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8264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3 0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减震器,包括阻尼器和套在阻尼器上的弹簧,阻尼器包括活塞杆和筒体,还包括升降组件、磁感组件和控制器,升降组件套设在筒体上且与弹簧的下端配合,磁感组件包括探针、磁感元件和磁性元件,探针上端与活塞杆连接,磁性元件和磁感元件分别设置在探针和筒体上,控制器与磁感元件和升降组件连接,控制器通过磁感元件感应磁性元件的位置,控制升降组件进行升降,调节弹簧的预压力,使弹簧的预压力与实际负载匹配。本减震器可自动识别即时所承载的压力,根据即时负载,自动调整预压力,使弹簧始终处于最佳预压范围,有利于降低减震器的减震弹性的弹性系数,满足在不同载重条件下的舒适度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减震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震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自动调整预压力的减震器。
技术介绍
减震器因能迅速衰减由车速、负载及多种路况变化所带来的冲击和震动,故而在交通工具上普遍使用。常规减震器包括由活塞、活塞杆构成的阻尼杆和套在阻尼杆上的弹簧。减震器的舒适性与弹簧的弹性系数和预压力直接相关,在相同的减震行程下,弹簧的弹性系数越大(表现为偏硬),舒适性越差,可承受的最大载重和最小载重的差额越大;弹簧的弹性系数越小,舒适性越好,但是可承受的最大载重和最小载重的差额越小。预压力与预设最佳载重相关,最佳载重越大,弹簧的预压力也需要越大,当实际载重远大于最佳载重时,将会使减震器的减震行程不够用,影响舒适性;而当实际载重远小于最佳载重时,减震器的减震幅度小(表现为偏硬),亦对舒适性有较大影响。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二轮车、三轮车、四轮车等交通工具普遍存在载重变化大的问题,有时载1人,有时载2人,有时载5人,有时载货,最小载重与最大载重不固定,差额大,无法精确选择合适预压力。为此,在现有技术中一般的做法是选用弹性系数大的弹簧,牺牲了舒适性。中国技术专利(公告号:CN104879430B)公开了一种具有智能自动调整预压力功能的减震器,通过在阻尼器上设置升降座和调节齿轮来调整减震弹簧的预压力,其使用的调节装置包括主齿条、挡位板、拨挡机构和拨挡传动机构,本技术采用了另一种方案,通过将霍尔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发送给控制器,从而控制升降座的升降,调整弹簧预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根据载重自动调整预压力的减震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减震器,包括阻尼器和套在阻尼器上的弹簧,阻尼器包括活塞杆和筒体,弹簧的上端与活塞杆配合,下端与筒体配合,还包括升降组件、磁感组件和控制器;升降组件套设在筒体上且与弹簧的下端配合,通过升降组件的升降运动,调节弹簧的预压力;磁感组件包括探针、磁感元件和磁性元件,探针上端与活塞杆连接,且探针主体与活塞杆平行设置,磁性元件和磁感元件分别设置在探针和筒体上;控制器与磁感元件和升降组件连接,控制器通过磁感元件感应磁性元件的位置,并在磁性元件的位置偏离预设位置时,控制升降组件进行升降,调节弹簧的预压力,使弹簧的预压力与实际负载匹配。进一步地,磁感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以上,并且彼此之间沿筒体的轴向一字排列。为了使预设位置更精确,避免误差,进一步限定,磁感元件的数量为两个,分别是上磁感元件和下磁感元件,上磁感元件和下磁感元件设置在筒体上,磁性元件设置在探针上,当磁性元件的位置处于预设位置时,上磁感元件和下磁感元件可以同时感应到磁性元件的磁场。为了使升降组件在筒体的范围内运动,防止其脱离筒体,进一步地限定,还包括限位组件,限位组件控制升降组件在筒体的主体范围内升降。进一步地,还包括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下限位件,下限位件设于筒体的下部。当升降组件下降到筒体的下部时,受到下限位件的阻挡后折返向上。进一步地,还包括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下限位磁感元件和下限位磁性元件,下限位磁感元件固定于升降组件,下限位磁性元件固定于筒体下部,控制器与下限位磁感元件连接,控制器在下限位磁感元件感应到下限位磁性元件的磁场时,控制升降组件停止下降并上升。进一步地,升降组件包括减震齿轮、升降座、电机和传动机构,减震齿轮和升降座套设在筒体上,减震齿轮与筒体螺纹配合,电机和传动机构通过升降座进行安装,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减震齿轮,控制升降座的升降。