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模冲裁组件及模内出料结构和连续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694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连续模冲裁组件及模内出料结构和连续模,涉及冲压连续模领域,解决使用固定刀口导致的圆筒类零件稳定性差、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该组件中两个活动刀口相对设置并通过复位弹簧连接并能彼此靠近或远离来改变刀口大小;复位弹簧将活动刀口相互推离抵压于第二限位块内侧面用于确定最大尺寸的刀口;插刀下行时能通过其底部的倒角接触相应活动刀口的顶部的倒角带动活动刀口脱离内移缩小刀口,零件切断冲头在刀口缩至最小时能与活动刀口配合用于冲裁零件;该模内出料结构和连续模均采用该种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提高圆筒类钣金件生产的稳定性及生产效率。

Continuous die blanking components, die discharge structure and continuous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续模冲裁组件及模内出料结构和连续模
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压连续模领域,具体的说,是连续模冲裁组件及模内出料结构和连续模。
技术介绍
在钣金冲压连续模中,为保证料带送料顺畅,通常需要将料带浮起一定高度。圆筒类钣金件在使用连续模生产时,由于圆筒件在最后一步切断落料时的连料点在产品顶面的中央(即圆筒件主体位于料带连料点下方),需要圆筒件主体通过刀口后再对连料点进行切断,圆筒类零件在使用连续模生产时,通常在落料切断时使用固定刀口,但固定刀口的冲裁间隙较小,圆筒件难以准确快速地通过固定刀口,故圆筒件使用连续模生产时的稳定性较差,生产效率较低。在实际生产中也常使用单工序模进行圆筒件的生产,但生产效率低,且模具制作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出连续模冲裁组件及模内出料结构和连续模,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圆筒类钣金件使用连续模生产时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提高圆筒类钣金件生产的稳定性及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续模冲裁组件,包括用于安装于下模使用的活动刀口、第二限位块和复位弹簧以及用于安装于上模使用的插刀和零件切断冲头;所述活动刀口具有两个,两个所述活动刀口相对设置并通过所述复位弹簧连接,两所述活动刀口能彼此靠近或远离来改变刀口大小;每个所述活动刀口的外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复位弹簧将所述活动刀口相互推离并抵压于相应所述第二限位块内侧面,用于确定最大尺寸的刀口;所述插刀与所述零件切断冲头相对固定设置,每个所述活动刀口的上方均设置所述插刀,所述活动刀口的顶部外侧与所述插刀的底部内侧均设置有彼此配合的倒角,所述插刀下行时能通过其底部的倒角与相应所述活动刀口的顶部的倒角接触并带动所述活动刀口克服所述复位弹簧弹力脱离相应所述第二限位块并朝向内侧移动使刀口缩小;所述零件切断冲头在刀口缩至最小时能与所述活动刀口配合用于冲裁零件。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该连续模冲裁组件可将连续模的切断落料工序中使用的常规固定刀口进行替换,改为活动刀口,可活动调节刀口的尺寸大小,这样,将该连续模冲裁组件安装与连续模后,圆筒件主体在进入刀口前,刀口的部位更为远离圆筒件,在插刀的作用下,圆筒件主体进入刀口后,活动刀口向圆筒件移动靠近以缩小刀口尺寸直至达到冲裁间隙,然后再通过零件切断冲头切断掉落,插刀上行时活动刀口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远离,又扩大了刀口的尺寸,圆筒件通过刀口时的间隙得到了增大,使圆筒类钣金件能非常顺利地通过刀口,进而切断掉落,以提高圆筒件在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连续模前面工序将料带上的圆筒件卷成圆筒的过程中,圆筒件易扭曲,最后在圆筒件主体进入刀口后,活动刀口也会从左右两侧挤压圆筒件,也对圆筒件起到一个整平的作用。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二限位块的顶部具有向上凸起的侧挡结构,所述插刀能进入到相应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侧挡结构与所述活动刀口之间并与相应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侧挡结构的内侧面以及相应所述活动刀口的外侧面接触。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插刀的外侧接触第二限位块可让插刀接下来在推动活动刀口运动时,平衡水平方向的活动刀口给插刀带来的侧向力,以避免插刀变形。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侧挡结构的顶部内侧设置有顶部圆角,所述插刀的底部外侧设置有与所述顶部圆角配合的底部圆角,所述插刀下行时其底部圆角能与所述顶部圆角接触。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圆角的设置能避免第二限位块与插刀接触时产生过大的冲击,并能是插刀能顺利进入到第二限位块和活动刀口之间。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二限位块的数量为四个,所有所述第二限位块于所述活动刀口的移动方向上的两侧对称设置,每个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上方对应设置一个所述插刀。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分布于活动刀口移动方向两侧的四个第二限位块之间具有缺口,能够为活动刀口提供稳定抵靠的同时避让圆筒件。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连续模冲裁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于两所述活动刀口之间,用于阻止所述活动刀口内移,确定最小尺寸的刀口。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第一限位块用于确定刀口的最小尺寸,并使活动刀口能够更为快速准确地确定位置。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复位弹簧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块并与所述活动刀口连接。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复位弹簧穿设于第一限位块能够得到稳定限位,使活动刀口的运动更为稳定。