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开闭体的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36889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开闭体的控制系统,即使在以不具备再现性的现象为起因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夹入检测的误检测。其具有:设置于车辆的开口部且可开关的开闭体;供给用于开关开闭体的动力的驱动机构(4);检测驱动机构(4)的动作负荷的负荷检测机构(8);把握开闭体的位置并控制驱动机构(4)的控制机构(7)。车辆用开闭体的控制系统中,控制机构(7)在开闭体动作时执行夹入检测,该夹入检测判断负荷检测机构(8)所检测的驱动机构(4)的动作负荷是否比规定的阈值大。判断为满足基于规定操作的规定条件时,使用比规定阈值小的第2阈值进行夹入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开闭体的控制系统,尤其是涉及能够抑制开闭体中的夹入误检测的车辆用开闭体的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以往,通过电动机驱动车辆的窗玻璃或滑动天窗顶盖等的车辆用开闭体来开关该车辆用开闭体的开闭装置被使用。在这样的开闭装置中,已知安装有在工作时检测异物夹入的机构的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车辆用窗玻璃开闭装置,该车辆用窗玻璃开闭装置,在驱动车辆用开闭体的电动机的旋转变化时,用冲击检测机构检测施加到车辆上的冲击,把施加到车辆的冲击也考虑在内进行夹入判断,由此抑制夹入检测时的误检测。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69276号公报(0017~0029段,图1)但是,即使使用上述夹入误检测的结构,也存在因车辆的门窗开闭误差、因时间造成的变化等引起的夹入载荷的增加而造成的夹入误检测,如果不排除构成上述起因的现象就会反复出现误检测。尤其,车辆的门窗开闭误差、因时间造成的变化等引起的夹入载荷的增加是不具备再现性的,使用者将发生误检测的车辆带进销售商的维修工厂等时,即使维修人员判断已经排除了造成误检测的因素的情况下,之后也会再次发生夹入的误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车辆用开闭体的控制系统,即使在不具备再现性的现象为起因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夹入检测的误检测。为解决上述课题而研发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1记载的车辆开闭体的控制系统具有被设置在车辆的开口部上的能够开闭的开闭体;供给用于开闭上述开闭体的动力的驱动机构;检测上述驱动机构的动作负荷的负荷检测机构;把握上述开闭体的位置来控制上述驱动机构的控制机构。上述控制机构在上述开闭体动作时执行判断上述负荷检测机构检测出的上述驱动机构的动作负荷是否比规定的阈值大的夹入检测,如果判断为满足基于规定操作的规定条件,则利用比上述规定的阈值小的第二阈值进行上述夹入检测。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专利技术,只要在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就能够以比通常小的阈值进行夹入检测。另外,技术方案2记载的车辆开闭体的控制系统是,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车辆用开闭体的控制系统,还包括操作机构,输出使上述开闭体进行开闭动作的操作信号;发动机开关,具有作为上述车辆的发动机动作中的位置的接通位置,输出与之相应的位置信号。上述规定条件是,上述控制机构在从上述发动机开关取得了上述接通位置的位置信号的时刻从上述操作机构取得上述操作信号。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专利技术,在使发动机开关回到接通位置的时刻,在开闭体被操作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比通常小的阈值进行夹入检测。另外,技术方案3记载的车辆开闭体的控制系统是,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车辆用开闭体的控制系统,上述规定条件是,上述控制机构在从上述发动机开关取得了上述接通位置的位置信号的时刻,还判断为上述开闭体为全开,并且上述操作信号是使上述开闭体进行开动作的操作信号。根据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在使发动机开关回到接通位置的时刻,在开闭体为全开且开闭体被操作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比通常小的阈值进行夹入检测。另外,技术方案4记载的车辆开闭体的控制系统是,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车辆用开闭体的控制系统,在上述控制机构上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着终端设备,上述规定条件是上述控制机构从上述终端设备取得规定信号。根据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在从被连接到控制机构的终端设备传送规定信号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比通常小的阈值进行夹入检测。