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的平移第七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0690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的平移第七轴结构,包括底座,底座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座,底座上设置有导轨,导轨上滑动设置有移动小车,移动小车的顶端设置有转动盘,转动盘的中心设有转轴,转轴的底端与电机连接在一起,转动盘上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和支撑架之间设有角度调节装置,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机械手;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液压杆、固定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支撑架的顶端,第二连接件设在连接杆靠近支撑架的一端,固定杆设置在第一连接件上,液压杆一端与支撑架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杆连接,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实现轻松操作机械手爪的功能。

A translational seventh axis structure of a robo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anslational seventh axis structure of a robot, which includes a base,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of the base are set with a number of mounting seats, a guide rail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a moving car is slid on the guide rail, a rotating disc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moving car, the center of the rotating disc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the bottom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electricity are set. A supporting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rotating disc, a connecting rod is set at the top of the support frame, an angle adjusting device is set between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support frame, and a manipulator is set at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The angle adjustment device includes a hydraulic rod, a fixed rod, a first connector and a second connector, and the first connector is set at the branch. The second connector is located at the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near the support frame. The fixed rod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connector, one end of the hydraulic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frame,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easy to operate, and the function of easy operation of the mechanical hand can be realiz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的平移第七轴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机器人的平移第七轴结构。
技术介绍
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能自动执行工作,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现代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机器人第七轴又称机器人行走轴、机器人导轨等,主要用于扩大机器人作业半径,扩展机器人使用范围功能,主要应用于焊接、铸造、机械加工、智能仓储、汽车、航天等行业领域,机器人第七轴在机器人的工作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现有的机器人多为六轴机器人,其性能优良,便于控制,深受自动化生产企业的青睐,然而,其也存在工作端机械手爪的动作较为复杂,在工作过程中,机械手爪的操作不是很灵活,不能满足生产加工的需求,完成一项操作耗时过多;而且,自动化程度较低,所需的人力劳动较多,从而导致工业加工生产的效率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机器人的平移第七轴结构,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实现轻松操作机械手爪的功能,且能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器人的平移第七轴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座通过螺丝与地面固定在一起,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滑动设置有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的顶端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中心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端与电机连接在一起,所述转动盘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和支撑架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机械手;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液压杆、固定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支撑架的顶端,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连接杆靠近支撑架的一端,所述固定杆设置在第一连接件上,所述液压杆一端与支撑架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杆连接。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固定杆设置在通孔内,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有套环,所述套环套在固定杆上。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杆外表面和套环内表面均经过抛光轮进行抛光处理。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小车的内部为空心结构,且所述移动小车的内部填充有润滑油,所述移动小车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漏油孔。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小车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油口,且所述进油口的上方设置有口盖。