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上车的摩托车后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0595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上车的摩托车后车架,包括车架本体,所述车架本体的上表面搭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搭接有脚踏板,且脚踏板的下方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且支撑板的前侧卡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轴承。该方便上车的摩托车后车架,通过设置把手、螺纹柱、螺纹套、转轴、轴承、定位板、固定杆、滑套、第一滑杆和第一滑槽,从而便于搭乘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节到合适的高度,使搭乘者的舒适性大大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上车的摩托车后车架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
,具体为一种方便上车的摩托车后车架。
技术介绍
车架是摩托车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它是摩托车的骨架,车架承受着摩托车乘员和发动机总成及车体件的质量,承受着摩托车行驶过程中其它部件传给车架的各种力和力矩。脚踏板是目前摩托车后车架常用到的结构之一,目的是使搭乘者在上下车的过程中更加方便,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对脚踏板的高度要求也就不一样,而目前被广泛使用的脚踏板结构在车架上的位置都是固定的,无法满足乘车人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脚踏板的高度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上车的摩托车后车架,解决了目前被广泛使用的脚踏板结构在车架上的位置都是固定的,无法满足乘车人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脚踏板的高度进行调节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上车的摩托车后车架,包括车架本体,所述车架本体的上表面搭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搭接有脚踏板,且脚踏板的下方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上表面,且支撑板的前侧卡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表面卡接在车架本体的内部,所述车架本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板,且定位板的左侧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且滑套的前侧面与固定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前端与支撑板的后侧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且把手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形状为圆形,且连接杆和通孔的形状均为圆形。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与伸缩装置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脚踏板的左侧开设有孔槽,且伸缩装置的右端插接在孔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伸缩装置右侧的外表面卡接有卡板,且卡板的右侧面搭接在脚踏板的左侧面。优选的,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且套筒的内壁的上下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端与第二滑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二滑杆的右端插接在孔槽的内部,所述第二滑杆的左端与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左端与套筒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上车的摩托车后车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方便上车的摩托车后车架,通过设置把手、螺纹柱、螺纹套、转轴、轴承、定位板、固定杆、滑套、第一滑杆和第一滑槽,通过控制把手使转轴顺时针旋转,从而带动螺纹柱发生顺时针转动,并与螺纹套发生螺纹传动,即可带动支撑板和脚踏板向上发生位移,同时滑套会沿着第一滑杆向上滑动,从而便于搭乘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节到合适的高度,使搭乘者的舒适性大大的提高。2、该方便上车的摩托车后车架,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连接杆、通孔、伸缩装置、孔槽和卡板,在摩托车没有搭乘者的时候,便于控制脚踏板顺时针旋转使其处于竖直状态,并且通过伸缩装置与孔槽的插接,完成对脚踏板的固定,从而可以减少对两侧空间的占用,且本技术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右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伸缩装置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架本体、2支撑板、3螺纹套、4连接杆、5通孔、6脚踏板、7伸缩装置、71套筒、72弹簧、73第二滑槽、74滑块、75第二滑杆、8孔槽、9卡板、10定位板、11第一滑杆、12螺纹柱、13滑套、14固定杆、15轴承、16转轴、17把手、18第一固定板、19第二固定板、20第一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上车的摩托车后车架,包括车架本体1,车架本体1的上表面搭接有支撑板2,支撑板2的上表面搭接有脚踏板6,且脚踏板6的下方开设有通孔5,通孔5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4,且连接杆4和通孔5的形状均为圆形,通过设置连接杆4和通孔5,从而便于控制脚踏板6使其进行逆时针和顺时针旋转,连接杆4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8和第二固定板19,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板18和第二固定板19,从而便于对连接杆4进行固定,且第一固定板18和第二固定板19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在支撑板2的上表面,第一固定板18的上表面与伸缩装置7的左侧固定连接,脚踏板6的左侧开设有孔槽8,且