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车前支承多工位弯曲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640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挂车前支承多工位弯曲模具,属于汽车配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工件,及用于加工工件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设置成级进的三个工位;其特征在于:级进的三个工位包括用于两侧直边弯曲整形的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及用于为中部弯曲整形的第三工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级进模具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的直边弯曲,根据回弹趋势,设置的对具有圆弧形状的工件适配的弯曲凸模和弯曲凹模,使制件弯曲后,可得到要求的尺寸;第一序定位板和第二序定位板为可调式定位板,使其可以满足多种长度的制件弯曲成型,通用性强。

A multi position bending die for front support of Tra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挂车前支承多工位弯曲模具
: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加工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挂车前支承多工位弯曲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汽车技术的进步,挂车悬架在承受载荷、缓解冲击、衰减震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前支承是悬挂中关键的配件之一,其质量将影响悬挂整体的可靠性。目前,出现了多工位的级进模具,能够对一些结构简单,对称性较好的工件进行加工,但是对于一些结构复杂,特别是存在不对称结构的部件进行加工时,由于存在回弹趋势,进而对于常规的级进模具加工的工件无法得到要求的尺寸。按传统级进模具的制作工艺是通过液压机和模具压弯成形,存在很多不足:首先,因工件张口尺寸较大,工件压弯后回弹很大,再加上其底部为圆弧形状,成形尺寸更难控制,难达到产品设计要求。其次、该工艺压弯成形节拍较慢,成形后,还须通过手工校形,生产效率更为低下,而且产品的一致性较差。因此设计制作出一种新的挂车前支承弯曲模具及弯曲工艺,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保证产品安装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挂车前支承多工位弯曲模具,包括工件,及用于加工工件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设置成级进的三个工位;其特征在于:/n所述上模具包括:第一上模连接件(1)、第一上垫板(2)、第一弯曲凸模(3)、上模板(4)、第二弯曲凸模(5)、第二上垫板(6)、第二上模连接件(7)、模柄(8)、第三弯曲凸模(9)、第三凸模固定板(10)、第三上模连接件(11)和第三上垫板(12);/n所述下模具包括第一下固定板(13)、第一弯曲凹模(14)、第一序定位板(15)、下模板(16)、第二序定位板(17)、第二弯曲凹模(18)、第二下固定板(19)和第三弯曲凹模(20);/n级进的三个工位包括用于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挂车前支承多工位弯曲模具,包括工件,及用于加工工件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设置成级进的三个工位;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具包括:第一上模连接件(1)、第一上垫板(2)、第一弯曲凸模(3)、上模板(4)、第二弯曲凸模(5)、第二上垫板(6)、第二上模连接件(7)、模柄(8)、第三弯曲凸模(9)、第三凸模固定板(10)、第三上模连接件(11)和第三上垫板(12);
所述下模具包括第一下固定板(13)、第一弯曲凹模(14)、第一序定位板(15)、下模板(16)、第二序定位板(17)、第二弯曲凹模(18)、第二下固定板(19)和第三弯曲凹模(20);
级进的三个工位包括用于两侧直边弯曲整形的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及用于为中部弯曲整形的第三工位;
所述第一工位由第一上模连接件(1)、第一上垫板(2)、第一弯曲凸模(3)、上模板(4)、第一下固定板(13)、第一弯曲凹模(14)和第一序定位板(15)组合而成;
所述第二工位由第二弯曲凸模(5)、第二上垫板(6)、第二上模连接件(7)、第二序定位板(17)、第二弯曲凹模(18)和第二下固定板(19)组合而成;
所述第三工位由第三弯曲凸模(9)、第三凸模固定板(10)、第三上模连接件(11)和第三上垫板(12)和第三弯曲凹模(20)组合而成;
所述第一序定位板(15)和第二序定位板(17)设置成可调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车前支承多工位弯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柄(8)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模板(4)所对应的丝孔中;第一上模连接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武周初根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集团山东华岳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