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大樑厢式车辆便于装卸货的车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7671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无大樑厢式车辆便于装卸货的车厢结构,涉及车厢技术领域,所述车厢底部的中间部分设置成镂空状,且车厢底部的两端对应固定焊接设置有一根滑轨,两根所述滑轨的内部共同滑动连接有一块货物载板,所述货物载板与地面相邻的端面固定连接有一块橡胶材质的缓冲凸板,所述车头和车厢的底部分别对应固定连接有车头升降机构和车厢升降机构,车头升降机构和车厢升降机构,让车头和车厢同步升降,进而实现整个物流车辆的车厢以及车头切换不同的状态,而且在装卸货时,整个装卸货的过程省时省力,摆脱了车厢空间对装卸货的限制,进而便于货物的装卸,提高了效率,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无大樑厢式车辆便于装卸货的车厢结构
本技术涉及车厢
,具体为一种基于无大樑厢式车辆便于装卸货的车厢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货物的运输主要采用汽运的方式,而在汽运方式所用的运载车辆中,厢式车辆有着重要的作用,厢式车辆的车厢相对密封,无需增设雨布等设施,且从货物的角度考虑,运输期间,货物因外界不利环境受到影响的可能性较小。为了避免厢式车辆的重心较高的问题,现有厢式车辆通常采用无大樑的车厢结构,但是该种结构的车厢,在装卸货时,需要借助尾板来完成,首先提高了车厢本身的造价,其次不便于车厢的装卸货,费时费力,为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大樑厢式车辆便于装卸货的车厢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无大樑厢式车辆便于装卸货的车厢结构,解决了现有物流用的车厢,在装卸货时,需要借助尾板来完成,一方面提高了车厢本身的造价,另一方面不便于车厢的装卸货,费时费力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无大樑厢式车辆便于装卸货的车厢结构,包括车头、与车头固定焊接在一起的车厢以及通过铰接方式转动连接在车厢末端的厢门,所述车厢底部的中间部分设置成镂空状,且车厢底部的两端对应固定焊接设置有一根滑轨,两根所述滑轨的内部共同滑动连接有一块货物载板,所述货物载板与地面相邻的端面固定连接有一块橡胶材质的缓冲凸板,所述车头和车厢的底部分别对应固定连接有车头升降机构和车厢升降机构。所述车头升降机构包括一根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两端分别对应固定安装有一个转向轮,且联动杆的上方对称式固定安装有两组减震钢板组,每组减震钢板组两侧的顶端分别对应与液压杆A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车厢升降机构包括承载框架,所述承载框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承载轮,且承载框架两侧的顶端分别对应与液压杆B的伸缩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车厢两侧的底部以及车厢与车头之间均固定焊接设置有网格状结构的加强框架。优选的,所述液压杆A和液压杆B顶部的非伸缩端分别对应与车头和车厢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液压杆B伸缩端的外部且邻近承载框架的位置固定套设有减震弹簧。优选的,所述车厢的底部端面对称设置有两组拓位槽孔,两组拓位槽孔的位置以及尺寸分别对应与两组承载框架相对应。优选的,所述车头和车厢整体的下降高度最大时,所述缓冲凸板的底面与地面相接触。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无大樑厢式车辆便于装卸货的车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基于无大樑厢式车辆便于装卸货的车厢结构,首先通过设置有车头升降机构和车厢升降机构,让车头和车厢同步升降,进而实现整个物流车辆的车厢以及车头切换不同的状态,在装卸货时,操作人员可以控制车头和车厢同步下降,直至缓冲凸板与地面相接触,因为缓冲凸板与货物载板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缓冲凸板与地面相接触后,整个车厢的底部并未与地面相接触,缓冲凸板与地面之间存在巨大的摩擦力,此时,驾驶员可以向前开动车辆,在两根滑轨的作用下,促使货物载板与车厢脱离,便可在脱离后的货物载板上堆置物流货物,当物流货物堆置完成后,同理,驾驶员倒车,让货物载板穿插在两根滑轨之间,货物载板到位后,让车头和车厢同步上升至初始位置,关上厢门即可,整个装卸货的过程省时省力,摆脱了车厢空间对装卸货的限制,进而便于货物的装卸,提高了效率,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处于行驶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处于装卸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的仰视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图2中B部分的结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车头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车厢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头;2