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前部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11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其能够在前方碰撞时减小前副车架的后部的变形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身前部构造的特征在于,包括:前副车架(4),其在前部(40)组装有齿轮箱(M1);腕部(50),其从前副车架(4)的前部(40)向车宽方向外侧及前方延伸出来;碰撞吸收部(51),其支承于腕部(50);以及突角部(52),其配置在碰撞吸收部(51)的前侧。

Body front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前部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身前部构造。
技术介绍
在车辆的车身前部构造中,一对前侧车架左右分离地配置,且在该一对前侧车架之间配置有前副车架(下述专利文献)。并且,作为驱动源的发动机(在电动汽车的情况下为马达及高压电气组件)和齿轮箱组装在前副车架上。在这样的车身前部构造中,出于车辆操纵稳定性的考虑,存在前副车架的前部组装齿轮箱而在其后方依次组装马达、高压电气组件的情况。以下存在将前侧车架简称为侧车架、将前副车架简称为副车架的情况。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00408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根据前述车身前部构造,由于齿轮箱的强度较高,因此在车辆的前方碰撞时,无法利用副车架的前部吸收碰撞能,副车架的后部发生变形。另外,在副车架后部的变形量大的情况下,马达和高压电气组件大幅度向后方移动。并且,存在高压电气组件被配置于后侧的车身骨架部件(例如挡泥板横梁等)和从前侧移动的马达夹入而破损的可能。并且,在组装于副车架后部的部件为发动机的情况下,存在使挡泥板底板向室内侧变形的可能。因此,本专利技术是鉴于前述背景提出的专利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前方碰撞时减小前副车架后部的变形量的车身前部构造。作为用于解决所述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车身前部构造的特征在于,包括:前副车架,其在前部组装有齿轮箱;腕部,其从所述前副车架的前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及前方延伸出来;碰撞吸收部,其支承于所述腕部;以及突角部,其配置于所述碰撞吸收部的前侧。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身前部构造,能够在前方碰撞时减小前副车架后部的变形量。附图说明图1是从左前侧的上方斜视观察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左半部分的立体图。图2是俯视观察图1的车身前部的俯视图。图3是从左前侧的上方斜视观察图2的以III-III线剖切的剖面的立体图。图4是从左侧观察图1的车身前部的左侧视图。图5是从下方观察图1的车身前部的仰视图。图6是俯视观察前方碰撞状态的车身前部的俯视图。图7A示意性地示出具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突角部的车身前部前方碰撞状态的示意图。图7B是示意性地示出具有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突角部的车身前部前方碰撞状态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L)前侧车架(左前侧车架)2(2L)撞击罐(左撞击罐)3保险杠横梁4前副车架5(5L)副保险杠(左副保险杠)6角撑板7(7L)上构件(左上构件)12前固定壁13后固定壁14加强板40前部41前端42角部45前腿部50腕部51碰撞吸收部52突角部53基部板100混凝土壁101对方车辆B1-B4紧固件EV车辆LW左前轮M1齿轮箱M2马达M3高压电气组件MR电机室LW左前轮W1安装面具体实施方式接下来,参照附图说明应用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的车辆EV。并且,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车辆EV为在车身前部的电机室MR内搭载齿轮箱M1、马达M2及高压电气组件M3的(参照图2)的电动汽车。如图1所示,车辆EV作为构成车身前部骨架的部件,包括:一对侧车架1;在各侧车架1的前侧配置的一对撞击罐2;在一对撞击罐2的前侧配置并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保险杠横梁3;配置在一对侧车架1之间的副车架4;在保险杠横梁3的下方配置的一对副保险杠5;以及在一对侧车架1的车宽方向外侧配置的一对上构件7。