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4512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0:07
一种摩托车车架,涉及摩托车制造技术领域。摩托车车架包括首管、前下副管、前上副管、后上副管、后下副管以及后横管,前下副管固定在首管下部且斜向下延伸逐渐至水平,前下副管的水平延伸处的中部为踏板区,前上副管固定在首管中部且斜向下延伸逐渐至水平,前上副管水平延伸至踏板区上方时向上翘起后向远离前下副管的斜后方延伸,后上副管与前下副管远离首管的一端连接并经前上副管远离首管的一端后斜向上延伸至后横管,后下副管与前下副管远离首管的一端连接并斜向上延伸至后上副管。上述摩托车车架,通过设置包括前下副管、前上副管、后下副管和后上副管的前后双层结构,提高了摩托车车架的刚性和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车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摩托车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摩托车车架。
技术介绍
摩托车车架用来支撑发动机、变速传动系统等部件。此外车架还为车轮提供安装位置,从而使整个车架支撑在车轮上。摩托车的前轮作为转向轮可以左右摆动。由于车架是整个摩托车的支撑部分,因此其材料和结构必须有相当的强度和刚性,同时又要求重量轻巧,以便高速行驶。摩托车的使用范围广泛,种类繁多,为了适应各种车辆的使用要求,必须设计出各种不同特性的车架,其中下背骨型车架是非常重要的一类车架,其广泛应用在踏板摩托车上。此类车架早期使用钢板焊接而成,刚性不足、强度差且模具制作困难,因而后来采用钢管制作,但是现有的下背骨型车架依然具有刚性不足、整车振动大、结构复杂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车架,其能够通过将车架副管改为前后双层对车架进行补偿,提高摩托车车架的刚性和强度。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摩托车车架,其包括首管、前下副管、前上副管、后上副管、后下副管以及后横管,前下副管固定在首管下部且斜向下延伸逐渐至水平,前下副管的水平延伸处的中部为踏板区,前上副管固定在首管中部且斜向下延伸逐渐至水平,前上副管水平延伸至踏板区上方时向上翘起后向远离前下副管的斜后方延伸,后上副管与前下副管远离首管的一端连接并经前上副管远离首管的一端后斜向上延伸至后横管,后下副管与前下副管远离首管的一端连接并斜向上延伸至后上副管。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后上副管与前下副管的连接处呈锐角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加固连接的第一补强板。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补强板包括第一板本体和至少两个圆弧板,第一板本体的侧面为不规则四边形,圆弧板外表面沿轴向方向连接至第一板本体,圆弧板分别连接至后下副管、前下副管和后上副管三者中的一者。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圆弧板包括沿第一板本体的边依次设置的第一圆弧板、第二圆弧板和第三圆弧板,第一圆弧板、第二圆弧板和第三圆弧板分别与后下副管、前下副管和后上副管固定连接。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板本体上设置有不规则通孔。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前上副管与后上副管连接处呈锐角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加固连接的第二补强板。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补强板包括第二板本体、连接至后上副管的第四圆弧板和连接至前上副管的第五圆弧板,第二板本体包括分别对称分布的两条弧线边和两条直线边,第四圆弧板和第五圆弧板外表面沿轴向方向连接至第二板本体的直线边。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前下副管和前上副管通过钣金件与首管固定连接。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钣金件为不规则三角板,首管的后端与钣金件的一边固定连接,前上副管固定连接至钣金件的侧面的中部,前下副管固定连接至钣金件的侧面的下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摩托车车架,通过设置有包括前下副管、前上副管、后下副管和后上副管的前后双层结构,提高了摩托车车架的刚性和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摩托车车架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摩托车车架的另一示意图;图3为1中的A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补强板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补强板的示意图。图标:100-摩托车车架;110-首管;120-钣金件;130-前下副管;140-前上副管;150-后上副管;160-后下副管;170-后横管;180-踏板区;190-对称面;141-后段补强片;151-第一补强板;152-第一板本体;153-圆弧板;154-第一圆弧板;155-第二圆弧板;156-第三圆弧板;157-不规则通孔;131-前加强管;132-前下副管补强片;161-第二补强板;162-第二板本体;163-弧线边;164-直线边;165-第四圆弧板;166-第五圆弧板;167-工艺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摩托车车架100,其包括首管110、钣金件120、前下副管130、前上副管140、后上副管150、后下副管160以及后横管170。首管110、钣金件120、前下副管130、后下副管160和后横管170依次连接形成车架副管的下层结构,首管110、钣金件120、前上副管140、后上副管150和后横管170依次连接形成车架副管的上层结构。首管110为中空的直管,用于放置车把结构(图中未标出)。钣金件120为不规则三角板,钣金件120的一边沿首管110外圆周面的轴向方向连接至首管110。前下副管130固定在钣金件120的侧面下部且斜向下延伸逐渐至水平,前上副管140的水平延伸处的中部为踏板区180。应当理解,在本实施例中,以车架在使用过程中的状态定义水平和垂直方向,即图中F1方向为水平,F2方向为垂直。前上副管140固定在钣金件120的侧面中部且斜向下延伸逐渐至水平,当其水平延伸至踏板区180上方时,上述前上副管140向上翘起后向远离前下副管130的斜后方延伸。上述前上副管140、前下副管130在延伸过程中,两管保持一定的距离。前上副管140、前下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首管、前下副管、前上副管、后上副管、后下副管以及后横管,所述前下副管固定在所述首管下部且斜向下延伸逐渐至水平,所述前下副管的水平延伸处的中部为踏板区,所述前上副管固定在所述首管中部且斜向下延伸逐渐至水平,所述前上副管水平延伸至所述踏板区上方时向上翘起后向远离所述前下副管的斜后方延伸,所述后上副管与所述前下副管远离所述首管的一端连接并经所述前上副管远离所述首管的一端后斜向上延伸至所述后横管,所述后下副管与所述前下副管远离所述首管的一端连接并斜向上延伸至所述后上副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首管、前下副管、前上副管、后上副管、后下副管以及后横管,所述前下副管固定在所述首管下部且斜向下延伸逐渐至水平,所述前下副管的水平延伸处的中部为踏板区,所述前上副管固定在所述首管中部且斜向下延伸逐渐至水平,所述前上副管水平延伸至所述踏板区上方时向上翘起后向远离所述前下副管的斜后方延伸,所述后上副管与所述前下副管远离所述首管的一端连接并经所述前上副管远离所述首管的一端后斜向上延伸至所述后横管,所述后下副管与所述前下副管远离所述首管的一端连接并斜向上延伸至所述后上副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上副管与所述前下副管的连接处呈锐角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加固连接的第一补强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强板包括第一板本体和至少两个圆弧板,所述第一板本体的侧面为不规则四边形,所述圆弧板外表面沿轴向方向连接至所述第一板本体,所述圆弧板分别连接至所述后下副管、所述前下副管和所述后上副管三者中的一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板包括沿第一板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世智贾真震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光阳摩托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