个。优选地,所述柔性垫为海绵材质。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减重孔。更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减重孔,所述减重孔与所述缓振腔相连通。本技术提供的驾驶室制动管固定支架使用时,制动管与制动管固定螺母的两端螺纹连接,避免了制动管直接与驾驶室地板相接触,从而有效地降低自驾驶室地板传递至制动管的振动,而且柔性垫的设置有利于进一步地降低驾驶室的振动对制动管使用寿命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驾驶室制动管固定支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驾驶室制动管固定支架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图中标示如下:底板-1,减重孔-11,柔性垫-2,制动管固定螺母_3,支架固定螺母-4,缓振腔_5,驾驶室地板-6,制动管-7。【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驾驶室制动管固定支架,包括底板1、柔性垫2、制动管固定螺母3以及支架固定螺母4,其中,所述柔性垫2的一表面与所述底板I的表面固连,所述柔性垫2的另一表面与驾驶室地板6相贴合,所述制动管固定螺母3和所述支架固定螺母4均自所述底板I和所述柔性垫2中穿过,并与所述底板I固连,上述柔性垫2是指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的垫片,柔性垫2和底板I之间的固连可采用硫化等方式实现,制动管固定螺母3和支架固定螺母4之间的固连可采用凸焊或一体成型等方式实现。如图2中所示,使用时,将制动管固定螺母3和支架固定螺母I自驾驶室地板6上的安装孔插入,制动管固定螺母3的一端凸出于底板1,另一端凸出于驾驶室地板6,将制动管7分别与制动管固定螺母3的两端螺纹配合,即可实现制动管7的装配;支架固定螺母I可一端凸出于底板1,另一端凸出于或不凸出于驾驶室地板6,使用与支架固定螺母I相配合的螺栓即可将驾驶室制动管固定支架固定在驾驶室地板6上。本技术提供的驾驶室制动管固定支架使用时,制动管7与制动管固定螺母3的两端螺纹连接,避免了制动管7直接与驾驶室地板6相接触,从而有效地降低自驾驶室地板6传递至制动管7的振动,而且柔性垫2的设置有利于进一步地降低驾驶室的振动对制动管使用寿命的影响。为了更有效的将自驾驶室传递过来的振动分散减弱,所述底板I和所述柔性垫2之间具有缓振腔5,所述制动管固定螺母3自所述缓振腔5中穿过,缓振腔5的设置有利于进一步地将自驾驶室传递过来的振动分散减弱。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容易知道,支架固定螺母4也可设置为自缓振腔5中穿过,以保证支架固定螺母4的使用寿命。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制动管固定螺母3具有三个,且三个所述制动管固定螺母3的中心的连线为等边三角形,这种结构的驾驶室制动管固定支架的抗振性能较好。为了在保证驾驶室制动管固定支架的固定效果的基础上,更好地控制其制造成本,所述支架固定螺母4具有两个。柔性垫2的材质只要为具有弹性的材料即可,例如橡胶、海绵等,优选地,所述柔性垫2为海绵材质。为了降低驾驶室制动管固定支架的自重,所述底板I上设置有减重孔11。在具有缓振腔5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底板I上设置减重孔11,并使所述减孔11与所述缓振腔5相连通,这样的结构有利于将缓振腔5因振动可能会产生的异响清洁卫生。虽然本技术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技术并不被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只受所附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技术的实质构思和范围。【主权项】1.一种驾驶室制动管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柔性垫、制动管固定螺母以及支架固定螺母,其中,所述柔性垫的一表面与所述底板的表面固连,所述柔性垫的另一表面与驾驶室地板相贴合,所述制动管固定螺母和所述支架固定螺母均自所述底板和所述柔性垫中穿过,并与所述底板固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制动管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和所述柔性垫之间具有缓振腔,所述制动管固定螺母自所述缓振腔中穿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驾驶室制动管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管固定螺母具有三个,且三个所述制动管固定螺母的中心的连线为等边三角形。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驾驶室制动管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固定螺母具有两个。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驾驶室制动管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垫为海绵材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制动管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减重孔。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室制动管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减重孔,所述减重孔与所述缓振腔相连通。【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驾驶室制动管固定支架,包括底板、柔性垫、制动管固定螺母以及支架固定螺母,其中,所述柔性垫的一表面与所述底板的表面固连,所述柔性垫的另一表面与驾驶室地板相贴合,所述制动管固定螺母和所述支架固定螺母均自所述底板和所述柔性垫中穿过,并与所述底板固连。本技术提供的驾驶室制动管固定支架使用时,制动管与制动管固定螺母的两端螺纹连接,避免了制动管直接与驾驶室地板相接触,从而有效地降低自驾驶室地板传递至制动管的振动,而且柔性垫的设置有利于进一步地降低驾驶室的振动对制动管使用寿命的影响。【IPC分类】B60T17-04【公开号】CN204548090【申请号】CN201520253030【专利技术人】葛飞, 陈杰, 张超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申请日】2015年4月2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驾驶室制动管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柔性垫、制动管固定螺母以及支架固定螺母,其中,所述柔性垫的一表面与所述底板的表面固连,所述柔性垫的另一表面与驾驶室地板相贴合,所述制动管固定螺母和所述支架固定螺母均自所述底板和所述柔性垫中穿过,并与所述底板固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飞,陈杰,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