、车厢;3、厢门;4、加强框架;5、车头升降机构;51、联动杆;52、转向轮;53、减震钢板组;54、液压杆A;6、车厢升降机构;61、承载框架;62、承载轮;63、液压杆B;64、减震弹簧;7、滑轨;8、货物载板;9、缓冲凸板;10、拓位槽孔;11、物流货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无大樑厢式车辆便于装卸货的车厢结构,包括车头1、与车头1固定焊接在一起的车厢2以及通过铰接方式转动连接在车厢2末端的厢门3,车厢2底部的中间部分设置成镂空状,且车厢2底部的两端对应固定焊接设置有一根滑轨7,两根滑轨7的内部共同滑动连接有一块货物载板8,货物载板8与地面相邻的端面固定连接有一块橡胶材质的缓冲凸板9,车头1和车厢2整体的下降高度最大时,缓冲凸板9的底面与地面相接触,车头1和车厢2的底部分别对应固定连接有车头升降机构5和车厢升降机构6,车厢2两侧的底部以及车厢2与车头1之间均固定焊接设置有网格状结构的加强框架4,加强框架4可以提高车厢2的承载性能,不易发生形变,车厢2的底部端面对称设置有两组拓位槽孔10,两组拓位槽孔10的位置以及尺寸分别对应与两组承载框架61相对应。请参阅图6,车头升降机构5包括一根联动杆51,联动杆51的两端分别对应固定安装有一个转向轮52,且联动杆51的上方对称式固定安装有两组减震钢板组53,每组减震钢板组53两侧的顶端分别对应与液压杆A54的伸缩端固定连接;请参阅图7,车厢升降机构6包括承载框架61,承载框架6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承载轮62,且承载框架61两侧的顶端分别对应与液压杆B63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液压杆B63伸缩端的外部且邻近承载框架61的位置固定套设有减震弹簧64。进一步的,液压杆A54和液压杆B63顶部的非伸缩端分别对应与车头1和车厢2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使用时,在装卸货时,操作人员利用车头升降机构5和车厢升降机构6,可以控制车头1和车厢2同步下降,直至缓冲凸板9与地面相接触,因为缓冲凸板9与货物载板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缓冲凸板9与地面相接触后,整个车厢2的底部并未与地面相接触,缓冲凸板9与地面之间存在巨大的摩擦力,此时,驾驶员可以向前开动车辆,在两根滑轨7的作用下,促使货物载板8与车厢2脱离,便可在脱离后的货物载板8上堆置物流货物11,当物流货物11堆置完成后,同理,驾驶员倒车,让货物载板8穿插在两根滑轨7之间,货物载板8到位后,让车头1和车厢2同步上升至初始位置,关上厢门3即可,整个装卸货的过程省时省力,摆脱了车厢2空间的限制,进而便于货物的装卸,提高了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液压杆A54和液压杆B63为伺服控制元件,即液压杆之间可以同时动作,实现车头1和车厢2的同步升降,在上述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无大樑厢式车辆便于装卸货的车厢结构,包括车头(1)、与车头(1)固定焊接在一起的车厢(2)以及通过铰接方式转动连接在车厢(2)末端的厢门(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2)底部的中间部分设置成镂空状,且车厢(2)底部的两端对应固定焊接设置有一根滑轨(7),两根所述滑轨(7)的内部共同滑动连接有一块货物载板(8),所述货物载板(8)与地面相邻的端面固定连接有一块橡胶材质的缓冲凸板(9),所述车头(1)和车厢(2)的底部分别对应固定连接有车头升降机构(5)和车厢升降机构(6);/n所述车头升降机构(5)包括一根联动杆(51),所述联动杆(51)的两端分别对应固定安装有一个转向轮(52),且联动杆(51)的上方对称式固定安装有两组减震钢板组(53),每组减震钢板组(53)两侧的顶端分别对应与液压杆A(54)的伸缩端固定连接;/n所述车厢升降机构(6)包括承载框架(61),所述承载框架(6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承载轮(62),且承载框架(61)两侧的顶端分别对应与液压杆B(63)的伸缩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大樑厢式车辆便于装卸货的车厢结构,包括车头(1)、与车头(1)固定焊接在一起的车厢(2)以及通过铰接方式转动连接在车厢(2)末端的厢门(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2)底部的中间部分设置成镂空状,且车厢(2)底部的两端对应固定焊接设置有一根滑轨(7),两根所述滑轨(7)的内部共同滑动连接有一块货物载板(8),所述货物载板(8)与地面相邻的端面固定连接有一块橡胶材质的缓冲凸板(9),所述车头(1)和车厢(2)的底部分别对应固定连接有车头升降机构(5)和车厢升降机构(6);
所述车头升降机构(5)包括一根联动杆(51),所述联动杆(51)的两端分别对应固定安装有一个转向轮(52),且联动杆(51)的上方对称式固定安装有两组减震钢板组(53),每组减震钢板组(53)两侧的顶端分别对应与液压杆A(54)的伸缩端固定连接;
所述车厢升降机构(6)包括承载框架(61),所述承载框架(6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承载轮(62),且承载框架(61)两侧的顶端分别对应与液压杆B(63)的伸缩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焯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百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