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以车宽方向的中心线O1(参照图2)为基准左右对称地形成。由此,关于成对的部件(一对侧车架1、一对撞击罐2、一对副保险杠5及一对上构件7)说明左侧的部件(左侧车架1L、左撞击罐2L、左副保险杠5L及左上构件7L),省略右侧部件(右侧车架、右撞击罐、右副保险杠及右上构件)的说明。如图2所示,左侧车架1L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部件。左侧车架1L从中心线O1向车宽方向外侧分离配置,在左侧车架1L的车宽方向内侧形成有电机室MR。左侧车架1L由在车宽方向外侧开口且剖视观察呈大致C字状的第1车架10和封堵第1车架10的开口的板状的第2车架11接合而成。也就是说,左侧车架1L的截面形状呈四方筒状,包括上壁、下壁、左壁(车宽方向外壁)及右壁(车宽方向内壁)四个壁部。如图3、图4所示,左侧车架1L的前部1a的左壁取代第2车架11使用角撑板6。角撑板6为加强板,形成为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三角形状(参照图2)。由此,左侧车架1L的前部1a的左壁向左侧鼓出。并且,左侧车架1L的前部1a的左壁(角撑板6的左端)与左上构件7L的前端接合。另外,尤其是,虽未图示,但角撑板6的后端进入在后方配置的第2车架11的前端部11a的内侧。因此,第2车架11的前端部11a及其周边由角撑板6加强。如图4所示,加强板14与左侧车架1L的前后方向中间部的左壁接合。左侧车架1L的下壁的一部分构成用于固定副车架4的后述前腿部45及后腿部46的固定壁(前固定壁12及后固定壁13)。前固定壁12侧视观察时位于第2车架11的前端部11a的下方,由角撑板6加强。另外,后固定壁13侧视观察时位于加强板14的下方,由加强板14加强。并且,左侧车架1L具有角撑板6和加强板14,因此在前方碰撞时由角撑板6和加强板14加强的加强部分以外的部位变形,从而吸收碰撞能。如图2、如图3所示,左撞击罐2L为在前后方向上开口的四方筒状的碰撞吸收部件,前端与保险杠横梁3的后表面接合。由此,若由于前方碰撞而向保险杠横梁3输入碰撞载荷,则左撞击罐2L以在前后方向上缩短的方式变形,向左侧车架1L传递的碰撞能减少。在左撞击罐2L的后端接合沿车宽方向及上下方向延伸的支承板8。如图3所示,支承板8通过紧固件B1紧固于从左侧车架1L(包括角撑板6)的前端向外侧伸出的凸缘16。因此,支承板8被以能够从左侧车架1L自由拆装的方式支承。另外,在支承板8的前表面设有向前方突出且上下夹持左撞击罐2L的后端的一对突出部8a。基于该一对突出部8a,与左撞击罐2L接合的接合面积增加,接合强度提高。如图2所示,保险杠横梁3以随着趋向车宽方向外侧而位于后方的方式弯曲。左前轮LW的轮毂W的安装面W1位于保险杠横梁3的左端部3a的后方(参照图2的双点划线H1)。并且,安装面W1是用于安装在车轴的顶端侧形成的车轴侧轴毂的部位,本实施方式的安装面W1相对于轮毂W的车宽方向中心偏向车宽方向外侧。副车架4为构成电机室MR的下壁的水平板,从下方支承齿轮箱M1、马达M2及高压电气组件M3。详细来说,副车架4的前部40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四边形状。另一方面,副车架4的后部43在左右方向中央部形成维护用的开口43a,呈向后方开口的U字状。前部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n前副车架,其在前部组装有齿轮箱;/n腕部,其从所述前副车架的前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及前方延伸出来;/n碰撞吸收部,其支承于所述腕部;以及/n突角部,其配置于所述碰撞吸收部的前侧。/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27 JP 2018-1224131.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副车架,其在前部组装有齿轮箱;
腕部,其从所述前副车架的前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及前方延伸出来;
碰撞吸收部,其支承于所述腕部;以及
突角部,其配置于所述碰撞吸收部的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角部与所述碰撞吸收部相比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
所述突角部与所述碰撞吸收部在俯视观察时呈L字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角部的车宽方向外端与轮毂的安装面在车宽方向上的位置大致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角部配置在保险杠横梁的下方,
所述突角部的前表面形成为与所述保险杠横梁的前表面相同的形状,在俯视观察时彼此重合。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泽卓哉西隈俊光吉田真康冈村宪有蔺牟田幸嗣大泽史宽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