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升降到平地的载货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3782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以升降到平地的载货汽车,涉及汽车货箱技术领域,在驾驶室的底部安装有前升降机构,在汽车车厢的底部安装有后升降机构,前升降机构包括固定与大梁相连接的悬架梁,悬架梁的上方焊接设置有两组减震板,每组减震板上均连接有两个第一驱动件,后升降机构包括内部呈中空结构的承载框架,承载框架背离驾驶室的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二驱动件,该专利亮点通过升降机构把车厢跟车头同时下降到地面,实现装货简单,有利用手推车直接进入箱体,在装好货物的时候,通过操作控制使升降机构上升到一定的位置就可以启动开车,这样便于物流大件的上下货使用,同时也让工作效率加快,更加安全。

A truck that can be lifted to the lev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升降到平地的载货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货箱
,具体为一种可以升降到平地的载货汽车。
技术介绍
如今,全球科技以及经济发展有赖于当下高速发展的运输物流行业,物流的运输离不开货车,由于我们目前用来运输货物的普通货车在装卸货物时,大多数都是在货物尾部加装上、下尾板,甚至用人工来操作,这样一来就会让我们的人力物力资源得到大量的消耗,甚至也存在着不少的安全隐患,当中发生的伤亡事故也随处可见。为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可以升降到平地的载货汽车,该载货汽车的车头部分通过四根驱动件的伸缩实现升降,车厢部分通过两根驱动件,利用支点杠杆的原理,实现车厢部分与车头部分同步升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升降到平地的载货汽车,解决了在物流行业中,用来运输货物的普通货车在装卸货物时,大多数都是在货物尾部加装上、下尾板,甚至用人工来操作,这样一来就会让我们的人力物力资源得到大量的消耗,甚至也存在着不少的安全隐患,当中发生的伤亡事故也随处可见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以升降到平地的载货汽车,包括通过一根大梁形成串接结构的驾驶室和车厢,所述驾驶室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相配套使用的前升降机构,所述车厢的底部两侧对称式安装有两组后升降机构。优选的,所述前升降机构包括固定与大梁相连接的悬架梁,所述悬架梁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前轮,所述悬架梁的上方且位于两个前轮的内侧位置处均对应焊接设置有两组减震板,每组所述减震板的顶部两端对应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驱动件的驱动端。优选的,所述后升降机构包括内部呈中空结构的承载框架,在所述承载框架中空结构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后轮,所述承载框架朝向驾驶室的一端内部通过一根销轴安装有辊筒,所述承载框架背离驾驶室的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伸缩端贯穿减震弹簧的内部,并且最终与承载框架之间通过铰接方式连接。优选的,所述驾驶室包括固定安装在汽车大梁上的驾驶室壳体,所述驾驶室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尺寸相适配的前升降凹槽,且驾驶室壳体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前轮相配套的前轮拓位槽。优选的,所述驾驶室还包括固定开设在驾驶室壳体内部底端的四个前升降机构安装孔,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非伸缩区段固定设置在前升降机构安装孔的内部,四个前升降机构安装孔的位置与四个第一驱动件的位置相对应。优选的,所述车厢包括固定安装在汽车大梁上的车厢壳体,所述车厢壳体底部端面的后侧区域对称式开设有两组后升降凹槽,每组所述后升降机构对应安装在两组后升降凹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车厢壳体的底部后侧区段对称开设有两个后轮拓位槽,所述后轮拓位槽的位置与后轮的位置相对应。优选的,所述车厢还包括对应开设在两组后升降凹槽内部后侧顶端的两个后升降机构安装孔,每个第二驱动件的非伸缩端均固定设置在后升降机构安装孔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承载框架与驾驶室相背离的一端,其顶部端面固定开设有与减震弹簧尺寸相适配的弹簧固定槽。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升降到平地的载货汽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可以升降到平地的载货汽车,通过在驾驶室的底部安装有前升降机构,在汽车车厢的底部安装有后升降机构,其中,前升降机构包括固定与大梁相连接的悬架梁,悬架梁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前轮,悬架梁的上方且位于两个前轮的内侧位置处均对应焊接设置有两组减震板,每组减震板的顶部两端对应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驱动件的驱动端,后升降机构包括内部呈中空结构的承载框架,在承载框架中空结构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后轮,承载框架朝向驾驶室的一端内部通过一根销轴安装有辊筒,承载框架背离驾驶室的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的伸缩端贯穿减震弹簧的内部,并且最终与承载框架之间通过铰接方式连接,该载货汽车的车头部分通过四根驱动件的伸缩实现升降,车厢部分通过两根驱动件,利用支点杠杆的原理,实现车厢部分与车头部分同步升降,最大可以下降至车厢的底面与地面相接触,在装货物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升降机构把车厢跟车头同时下降到地面,实现装货简单,有利用手推车直接进入箱体,在装好货物的时候,通过操作控制使升