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置系统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66435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0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悬置系统及汽车,该悬置系统应用于汽车的动力总成,动力总成包括:电机和与电机配合连接的减速器,悬置系统包括:第一悬置部件,第一悬置部件的连接端与减速器的壳体的第一端面连接,第一悬置部件的减震端与汽车的车架连接;第二悬置部件,第二悬置部件的连接端与减速器的壳体的第二端面连接,第二悬置部件的减震端与汽车的车架连接;第三悬置部件,第三悬置部件的连接端与电机的壳体的第一端面连接,第三悬置部件的减震端与汽车的车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第一悬置部件、第二悬置部件和第三悬置部件的弹性衬套的形变进行隔震,同时弹性衬套上设置的通孔能够有效提高弹性衬套的形变量,进一步提高悬置系统的隔震量。

A suspension system and ca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uspension system and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the power applied to the assembly of automobile powertrain, including motor and motor with speed reduc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unting system, including: the first suspension member, the first suspension first end end connected with the reducer casing of the components connect the first suspension frame damping components and the vehicle suspension member connection; second, second suspension components and the connection terminal of the reducer casing of the end surface of the connecting frame second, damping end second suspension member and vehicle suspension member connection; third, the first connecting end and the end surface of the shell of the motor third the suspension member connecting the end frame damping suspension member and third car connection.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is isolated by the deformation of the first suspension member, the second suspension component and the elastic bushing of the third suspension component, and the through hole arranged on the elastic bush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variable shape of the elastic bushing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isolation quantity of the suspens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置系统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悬置系统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电动汽车越来越普及。但是,相关技术中的电动汽车的悬置系统,大多是根据传统汽车悬置结构衍生而来。由于电动汽车的动力总成部件主要为电机,其与传统汽车的发动机有较大区别,在电动汽车上使用传统汽车的悬置结构由于缺乏前期设计和后期匹配,导致悬置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隔振量较低,影响车内人员的乘坐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悬置系统及汽车,用以实现提高悬置系统的隔振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悬置系统,应用于汽车的动力总成,所述动力总成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配合连接的减速器,所述悬置系统包括:第一悬置部件,所述第一悬置部件的连接端与所述减速器的壳体的第一端面连接,所述第一悬置部件的减震端与汽车的车架连接;第二悬置部件,所述第二悬置部件的连接端与所述减速器的壳体的第二端面连接,所述第二悬置部件的减震端与汽车的车架连接;第三悬置部件,所述第三悬置部件的连接端与所述电机的壳体的第一端面连接,所述第三悬置部件的减震端与汽车的车架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悬置部件、所述第二悬置部件和所述第三悬置部件均包括:弹性衬套,所述弹性衬套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悬置部件、所述第二悬置部件和所述第三悬置部件均还包括:钣金支架,所述弹性衬套压装在所述钣金支架上;中间芯轴,所述中间芯轴设置在所述弹性衬套的内部,并与所述弹性衬套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衬套和所述中间芯轴配合形成减震端。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衬套为橡胶衬套,所述橡胶衬套通过硫化与所述中间芯轴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数量为4个,且按圆周状均匀分布在所述弹性衬套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悬置部件的弹性衬套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和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设置的第三通孔上均设置有朝向所述弹性衬套的内部凸起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三悬置部件的弹性衬套上设置有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其中,所述第六通孔和与所述第六通孔相对设置的第八通孔上均设置有朝向所述弹性衬套的内部凸起的第二凸块。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悬置部件的钣金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减速器的壳体的第一端面相匹配的弯折部,且所述第一连接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形成所述第一悬置部件的连接端;第二连接支架,所述第二连接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悬置部件的弹性衬套压装在所述第二连接支架的第二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悬置部件的钣金支架包括:第三连接支架,所述第三连接支架的第一端形成所述第二悬置部件的连接端,所述第二悬置部件的弹性衬套压装在所述第三连接支架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三连接支架的第一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固定孔;第四连接支架,所述第四连接支架与所述第三连接支架呈预设角度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悬置部件的钣金支架包括:第五连接支架,所述第五连接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五连接支架形成所述第三悬置部件的连接端;第六连接支架,所述第六连接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连接支架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三悬置部件的弹性衬套压装在所述第六连接支架的第二端。