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空铁的限位式道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7214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适用于空铁的限位式道岔结构,包括主轨道、从主轨道上分出的分叉轨道、以及设置在分叉处的道岔,所述道岔包括朝向主轨道所在方向的第一侧面、朝向分叉轨道所在方向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表面均嵌设有若干顶板;所述道岔内部设置固定板;每块顶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均通过直线驱动装置进行连接;还包括与所有直线驱动装置分别相连的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适用于空铁的限位式道岔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空铁中的道岔承载极大、容易变形的问题,实现提高空铁道岔使用寿命、降低更换频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空铁的限位式道岔结构
本技术涉及空铁领域,具体涉及适用于空铁的限位式道岔结构。
技术介绍
空铁,即悬挂式空中单轨交通系统,与地铁和有轨电车不同,空铁的轨道在上方,是悬挂在空中轨道上运行的一种轨道交通。空铁是一种新型新能源公共交通,集城市快速公交(BRT)与地铁的优点于一身,具有缓解交通拥堵、载客效率高、成本低、建设周期短、不占用停车场、节能环保等众多优点。空铁与其他轨道交通一样,在轨道分叉处也需要设置道岔系统进行分流变道。由于空铁是倒挂在空中的一种轨道交通工具,轨道下方没有地面进行支撑,其上所有的重力全部以下坠的方式悬挂在轨道上,因此当空铁的车厢在经过道岔处时,车辆顶部与道岔进行触碰与施压,其上所有重力全部作用在与道岔的接触面上。对于道岔面向分叉轨道所在方向的一侧,该侧表面在现有的空铁道岔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频繁的撞击与连续施压导致变形;同时当空铁在道岔上换道时,由于换道处的分叉轨道多为弧形,离心力会增大对道岔施加的侧向压力,导致道岔瞬时承载极大。上述问题都会导致空铁道岔表面容易产生变形导致表面不再平整,制约了在空铁技术中对道岔进行大规模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适用于空铁的限位式道岔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空铁中的道岔承载极大、容易变形的问题,实现提高空铁道岔使用寿命、降低更换频率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适用于空铁的限位式道岔结构,包括主轨道、从主轨道上分出的分叉轨道、以及设置在分叉处的道岔,所述道岔包括朝向主轨道所在方向的第一侧面、朝向分叉轨道所在方向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表面均嵌设有若干顶板;所述道岔内部设置固定板;每块顶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均通过直线驱动装置进行连接;还包括与所有直线驱动装置分别相连的控制模块。针对现有技术中用于空铁中的道岔承载极大、容易变形的问题,本技术提出适用于空铁的限位式道岔结构,包括主轨道、从主轨道上分出的分叉轨道、以及设置在分叉处的道岔,道岔朝向主轨道所在方向的一侧表面为第一侧面,道岔朝向分叉轨道所在方向的一侧表面为第二侧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即为道岔工作时直接受力承载的两个侧面。本技术在第一侧面、第二侧面表面均嵌设有若干顶板,由于顶板为嵌设,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影响空铁的正常通行。道岔内部还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固定若干的直线驱动装置,固定板设置在道岔内部,因此其具体固定方式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此不做限定。每个直线驱动装置分别与一个顶板进行连接,使得能够通过直线驱动装置对顶板施加顶推力。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由直线驱动装置单独对每块顶板施加作用力,对顶板进行稳固,使得当空铁通过道岔处时,由直线驱动装置稳定抵消掉部分载荷,不管空铁从主轨道通过还是从分叉轨道通过,都有顶板对其进行支撑,都能够通过顶板与顶板后部的直线驱动装置降低对道岔直接的载荷,从而延长道岔的使用寿命,降低道岔表面受损变形的可能性。此外,本技术中所有的直线驱动装置均由控制模块进行控制。当道岔表面变形、不再平整后,传统技术只能对道岔进行整体更换,而本技术中能够通过控制模块,调整变形处所对应的直线驱动装置,从而调整变形处的顶板高度,以此修复道岔表面的轻微变形,从而在轻微变形的情况下无需整体更换道岔也可以继续进行使用,极大的降低了使用与维护的成本,提高了道岔使用过程中的经济性。优选的,所述直线驱动装置固定在固定板上,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顶板可拆卸连接。通过固定板为直线驱动装置提供安装放置的位置,同时本方案能够提高直线驱动装置的稳定性。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主轨道分叉处前端的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本方案中,直线驱动装置平时可以处于不工作的状态,当有车厢从主轨道上向前运动至感应装置时,由感应装置感应到车厢的到来,向控制模块发送信号,由控制模块控制直线驱动装置开始向顶板施加作用力,从而在没有车辆通过时无需启动直线驱动装置,降低直线驱动装置的工作时间与频率,提高其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感应装置与道岔之间的距离≥0.66m。