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身位抛光机及其定位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165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3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身位抛光机的定位夹具,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位于下托板和上压板右侧的右立板、左侧的左立板和后面的后立板,所述右立板和所述左立板均与所述后立板铰接,所述右立板和所述左立板的后端分别铰接有沿水平设置的右拉杆和左拉杆,所述右拉杆和所述左拉杆的另一端与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中立轴铰接,推动所述中立轴能够驱动所述右立板、所述左立板、所述后立板分别贴紧所述下托板和所述上压板的右侧边、左侧边和后侧边,且此时所述右拉杆和所述左拉杆的轴线相平行。该定位夹具有效地解决了多片玻璃与上压板和下托板的前后左右定位非常困难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定位夹具的直身位抛光机。

A straight position polishing machine and its positioning fix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sitioning jig for straight body polishing machine, comprises a vertical plate and a rear left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arranged under the supporting plate and the plate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right vertical plate,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vertical plate and the right vertical plate and the left vertical plat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rear plate is the right vertical plate and the left vertical plate end are respectively hinged with the left and right tie rod along the level set, the other end of the left and right tie rod and arranged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f the neutral axis is driven in the vertical shaft can drive the right vertical plate, the left vertical plate and the rear plate are close to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upper plate on the right side, the left side and the back side, and the axis of the left and right tie rod in parallel. The positioning fixture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 of difficult position and left and right orientation of multiple glass and top plate and lower bracket.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a straight position polishing machine including the positioning fi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身位抛光机及其定位夹具
本技术涉及抛光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定位夹具。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定位夹具的直身位抛光机。
技术介绍
在直身位抛光机中,需要将多片玻璃放入上压板和下托板中间形成一叠,上压板再压紧,下主轴再带动下托板和多片玻璃旋转,两侧的抛光轮再配合移动和旋转,将多片玻璃四周边抛亮。抛光前,多片玻璃与上压板和下托板的前后左右定位非常重要,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方法,定位困难,影响抛光质量。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多片玻璃与上压板和下托板的前后左右定位非常困难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位夹具,该定位夹具有效地解决了多片玻璃与上压板和下托板的前后左右定位非常困难等问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定位夹具的直身位抛光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身位抛光机的定位夹具,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位于下托板和上压板右侧的右立板、左侧的左立板和后面的后立板,所述右立板和所述左立板均与所述后立板铰接,所述右立板和所述左立板的后端分别铰接有沿水平设置的右拉杆和左拉杆,所述右拉杆和所述左拉杆的另一端与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中立轴铰接,推动所述中立轴能够驱动所述右立板、所述左立板、所述后立板分别贴紧所述下托板和所述上压板的右侧边、左侧边和后侧边,且此时所述右拉杆和所述左拉杆的轴线相平行。优选地,所述右立板和所述左立板的前端内侧的上端和下端均固定有卡块,所述下托板和所述上压板的两侧面均开设有与所述卡块相配合的卡槽。优选地,所述卡槽具有从内至外渐扩的斜边。优选地,所述卡槽开设于所述下托板两侧面的下部和所述上压板两侧面的上部。优选地,所述后立板的内侧上端和下端均固定有直边卡条,所述下托板和上压板的后边能够卡入所述直边卡条内。优选地,所述右立板和所述左立板的后端分别垂直穿过一根可转动的右立轴和左立轴,所述右立轴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右拉杆的一端铰接,所述左立轴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左拉杆的一端铰接,两根所述右拉杆和两根所述左拉杆均与所述中立轴铰接。优选地,上端的所述右拉杆与上端的所述左拉杆的高度相同,下端的所述右拉杆与下端的所述左拉杆的高度相同。优选地,所述右拉杆和所述左拉杆的长度相同。优选地,所述中立轴通过驱动装置推动。