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漏油孔的直径在1mm至2mm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转动盘,实现了该机器人在水平方向上可进行360°的旋转功能,从而便于实现工业机器人的生产操作,满足生产加工需求,从而提高生产效率。(2)本技术通过角度调节装置的设置,使得该机器人在Z轴方向上的运动更加方便,通过和转动盘共同作用,从而实现了该机器人在三维空间内运转的功能,使得该机器人的自动化强度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机器人的生产效率,减轻工人的劳动负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漏油孔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安装座;3-安装孔;4-导轨;5-移动小车;6-转动盘;7-转轴;8-支撑架;9-连接杆;10-角度调节装置;11-机械手;12-液压杆;13-固定杆;14-第一连接件;15-第二连接件;16-通孔;17-套环;18-漏油孔;19-进油口;20-口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示例本技术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技术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中」、「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和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的平移第七轴结构,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上设置有安装孔3,所述安装座2通过螺丝与地面固定在一起,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导轨4,所述导轨4上滑动设置有移动小车5,移动小车5在控制器的控制作用下,实现运动和固定的功能,从而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发生位置的改变,所述移动小车5的顶端设置有转动盘6,所述转动盘6的中心设置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底端与电机连接在一起,所述转动盘6上设置有支撑架8,所述支撑架8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和支撑架8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10,所述连接杆9的一端设置有机械手11;所述角度调节装置10包括液压杆12、固定杆13、第一连接件14和第二连接件15,第一连接件14和第二连接件15连接在一起,而且第一连接件14和第二连接件15可发生位置的相对变动,所述第一连接件14设置在支撑架8的顶端,所述第二连接件15设置在连接杆9靠近支撑架8的一端,所述固定杆13设置在第一连接件14上,所述液压杆12一端与支撑架8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杆9连接,通过液压杆12的伸缩实现连接杆9角度调节的功能,从而带动机械手11发生位置的改变,便于工业生产。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件14上设置有通孔16,所述固定杆13设置在通孔16内,所述第二连接件15设置有套环17,所述套环17套在固定杆13上,使得套环17可绕着固定杆13旋转,从而改变机械手11的位置,满足生产需求。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杆13外表面和套环17内表面均经过抛光轮进行抛光处理,经过抛光处理的固定杆13和套环17表面非常光滑,从而不会对套环17绕固定杆13转动带来不利影响。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移动小车5的内部为空心结构,且所述移动小车5的内部填充有润滑油,所述移动小车5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漏油孔18,通过漏油孔18向导轨4上滴送润滑油,从而实现了对导轨4润滑保护的功能,延长了导轨4的使用寿命的同时,也加快了生产效率。如图1所示,所述移动小车5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油口19,且所述进油口19的上方设置有口盖20,通过进油口19向移动小车5内加入润滑油,口盖20的设置对移动小车5内的润滑油起到了保护的作用,避免空气中的杂质进入其中,对润滑油造成污染,影响后续对导轨4的润滑操作;而且,可避免在移动小车5移动过程中,润滑油从进油口19流出,造成润滑油的浪费。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漏油孔18的直径在1mm至2mm之间,漏油孔18大于2mm,使得漏油孔18太大,容易一次漏出太多的润滑油,不仅造成润滑油浪费,还使得多余的润滑油会污染导轨4;如果漏油孔18的直径小于1mm,漏油孔18又太小,一次漏的润滑油不够,根本不能满足对导轨4润滑保护的需求。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主要特点在于:(1)本技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机器人的平移第七轴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器人的平移第七轴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上设置有安装孔(3),所述安装座(2)通过螺丝与地面固定在一起,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导轨(4),所述导轨(4)上滑动设置有移动小车(5),所述移动小车(5)的顶端设置有转动盘(6),所述转动盘(6)的中心设置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底端与电机连接在一起,所述转动盘(6)上设置有支撑架(8),所述支撑架(8)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和支撑架(8)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10),所述连接杆(9)的一端设置有机械手(11);所述角度调节装置(10)包括液压杆(12)、固定杆(13)、第一连接件(14)和第二连接件(15),所述第一连接件(14)设置在支撑架(8)的顶端,所述第二连接件(15)设置在连接杆(9)靠近支撑架(8)的一端,所述固定杆(13)设置在第一连接件(14)上,所述液压杆(12)一端与支撑架(8)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杆(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的平移第七轴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上设置有安装孔(3),所述安装座(2)通过螺丝与地面固定在一起,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导轨(4),所述导轨(4)上滑动设置有移动小车(5),所述移动小车(5)的顶端设置有转动盘(6),所述转动盘(6)的中心设置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底端与电机连接在一起,所述转动盘(6)上设置有支撑架(8),所述支撑架(8)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和支撑架(8)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10),所述连接杆(9)的一端设置有机械手(11);所述角度调节装置(10)包括液压杆(12)、固定杆(13)、第一连接件(14)和第二连接件(15),所述第一连接件(14)设置在支撑架(8)的顶端,所述第二连接件(15)设置在连接杆(9)靠近支撑架(8)的一端,所述固定杆(13)设置在第一连接件(14)上,所述液压杆(12)一端与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丽云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艾京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