降机构上升到一定的位置就可以启动开车,这样便于物流大件的上下货使用,同时也让工作效率加快,更加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分别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组合结构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驾驶室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车厢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前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后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承载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驾驶室;11、驾驶室壳体;12、前轮拓位槽;13、前升降凹槽;14、前升降机构安装孔;2、车厢;21、车厢壳体;22、后升降凹槽;23、后轮拓位槽;24、后升降机构安装孔;3、前升降机构;31、悬架梁;32、前轮;33、减震板;34、第一驱动件;4、后升降机构;41、承载框架;42、后轮;43、辊筒;44、销轴;45、弹簧固定槽;46、减震弹簧;47、第二驱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以升降到平地的载货汽车,包括通过一根大梁形成串接结构的驾驶室1和车厢2,驾驶室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相配套使用的前升降机构3,车厢2的底部两侧对称式安装有两组后升降机构4。请参阅图6,前升降机构3包括固定与大梁相连接的悬架梁31,悬架梁31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前轮32,悬架梁31的上方且位于两个前轮32的内侧位置处均对应焊接设置有两组减震板33,每组减震板33的顶部两端对应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驱动件34的驱动端。请参阅图7-8,后升降机构4包括内部呈中空结构的承载框架41,在承载框架41中空结构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后轮42,承载框架41朝向驾驶室1的一端内部通过一根销轴44安装有辊筒43,承载框架41背离驾驶室1的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46,减震弹簧46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二驱动件47,第二驱动件47的伸缩端贯穿减震弹簧46的内部,并且最终与承载框架41之间通过铰接方式连接,承载框架41与驾驶室1相背离的一端,其顶部端面固定开设有与减震弹簧46尺寸相适配的弹簧固定槽45。请参阅图4,驾驶室1包括固定安装在汽车大梁上的驾驶室壳体11,驾驶室壳体11的底部开设有尺寸相适配的前升降凹槽13,且驾驶室壳体11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前轮32相配套的前轮拓位槽12,驾驶室1还包括固定开设在驾驶室壳体11内部底端的四个前升降机构安装孔14,第一驱动件34的非伸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以升降到平地的载货汽车,包括通过一根大梁形成串接结构的驾驶室(1)和车厢(2),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相配套使用的前升降机构(3),所述车厢(2)的底部两侧对称式安装有两组后升降机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升降到平地的载货汽车,包括通过一根大梁形成串接结构的驾驶室(1)和车厢(2),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相配套使用的前升降机构(3),所述车厢(2)的底部两侧对称式安装有两组后升降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升降到平地的载货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升降机构(3)包括固定与大梁相连接的悬架梁(31),所述悬架梁(31)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前轮(32),所述悬架梁(31)的上方且位于两个前轮(32)的内侧位置处均对应焊接设置有两组减震板(33),每组所述减震板(33)的顶部两端对应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驱动件(34)的驱动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升降到平地的载货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升降机构(4)包括内部呈中空结构的承载框架(41),在所述承载框架(41)中空结构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后轮(42),所述承载框架(41)朝向驾驶室(1)的一端内部通过一根销轴(44)安装有辊筒(43),所述承载框架(41)背离驾驶室(1)的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46),所述减震弹簧(46)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二驱动件(47),所述第二驱动件(47)的伸缩端贯穿减震弹簧(46)的内部,并且最终与承载框架(41)之间通过铰接方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升降到平地的载货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1)包括固定安装在汽车大梁上的驾驶室壳体(11),所述驾驶室壳体(11)的底部开设有尺寸相适配的前升降凹槽(13),且驾驶室壳体(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焯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百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