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白车身减重设计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设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白车身减重设计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研发设计的过程中,在保证车身刚度、强度的情况下,如何减小白车身的质量 是一个研究方向。 现有技术中,通常用弯曲、扭转和模态联合工况来优化设计白车身。但是,采用现 有技术仅能满足整体刚度的需求,没有考虑实际载荷作用下作用点的局部刚度,不能很好 的实现白车身质量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白车身减重设计方法及装置,用于实现白车身的质量优化。 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白车身减重设计方法,包括: 建立目标车型以满载为基础的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其中,所述整车模型的前轴、 后轴载荷以及整车质心高度满足预设条件; 采用所述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分别获取所述目标车型白车身在多个极限工况下 的载荷; 将所述多个极限工况下的载荷作为所述目标车型白车身的有限元模型的输入,并 将所述白车身上除所述白车身的前端、后端和顶部横梁外的部分作为优化区域; 将所述优化区域的各个零件的厚度作为设计变量,以所述多个极限工况下的载荷 为边界条件,以综合顺从指数为响应,以白车身质量最轻为目标,采用所述有限元模型进行 优化设计,获取优化结果。 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白车身减重设计装置,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建立目标车型以满载为基础的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其中,所述整 车模型的前轴、后轴载荷以及整车质心高度满足预设条件; 获取模块,用于采用所述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分别获取所述目标车型白车身在多 个极限工况下的载荷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白车身减重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目标车型以满载为基础的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其中,所述整车模型的前轴、后轴载荷以及整车质心高度满足预设条件;采用所述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分别获取所述目标车型白车身在多个极限工况下的载荷;将所述多个极限工况下的载荷作为所述目标车型白车身的有限元模型的输入,并将所述白车身上除所述白车身的前端、后端和顶部横梁外的部分作为优化区域;将所述优化区域的各个零件的厚度作为设计变量,以所述多个极限工况下的载荷为边界条件,以综合顺从指数为响应,以白车身质量最轻为目标,采用所述有限元模型进行优化设计,获取优化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白车身减重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目标车型以满载为基础的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其中,所述整车模型的前轴、后轴 载荷以及整车质心高度满足预设条件; 采用所述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分别获取所述目标车型白车身在多个极限工况下的载 荷; 将所述多个极限工况下的载荷作为所述目标车型白车身的有限元模型的输入,并将所 述白车身上除所述白车身的前端、后端和顶部横梁外的部分作为优化区域; 将所述优化区域的各个零件的厚度作为设计变量,以所述多个极限工况下的载荷为边 界条件,以综合顺从指数为响应,以白车身质量最轻为目标,采用所述有限元模型进行优化 设计,获取优化结果。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极限工况,包括:满载、垂直方向 加速度3. 5g、纵向撞击加速度2g、侧向撞击加速度2g、转弯加速度I. 2g、纵向和侧向加速度 〇. 74g转弯制动、制动加速度I.lg、反向制动加速度l.Og、纵向加速度0. 5g、纵向和侧向加 速度〇. 45g转弯加速、垂直加速度I. 75g时的对角线加载。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优化区域的各个零件的厚 度作为设计变量,以所述多个极限工况下的载荷为边界条件,以综合顺从指数为响应,以白 车身质量最轻为目标,采用所述有限元模型进行优化设计,获取优化结果,包括: 以综合顺从指数为响应,分析各所述设计变量对所述综合顺从指数的灵敏度,获取灵 V1 ^I^ 敏度分析结果,其中,所述综合顺从指数采用公式S= 表示,Wi为 所述多个极限工况中每个极限工况的权重,Ci为所述白车身在各个极限工况下的顺从,Wj 为所述白车身各阶模态的权重,Aj为所述白车身模型各阶模态的频率,NORM为评价所述 载荷引起的顺从和所述模态频率引起的顺从的权系数,i代表每个载荷工况,j代表各阶模 态; 根据所述灵敏度分析结果,获取待优化目标零件; 将所述待优化目标零件的厚度作为目标设计变量,以所述多个极限工况下的载荷为边 界条件,以综合顺从指数为响应,以白车身质量最轻为目标,采用所述有限元模型进行优化 设计,获取优化结果,其中,所述优化结果包括各所述待优化目标零件的厚度参数,所述综 合顺从指数取对标车型的值。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灵敏度分析结果,获取待优化目 标零件,包括: 按照各所述设计变量的灵敏度从大到小确定灵敏度最大的N个零件,以及按照各所述 设计变量的灵敏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世根,贾海庆,张曦,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