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直身位抛光机,包括下托板和上压板以及安装于所述下托板和上压板外周的定位夹具,所述定位夹具具体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定位夹具。本技术所提供的直身位抛光机的定位夹具,在直身位抛光机中,有上主轴、下主轴,下主轴通过其他动力可主动旋转,上主轴可上下移动和被动旋转,根据多片玻璃的形状和大小,包括一块承载多片玻璃的下托板,以及压紧多片玻璃的上压板。下主轴与下托板连接,上主轴与上压板连接。定位夹具包括右立板、左立板、后立板、右拉杆、左拉杆和中立轴,右立板、左立板、后立板沿竖直方向设置,右立板位于下托板和上压板的右侧,左立板位于下托板和上压板的左侧,后立板位于下托板和上压板的后面。右立板和左立板均与后立板铰接,比如右立板和左立板分别在中间位置通过合页与后立板活动连接或者通过转动轴连接。右立板后端与右拉杆的一端铰接,左立板后端与左拉杆的一端铰接,右拉杆和左拉杆沿水平设置,右拉杆和左拉杆的另一端与中立轴铰接,中立轴沿竖直方向设置,右拉杆与左拉杆可绕中立轴旋转。推动中立轴能够驱动右立板、左立板、后立板分别贴紧下托板和上压板的右侧边、左侧边和后侧边,且此时右拉杆和左拉杆的轴线相平行。由于右拉杆和左拉杆的轴线相平行,向两边施压,使得定位夹具和直身位抛光机上压板和下托板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此时,右立板和左立板以及后立板的内侧面,形成一个有三个面围起来的U型的空腔,将多片玻璃放入此空腔可以正确定位。将多片玻璃叠成一定高度后,将直身位抛光机的上主轴向下压,使下压板紧紧压住多片玻璃。此时,可以向后拉动中立轴,右拉杆和左拉杆的角度变小,从而使右立轴和左立轴向中间收拢,从而使得右立板的前端和左立板的前端分别向外旋转,进而使得右立板、左立板、后立板分别与下托板和上压板的右侧边、左侧边和后侧边分离,从而可以移走定位夹具。本技术所提供的定位夹具,可使多片玻璃在直身位抛光机上压板和下托板中正确快速定位;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实用效果非常明显。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直身位抛光机,包括下托板和上压板以及安装于下托板和上压板外周的定位夹具,该定位夹具具体为上述任一种定位夹具。由于上述的定位夹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定位夹具的直身位抛光机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定位夹具的前方轴测图;图2为定位夹具的后方轴测图;图3为定位夹具夹紧后放入多片玻璃的示意图;图4为直身位抛光机上压板压紧玻璃后,定位夹具松开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如下:11-右立板、12-左立板、13-后立板、14-卡块、15-直边卡条、16-合页、21-右拉杆、22-左拉杆、23-中立轴、24-右立轴、25-左立轴、31-上主轴、32-上压板、33-下主轴、34-下托板、41-多片玻璃。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定位夹具,该定位夹具有效地解决了多片玻璃与上压板和下托板的前后左右定位非常困难等问题;本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定位夹具的直身位抛光机。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定位夹具的前方轴测图;图2为定位夹具的后方轴测图;图3为定位夹具夹紧后放入多片玻璃的示意图;图4为直身位抛光机上压板压紧玻璃后,定位夹具松开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所提供的直身位抛光机的定位夹具,在直身位抛光机中,有上主轴31、下主轴33,下主轴33通过其他动力可主动旋转,上主轴31可上下移动和被动旋转,根据多片玻璃41的形状和大小,包括一块承载多片玻璃41的下托板34,以及压紧多片玻璃41的上压板32。下主轴33与下托板34连接,上主轴31与上压板32连接。定位夹具包括右立板11、左立板12、后立板13、右拉杆21、左拉杆22和中立轴23,右立板11、左立板12、后立板13沿竖直方向设置,右立板11位于下托板34和上压板32的右侧,左立板12位于下托板34和上压板32的左侧,后立板13位于下托板34和上压板32的后面。右立板11和左立板12均与后立板13铰接,比如右立板11和左立板12分别在中间位置通过合页16与后立板13活动连接或者通过转动轴连接。右立板11后端与右拉杆21的一端铰接,左立板12后端与左拉杆22的一端铰接,右拉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直身位抛光机及其定位夹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身位抛光机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位于下托板(34)和上压板(32)右侧的右立板(11)、左侧的左立板(12)和后面的后立板(13),所述右立板(11)和所述左立板(12)均与所述后立板(13)铰接,所述右立板(11)和所述左立板(12)的后端分别铰接有沿水平设置的右拉杆(21)和左拉杆(22),所述右拉杆(21)和所述左拉杆(22)的另一端与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中立轴(23)铰接,推动所述中立轴(23)能够驱动所述右立板(11)、所述左立板(12)、所述后立板(13)分别贴紧所述下托板(34)和所述上压板(32)的右侧边、左侧边和后侧边,且此时所述右拉杆(21)和所述左拉杆(22)的轴线相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身位抛光机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位于下托板(34)和上压板(32)右侧的右立板(11)、左侧的左立板(12)和后面的后立板(13),所述右立板(11)和所述左立板(12)均与所述后立板(13)铰接,所述右立板(11)和所述左立板(12)的后端分别铰接有沿水平设置的右拉杆(21)和左拉杆(22),所述右拉杆(21)和所述左拉杆(22)的另一端与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中立轴(23)铰接,推动所述中立轴(23)能够驱动所述右立板(11)、所述左立板(12)、所述后立板(13)分别贴紧所述下托板(34)和所述上压板(32)的右侧边、左侧边和后侧边,且此时所述右拉杆(21)和所述左拉杆(22)的轴线相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立板(11)和所述左立板(12)的前端内侧的上端和下端均固定有卡块(14),所述下托板(34)和所述上压板(32)的两侧面均开设有与所述卡块(14)相配合的卡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具有从内至外渐扩的斜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开设于所述下托板(34)两侧面的下部和所述上压板(32)两侧面的上部。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桥兵王再云
申请(专利权)人: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