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一限位块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复位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分布于所述活动刀口移动方向上的相对两侧,每个所述第一限位块穿设一个所述复位弹簧。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分布于所述活动刀口移动方向上的相对两侧以避让落料口。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插刀和所述活动刀口的倒角的斜度均为4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模内出料结构,包括上模、下模和上述的连续模冲裁组件;所述活动刀口活动安装于所述下模的下模座,所述第二限位块固定安装于所述下模座,所述活动刀口的顶部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的顶部位于所述下模的下模板内侧,所述插刀和所述零件切断冲头固定安装于所述上模的上模座;开模状态时,所述插刀的底部位于所述上模的上脱板底面下方,所述零件切断冲头位于所述上脱板内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模内出料结构,包括上模、下模和上述的连续模冲裁组件;所述活动刀口活动安装于所述下模的下模座,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固定安装于所述下模座,所述活动刀口的顶部、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的顶部位于所述下模的下模板内侧,所述插刀和所述零件切断冲头固定安装于所述上模的上模座;开模状态时,所述插刀的底部位于所述上模的上脱板底面下方,所述零件切断冲头位于所述上脱板内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连续模,包括上述的模内出料结构。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该连续模冲裁组件可将连续模的切断落料工序中使用的常规固定刀口进行替换,改为活动刀口,可活动调节刀口的尺寸大小,这样,将该连续模冲裁组件安装与连续模后,圆筒件主体在进入刀口前,刀口的部位更为远离圆筒件,在插刀的作用下,圆筒件主体进入刀口后,活动刀口向圆筒件移动靠近以缩小刀口尺寸直至达到冲裁间隙,然后再通过零件切断冲头切断掉落,插刀上行时活动刀口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远离,又扩大了刀口的尺寸,圆筒件通过刀口时的间隙得到了增大,使圆筒类钣金件能非常顺利地通过刀口,进而切断掉落,以提高圆筒件在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2)连续模前面工序将料带上的圆筒件卷成圆筒的过程中,圆筒件易扭曲,最后在圆筒件主体进入刀口后,活动刀口也会从左右两侧挤压圆筒件,也对圆筒件起到一个整平的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连续模冲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于下模使用的活动刀口(10)、第二限位块(12)和复位弹簧(22)以及用于安装于上模使用的插刀(9)和零件切断冲头(8);所述活动刀口(10)具有两个,两个所述活动刀口(10)相对设置并通过所述复位弹簧(22)连接,两所述活动刀口(10)能彼此靠近或远离来改变刀口大小;每个所述活动刀口(10)的外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限位块(12),所述复位弹簧(22)将所述活动刀口(10)相互推离并抵压于相应所述第二限位块(12)内侧面,用于确定最大尺寸的刀口;所述插刀(9)与所述零件切断冲头(8)相对固定设置,每个所述活动刀口(10)的上方均设置所述插刀(9),所述活动刀口(10)的顶部外侧与所述插刀(9)的底部内侧均设置有彼此配合的倒角,所述插刀(9)下行时能通过其底部的倒角与相应所述活动刀口(10)的顶部的倒角接触并带动所述活动刀口(10)克服所述复位弹簧(22)弹力脱离相应所述第二限位块(12)并朝向内侧移动使刀口缩小;所述零件切断冲头(8)在刀口缩至最小时能与所述活动刀口(10)配合用于冲裁零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连续模冲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于下模使用的活动刀口(10)、第二限位块(12)和复位弹簧(22)以及用于安装于上模使用的插刀(9)和零件切断冲头(8);所述活动刀口(10)具有两个,两个所述活动刀口(10)相对设置并通过所述复位弹簧(22)连接,两所述活动刀口(10)能彼此靠近或远离来改变刀口大小;每个所述活动刀口(10)的外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限位块(12),所述复位弹簧(22)将所述活动刀口(10)相互推离并抵压于相应所述第二限位块(12)内侧面,用于确定最大尺寸的刀口;所述插刀(9)与所述零件切断冲头(8)相对固定设置,每个所述活动刀口(10)的上方均设置所述插刀(9),所述活动刀口(10)的顶部外侧与所述插刀(9)的底部内侧均设置有彼此配合的倒角,所述插刀(9)下行时能通过其底部的倒角与相应所述活动刀口(10)的顶部的倒角接触并带动所述活动刀口(10)克服所述复位弹簧(22)弹力脱离相应所述第二限位块(12)并朝向内侧移动使刀口缩小;所述零件切断冲头(8)在刀口缩至最小时能与所述活动刀口(10)配合用于冲裁零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模冲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块(12)的顶部具有向上凸起的侧挡结构,所述插刀(9)能进入到相应所述第二限位块(12)的侧挡结构与所述活动刀口(10)之间并与相应所述第二限位块(12)的侧挡结构的内侧面以及相应所述活动刀口(10)的外侧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模冲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块(12)的侧挡结构的顶部内侧设置有顶部圆角,所述插刀(9)的底部外侧设置有与所述顶部圆角配合的底部圆角,所述插刀(9)下行时其底部圆角能与所述顶部圆角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模冲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块(12)的数量为四个,所有所述第二限位块(12)于所述活动刀口(10)的移动方向上的两侧对称设置,每个所述第二限位块(12)的上方对应设置一个所述插刀(9)。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连续模冲裁组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楚乔徐建富李铎蔡国旗黄泽坚黄树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