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器的壳体的第二端面为与所述减速器的壳体的第一端面相邻,且靠近所述电机的端面;所述电机的第一端面为所述电机上远离所述减速器的端面;所述第二悬置部件位于所述减速器的壳体的第二端面上远离所述第一悬置部件的一端;所述第一悬置部件位于所述减速器的壳体的第一端面上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悬置部件的X向静刚度比为90±15%N/mm,Y向静刚度比为400±15%N/mm,Z向静刚度比为240±15%N/mm;所述第二悬置部件的X向静刚度比为650±15%N/mm,Y向静刚度比为140±15%N/mm,Z向静刚度比为500±15%N/mm;所述第三悬置部件的X向静刚度比为90±15%N/mm,Y向静刚度比为400±15%N/mm,Z向静刚度比为240±15%N/mm。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悬置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悬置系统及汽车,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在减速器的壳体的两端面上分别设置第一悬置部件和第二悬置部件,以及在与减速器配合连接的电机的壳体上设置第三悬置部件进行隔震,且第一悬置部件、第二悬置部件和第三悬置部件的弹性衬套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通过弹性衬套的形变进行隔震,同时弹性衬套上设置的通孔能够有效提高弹性衬套的形变量,进一步提高悬置系统的隔震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悬置系统与动力总成配合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悬置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悬置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悬置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悬置系统,应用于汽车的动力总成,所述动力总成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配合连接的减速器,所述悬置系统包括:第一悬置部件1,所述第一悬置部件1的连接端与所述减速器4的壳体的第一端面连接,所述第一悬置部件1的减震端与汽车的车架连接;第二悬置部件2,所述第二悬置部件2的连接端与所述减速器4的壳体的第二端面连接,所述第二悬置部件2的减震端与汽车的车架连接;第三悬置部件3,所述第三悬置部件3的连接端与所述电机5的壳体的第一端面连接,所述第三悬置部件3的减震端与汽车的车架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悬置部件1、所述第二悬置部件2和所述第三悬置部件3均包括:弹性衬套,所述弹性衬套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可以理解的是,每一悬置部件的弹性衬套可以是不一样的,其上对应的开设的通孔的形状和数量等也可以是不一样的。即第一悬置部件1包括第一弹性衬套6,第二悬置部件2包括第二弹性衬套7,第三悬置部件3包括第三弹性衬套8,第一弹性衬套6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第二弹性衬套7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第三弹性衬套8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其中,悬置部件的连接端将振动传递至减震端,减震端通过弹性衬套的形变降低振动,并且在弹性衬套上开设通孔可以提高弹性衬套的形变量,进而提高悬置部件的隔震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在减速器4的壳体的两端面上分别设置第一悬置部件1和第二悬置部件2,以及在与减速器4配合连接的电机5的壳体上设置第三悬置部件3进行隔震,且第一悬置部件1、第二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悬置系统及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置系统,应用于汽车的动力总成,所述动力总成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配合连接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系统包括:第一悬置部件,所述第一悬置部件的连接端与所述减速器的壳体的第一端面连接,所述第一悬置部件的减震端与汽车的车架连接;第二悬置部件,所述第二悬置部件的连接端与所述减速器的壳体的第二端面连接,所述第二悬置部件的减震端与汽车的车架连接;第三悬置部件,所述第三悬置部件的连接端与所述电机的壳体的第一端面连接,所述第三悬置部件的减震端与汽车的车架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悬置部件、所述第二悬置部件和所述第三悬置部件均包括:弹性衬套,所述弹性衬套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置系统,应用于汽车的动力总成,所述动力总成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配合连接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系统包括:第一悬置部件,所述第一悬置部件的连接端与所述减速器的壳体的第一端面连接,所述第一悬置部件的减震端与汽车的车架连接;第二悬置部件,所述第二悬置部件的连接端与所述减速器的壳体的第二端面连接,所述第二悬置部件的减震端与汽车的车架连接;第三悬置部件,所述第三悬置部件的连接端与所述电机的壳体的第一端面连接,所述第三悬置部件的减震端与汽车的车架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悬置部件、所述第二悬置部件和所述第三悬置部件均包括:弹性衬套,所述弹性衬套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置部件、所述第二悬置部件和所述第三悬置部件均还包括:钣金支架,所述弹性衬套压装在所述钣金支架上;中间芯轴,所述中间芯轴设置在所述弹性衬套的内部,并与所述弹性衬套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衬套和所述中间芯轴配合形成减震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衬套为橡胶衬套,所述橡胶衬套通过硫化与所述中间芯轴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数量为4个,且按圆周状均匀分布在所述弹性衬套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置部件的弹性衬套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和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设置的第三通孔上均设置有朝向所述弹性衬套的内部凸起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三悬置部件的弹性衬套上设置有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其中,所述第六通孔和与所述第六通孔相对设置的第八通孔上均设置有朝向所述弹性衬套的内部凸起的第二凸块。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置部件的钣金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减速器的壳体的第一端面相匹配的弯折部,且所述第一连接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艳李国红李双双李波李雨陈维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