另外,技术方案5记载的车辆开闭体的控制系统是,根据权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开闭体的控制系统,上述开闭体是窗玻璃、滑动天窗顶盖或滑动遮光板。根据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开闭体是窗玻璃或滑动天窗顶盖。另外,技术方案6记载的车辆开闭体的控制系统是,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车辆用开闭体的控制系统,上述开闭体是多块窗玻璃,所述车辆用开闭体的控制系统还包括按每个上述窗玻璃设置的操作机构,输出使上述窗玻璃进行开闭动作的操作信号;发动机开关,具有作为上述车辆的发动机动作时的位置的接通位置,输出与之相应的位置信号。上述规定条件是,上述控制机构在从上述发动机开关取得了上述接通位置的位置信号的时刻,同时取得使第一窗玻璃动作的上述操作信号和使第二窗玻璃动作的上述操作信号。根据技术方案6的专利技术,例如,在同时操作驾驶席一侧的窗玻璃和副驾驶席一侧的窗玻璃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比通常小的阈值进行夹入检测。另外,技术方案7记载的车辆开闭体的控制系统是,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车辆用开闭体的控制系统,上述第一窗玻璃的动作是开动作,上述第二窗玻璃的动作是闭动作。根据技术方案7的专利技术,例如,在进行使驾驶席一侧的窗玻璃打开且使副驾驶席一侧的窗玻璃关闭的操作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比通常小的阈值进行夹入检测。根据本专利技术,只在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就能使用比通常小的阈值进行夹入检测。由此,对于使用者提出对误检测进行修理的请求,能够容易地确认误检测的发生,即使存在不具备再现性的现象为起因的误检测,也可以抑制修理后的误检测的发生。另外,通过以第2阈值为基准进行误检测的检验,汽车制造商或滑动天窗顶板制造商可以担保在一定条件下不会发生误检测而使车辆出厂。另外,由于车辆的窗玻璃在门周围的零件互换或拆卸的可能性高,所以零件安装后的调整检验变得容易,使检验作业的作业效率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滑动天窗顶盖的天窗顶盖开口部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滑动天窗顶盖的动作位置的说明图,(a)是倾斜全开位置,(b)是滑动全闭位置,(c)是滑动动作过程中的位置,(d)表示滑动全开位置。图3是表示车辆用开闭体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图4是表示计数脉冲信息得到的脉冲计数值中的滑动天窗顶盖位置的说明图,(a)表示脉冲计数值中的滑动天窗顶盖的位置,(b)表示传感器和转动体的关系,(c)表示传感器发生的脉冲信息。图5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的动作的流程图。图6是说明第2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的动作的流程图。符号说明3 滑动天窗顶盖(开闭体)4 电动机5 脉冲发生机构6 计数器7 控制部8 电动机驱动电路9 操作开关(SW)13 诊断机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开闭体的控制系统进行详细说明。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车辆用开闭体以车辆的固定天窗上设置的滑动天窗顶盖为例进行说明。图1是具有滑动天窗顶盖的天窗顶盖开口部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在车辆的固定天窗1上形成有天窗顶盖开口部2,堵住该天窗顶盖开口部2的滑动天窗顶盖3以可向车辆后方移动的方式设置。未图示的推挽式线缆由后述的电动机4(参照图3)驱动,通过该推挽式线缆的移动,滑动天窗顶盖3在滑动全开位置和滑动全闭位置之间进行滑动动作,并进行从滑动全闭位置向滑动天窗顶盖3的后端侧倾斜移动而上升的倾斜动作(参照图2)。并且,用图中的箭头表示车辆前方和车辆后方。其次,图2是表示滑动天窗顶盖3的动作位置的说明图,图2(a)表示只使滑动天窗顶盖3的后端侧倾斜移动并上升到可能的高度就停止倾斜上升的倾斜全开位置,图2(b)表示滑动天窗顶盖3堵住天窗顶盖开口部2就停止(倾斜下降停止)滑动全闭的滑动全闭位置,图2(c)表示在滑动全开位置和滑动全闭位置之间使滑动天窗顶盖3进行滑动动作的滑动动作过程中的位置,图2(d)表示滑动天窗顶盖3移动到可能的最后端就停止滑动全开的滑动全开位置。滑动天窗顶盖3从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开闭体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有:被设置在车辆的开口部上的能够开闭的开闭体;供给用于开闭上述开闭体的动力的驱动机构;检测上述驱动机构的动作负荷的负荷检测机构;把握上述开闭体的位置来控制上述驱动机构的控制机构,    上述控制机构在上述开闭体动作时执行判断上述负荷检测机构检测出的上述驱动机构的动作负荷是否比规定的阈值大的夹入检测,如果判断为满足基于规定操作的规定条件,则利用比上述规定的阈值小的第二阈值进行上述夹入检测。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吕荣树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