能够满足时速120km/h的车体运行速度下,具有至少2.0的安全系数,即具有两倍的信号传感与反应时间,确保工作安全。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为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优选的,所述直线驱动装置为气缸或液压缸。优选的,所述第一侧面为平面,所述第二侧面为曲面。第一侧面朝向主轨道所在方向,因此设置为平面,便于空铁在不需要换道时,沿着主轨道继续向前行驶。第二侧面朝向分叉轨道所在方向,因此设置为曲面,便于空铁在换道时沿曲面运动进行换道,降低与道岔之间的直接碰撞。优选的,朝向第二侧面的顶板,为与各自所正对的第二侧面相一致的曲面形状。以确保当朝向第二侧面的顶板贴靠在第二侧面表面时,能够较好的与第二侧面相贴合,从而提高力传递的效率,降低作用在顶板上的压强,延长顶板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顶板由硬质合金材料制作而成。确保顶板具有优良的强度与硬度,确保顶板能够经受住极大的瞬时载荷的冲击,提高顶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适用于空铁的限位式道岔结构,由直线驱动装置单独对每块顶板施加作用力,对顶板进行稳固,使得当空铁通过道岔处时,由直线驱动装置稳定抵消掉部分载荷,不管空铁从主轨道通过还是从分叉轨道通过,都有顶板对其进行支撑,都能够通过顶板与顶板后部的直线驱动装置降低对道岔直接的载荷,从而延长道岔的使用寿命,降低道岔表面受损变形的可能性。2、本技术适用于空铁的限位式道岔结构,能够通过控制模块,调整变形处所对应的直线驱动装置,从而调整变形处的顶板高度,以此修复道岔表面的轻微变形,从而在轻微变形的情况下无需整体更换道岔也可以继续进行使用,极大的降低了使用与维护的成本,提高了道岔使用过程中的经济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仰视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道岔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主轨道,2-分叉轨道,3-道岔,4-第一侧面,5-第二侧面,6-顶板,7-固定板,8-直线驱动装置,9-控制模块,10-感应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的适用于空铁的限位式道岔结构,包括主轨道1、从主轨道1上分出的分叉轨道2、以及设置在分叉处的道岔3,所述道岔3包括朝向主轨道1所在方向的第一侧面4、朝向分叉轨道2所在方向的第二侧面5,所述第一侧面4、第二侧面5表面均嵌设有若干顶板6;所述道岔3内部设置固定板7;每块顶板6与所述固定板7之间均通过直线驱动装置8进行连接;还包括与所有直线驱动装置8分别相连的控制模块9。本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由直线驱动装置8单独对每块顶板6施加作用力,对顶板6进行稳固,使得当空铁通过道岔3处时,由直线驱动装置8稳定抵消掉部分载荷,不管空铁从主轨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适用于空铁的限位式道岔结构

【技术保护点】
适用于空铁的限位式道岔结构,包括主轨道(1)、从主轨道(1)上分出的分叉轨道(2)、以及设置在分叉处的道岔(3),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岔(3)包括朝向主轨道(1)所在方向的第一侧面(4)、朝向分叉轨道(2)所在方向的第二侧面(5),所述第一侧面(4)、第二侧面(5)表面均嵌设有若干顶板(6);所述道岔(3)内部设置固定板(7);每块顶板(6)与所述固定板(7)之间均通过直线驱动装置(8)进行连接;还包括与所有直线驱动装置(8)分别相连的控制模块(9)。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空铁的限位式道岔结构,包括主轨道(1)、从主轨道(1)上分出的分叉轨道(2)、以及设置在分叉处的道岔(3),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岔(3)包括朝向主轨道(1)所在方向的第一侧面(4)、朝向分叉轨道(2)所在方向的第二侧面(5),所述第一侧面(4)、第二侧面(5)表面均嵌设有若干顶板(6);所述道岔(3)内部设置固定板(7);每块顶板(6)与所述固定板(7)之间均通过直线驱动装置(8)进行连接;还包括与所有直线驱动装置(8)分别相连的控制模块(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空铁的限位式道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装置(8)固定在固定板(7)上,直线驱动装置(8)的输出端与顶板(6)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空铁的限位式道岔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主轨道(1)分叉处前端的感应装置(10),所述感应装置(10)与所述控制模块(9)信号连接。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君官海君叶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唐空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