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尖轨跟端接头的调节稳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53613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9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尖轨跟端接头的调节稳定装置,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尖轨跟端接头的第一稳固板和第二稳固板;与所述第一稳固板连接的拉杆;与所述拉杆连接的绝缘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绝缘杆和第二稳固板连接的调距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尖轨跟端接头的调节稳定装置,通过第一稳固板和第二稳固板分别与两侧尖轨跟端接头固定连接,拉杆与调距组件之间通过绝缘杆隔离连接,起到保护电路作用,调距组件可以对尖轨跟端的轨距进行调节,调节好之后,便可以保证尖轨跟端轨距的稳定,从而进一步减小了因轨距改变对枕木的损害,保障了行车安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尖轨跟端接头的调节稳定装置,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尖轨跟端接头的第一稳固板和第二稳固板;与所述第一稳固板连接的拉杆;与所述拉杆连接的绝缘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绝缘杆和第二稳固板连接的调距组件。本技术提供的尖轨跟端接头的调节稳定装置,通过第一稳固板和第二稳固板分别与两侧尖轨跟端接头固定连接,拉杆与调距组件之间通过绝缘杆隔离连接,起到保护电路作用,调距组件可以对尖轨跟端的轨距进行调节,调节好之后,便可以保证尖轨跟端轨距的稳定,从而进一步减小了因轨距改变对枕木的损害,保障了行车安全。【专利说明】 一种尖轨跟端接头的调节稳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铁路道岔
,特别涉及一种尖轨跟端接头的调节稳定装置。
技术介绍
铁路道岔是一种使机车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道岔的转辙器包括基本轨、尖轨和转辙机械,通过转辙机械的作用,实现尖轨与基本轨的贴合或脱离,从而实现机车线路的改道。其中尖轨对线路改道起到了重要作用,尖轨包括尖轨尖端和尖轨跟端。目前,铁路道岔的轨距一般通过轨距杆进行稳定,以保证尖轨与基本轨之间的几何尺寸一定,即尖轨的方向准确,但是由于尖轨跟端受结构限制,且此处长期在机车冲击力的作用下,会产生轨距扩大,几何尺寸超限,甚至枕木切割等问题,给行车安全带来隐患,并且每次道岔维修时,都要对尖轨跟端接头进行改道,改道后的轨距几何尺寸容易发生改变,而轨距杆又不能适用于尖轨跟端的轨距调整和稳定。综上所述,如何对尖轨跟端的轨距进行调节和稳定,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尖轨跟端接头的调节稳定装置,以实现对尖轨跟端的轨距的调节和稳定。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种尖轨跟端接头的调节稳定装置,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尖轨跟端接头的第一稳固板和第二稳固板;与所述第一稳固板连接的拉杆;与所述拉杆连接的绝缘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绝缘杆和第二稳固板连接的调距组件。优选地,上述调节稳定装置中,所述调距组件包括:与所述绝缘杆连接的左旋丝杆;与所述第二稳固板连接的右旋丝杆;分别与所述左旋丝杆和所述右旋丝杆螺纹连接的转动体。优选地,上述调节稳定装置中,所述转动体包括:与所述左旋丝杆螺纹连接的左旋螺母;与所述右旋丝杆螺纹连接的右旋螺母;分别与所述左旋螺母和所述右旋螺母连接的连接框架。优选地,上述调节稳定装置中,所述连接框架为角钢焊接而成的结构。优选地,上述调节稳定装置中,所述转动体为两端分别设置有左旋内螺纹和右旋内螺纹的螺纹套管。优选地,上述调节稳定装置中,所述调距组件包括:与所述绝缘杆连接的左旋丝管,所述左旋丝管设置有左旋内螺纹;与所述第二稳固板连接的右旋丝管,所述右旋丝管设置有右旋内螺纹;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旋丝管和所述右旋丝管螺纹连接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优选地,上述调节稳定装置中,所述转动杆上还设置有转动把手。优选地,上述调节稳定装置中,所述第一稳固板和所述第二稳固板均可通过螺栓与尖轨内侧的轨撑连接。优选地,上述调节稳定装置中,所述拉杆与所述第一稳固板之间以及所述调距组件与所述第二稳固板之间均通过焊接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尖轨跟端接头的调节稳定装置,通过第一稳固板和第二稳固板分别与两侧尖轨跟端接头固定连接,拉杆与调距组件之间通过绝缘杆隔离连接,起到保护电路作用,调距组件可以对尖轨跟端的轨距进行调节,调节好之后,便可以保证尖轨跟端轨距的稳定,从而进一步减小了因轨距改变对枕木的损害,保障了行车安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尖轨跟端接头的调节稳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尖轨跟端接头的调节稳定装置的调距组件的结构不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尖轨跟端接头的调节稳定装置安装在尖轨跟端上的安装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调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调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图1-图7中,第一稳固板1、拉杆2、绝缘杆3 ;调距组件4、左旋丝杆41、右旋丝杆42、转动体43、左旋螺母431、连接框架432、右旋螺母433 ;螺纹套管434;左旋丝管44、右旋丝管45、转动杆46、转动把手47 ;第二稳固板5、轨撑6、枕木7、尖轨8。【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尖轨跟端接头的调节稳定装置,实现了尖轨跟端轨距的调节和稳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图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尖轨跟端接头的调节稳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尖轨跟端接头的调节稳定装置的调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尖轨跟端接头的调节稳定装置安装在尖轨跟端上的安装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调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调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尖轨跟端接头的调节稳定装置,以下简称调节稳定装置,它包括第一稳固板1、第二稳固板5、拉杆2、绝缘杆3和调距组件4;其中,第一稳固板I和第二稳固板5为相同的板状结构,上面开设有连接孔,第一稳固板I和第二稳固板5分别与两侧尖轨跟端接头固定连接;拉杆2与第一稳固板I固定连接,拉杆2主要承受拉力;绝缘杆3的一端与拉杆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调距组件4固定连接,绝缘杆3为绝缘材料,设置绝缘杆3的原因是铁路线路中存在电路,为了避免出现调节稳定装置过电导致电路故障,因此,在调节稳定装置中设置绝缘杆3 ;调距组件4 一端与绝缘杆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稳固板5固定连接,从而组成完整的调节稳定装置,各部件设置在一条直线上,使受力沿一条直线,增强调节稳定装置的结构强度。上述调节稳定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调节稳定装置连接在两侧尖轨跟端接头处,当尖轨跟端的轨距扩大时,通过调节调距组件4,可以缩小已经扩大的轨距,使尖轨跟端的轨距稳定在标准的尺寸范围内,从而实现了对尖轨跟端轨距的调节和稳定,进一步保护了枕木7不受损害。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体的调距组件4,如图3所示,其包括左旋丝杆41、右旋丝杆42和转动体43,其中,左旋丝杆41与绝缘杆3固定连接,左旋丝杆41的一端设置有左旋螺纹;右旋丝杆42与第二稳固板5固定连接,右旋丝杆42的一端设置有右旋螺纹;转动体43的两端分别与左旋丝杆41和右旋丝杆42螺纹连接;由于左旋丝杆41和右旋丝杆42的旋向相反,旋转转动体43,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尖轨跟端接头的调节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尖轨跟端接头的第一稳固板(1)和第二稳固板(5);与所述第一稳固板(1)连接的拉杆(2);与所述拉杆(2)连接的绝缘杆(3);两端分别与所述绝缘杆(3)和第二稳固板(5)连接的调距组件(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明军蔡玉萍崔佃才田杰刘贵玉蔡开云石磊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