伸缩装置7的右端插接在孔槽8的内部,伸缩装置7右侧的外表面卡接有卡板9,且卡板9的右侧面搭接在脚踏板6的左侧面,通过设置孔槽8、伸缩装置7和卡板9,从而便于完成对脚踏板6上侧的固定,伸缩装置7包括套筒71,套筒7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18的上表面,且套筒71的内壁的上下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73,第二滑槽73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74,滑块74的上端与第二滑杆7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二滑杆75的右端插接在孔槽8的内部,第二滑杆75的左端与弹簧72的右端固定连接,弹簧72的左端与套筒71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且支撑板2的前侧卡接有螺纹套3,螺纹套3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柱12,通过设置螺纹套3,从而便于螺纹柱12的螺纹连接,螺纹柱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6,转轴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7,且把手17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把手17的形状为圆形,通过设置把手17,从而便于控制转轴16旋转,从而带动螺纹柱12与螺纹套3发生螺纹传动,且转轴16的外表面套接有轴承15,轴承15的外表面卡接在车架本体1的内部,车架本体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板10,且定位板10的左侧面开设有第一滑槽20,第一滑槽2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杆11,通过设置第一滑槽20,从而便于设置第一滑杆11,第一滑杆1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13,通过设置第一滑杆11,从而便于其与滑套13滑连接,且滑套13的前侧面与固定杆14的后端固定连接,固定杆14的前端与支撑板2的后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固定杆14,从而完成支撑板2和滑套13的固定连接。使用时,首先通过控制卡板9向左移动,使伸缩装置7的右端与孔槽8脱离,便可以控制脚踏板6逆时针旋转至脚踏板6的左侧面与支撑板2的上表面搭接,然后再通过控制把手17使转轴16顺时针旋转,从而带动螺纹柱12发生顺时针转动,并与螺纹套3发生螺纹传动,即可带动支撑板2和脚踏板6向上发生位移,同时滑套13会沿着第一滑杆11向上滑动,此时搭乘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脚踏板6调节到合适的高度后便可以正常使用,待使用完毕后,通过控制脚踏板6顺时针旋转使其处于竖直状态,再控制卡板9使伸缩装置7的右端插接在孔槽8的内部,便可以完成对脚踏板6的固定。综上可得,1、该方便上车的摩托车后车架,通过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上车的摩托车后车架,包括车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本体(1)的上表面搭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搭接有脚踏板(6),且脚踏板(6)的下方开设有通孔(5),所述通孔(5)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8)和第二固定板(19),且第一固定板(18)和第二固定板(19)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在支撑板(2)的上表面,且支撑板(2)的前侧卡接有螺纹套(3),所述螺纹套(3)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柱(12),所述螺纹柱(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6),且转轴(16)的外表面套接有轴承(15),所述轴承(15)的外表面卡接在车架本体(1)的内部,所述车架本体(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板(10),且定位板(10)的左侧面开设有第一滑槽(20),所述第一滑槽(2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杆(11),所述第一滑杆(1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13),且滑套(13)的前侧面与固定杆(14)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14)的前端与支撑板(2)的后侧面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上车的摩托车后车架,包括车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本体(1)的上表面搭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搭接有脚踏板(6),且脚踏板(6)的下方开设有通孔(5),所述通孔(5)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8)和第二固定板(19),且第一固定板(18)和第二固定板(19)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在支撑板(2)的上表面,且支撑板(2)的前侧卡接有螺纹套(3),所述螺纹套(3)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柱(12),所述螺纹柱(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6),且转轴(16)的外表面套接有轴承(15),所述轴承(15)的外表面卡接在车架本体(1)的内部,所述车架本体(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板(10),且定位板(10)的左侧面开设有第一滑槽(20),所述第一滑槽(2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杆(11),所述第一滑杆(1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13),且滑套(13)的前侧面与固定杆(14)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14)的前端与支撑板(2)的后侧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上车的摩托车后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俊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漳县华宸制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