为了避免减震齿轮转动时带动升降座转动,进一步限定,升降座与筒体上分别具有防止升降座相对筒体旋转的旋转限位件和限位槽。进一步地,减震齿轮通过内螺纹套与筒体螺纹配合。为了减少磨损,延长减震器的寿命,进一步限定,升降座与筒体之间设有滚针轴承,滚针轴承套设在内螺纹套上,减震齿轮和滚针轴承之间设置有平面滚动轴承。为了保护磁感元件,避免其长期直接接触灰尘、雨水等,影响其使用寿命,进一步限定,磁感元件安装在壳体内,并通过壳体设置在筒体上。壳体上设有供探针穿过的通孔,可使探针在升降时更稳定,不会晃动。进一步地,筒体上端面设有轴向延伸的通道,探针可升降地插设在通道内。进一步地,探针和活塞杆固定连接。为了避免探针自转,更进一步限定,活塞杆包括上固定件、杆体和圆盘,圆盘套设在杆体上部,圆盘上端面设有沉孔,探针穿过沉孔,沉孔与探针上端配合,限制探针的自转,上固定件位于圆盘上方且套设在杆体上部,限制探针的轴向运动。为了适应不同的车辆,进一步限定,探针可沿活塞杆周向转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减震器可自动识别即时所承载的压力,根据即时负载,自动调整预压力,使弹簧始终处于最佳预压范围,有利于降低减震器的减震弹性的弹性系数,满足在不同载重条件下的舒适度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减震器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减震器的一种实施例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中上固定件、磁感组件和壳体的一种实施例的右侧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限位组件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限位组件和探针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探针和活塞杆的另一种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阻尼器,11活塞杆,111上固定件,112杆体,113圆盘,12筒体,2弹簧,3升降组件,31减震齿轮,311内螺纹套,32升降座,321上盖体,322下盖体,33电机,34传动机构,351滚针轴承,352平面滚动轴承,4磁感组件,41探针,42磁感元件,421上磁感元件,422下磁感元件43磁性元件,44壳体,5控制器,6限位组件,611下限位件,612上限位件,621下磁感件,622下磁性限位件,631上磁感件,632上磁性限位件,641旋转限位件,642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1~5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智能减震器,包括阻尼器1和套在阻尼器1上的弹簧2,阻尼器1包括活塞杆11和筒体12,弹簧2的上端与活塞杆11配合,下端与筒体12配合。见图1、图2,本减震器还包括升降组件3、磁感组件4和控制器5;升降组件3套设在筒体12上且与弹簧2的下端配合,通过升降组件3的升降运动,调节弹簧2的预压力;磁感组件4包括探针41、磁感元件42和磁性元件43,探针41上端与活塞杆11连接,且探针41主体与活塞杆11平行设置,磁性元件43和磁感元件42分别设置在探针41和筒体12上;控制器5与磁感元件42和升降组件3连接,控制器5通过磁感元件42感应磁性元件43的位置,并在磁性元件43的位置偏离预设位置时,控制升降组件3进行升降,调节弹簧2的预压力,使弹簧2的预压力与实际负载匹配。其中,磁性元件43可以设置在探针41或筒体12上,对应地,磁感元件42设置在筒体12或者探针41上。本技术示出了其中一种,即磁性元件43设置在探针41上,磁感元件42设置在筒体12上。见图2,升降组件3包括减震齿轮31、升降座32、电机33和传动机构34,减震齿轮31和升降座32套设在筒体12上,减震齿轮31与筒体12螺纹配合,电机33和传动机构34通过升降座32进行安装,电机33通过传动机构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智能减震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减震器,包括阻尼器(1)和套在阻尼器(1)上的弹簧(2),所述阻尼器(1)包括活塞杆(11)和筒体(12),所述弹簧(2)的上端与活塞杆(11)配合,下端与筒体(12)配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组件(3)、磁感组件(4)和控制器(5);所述升降组件(3)套设在筒体(12)上且与弹簧(2)的下端配合,通过升降组件(3)的升降运动,调节弹簧(2)的预压力;所述磁感组件(4)包括探针(41)、磁感元件(42)和磁性元件(43),所述探针(41)上端与活塞杆(11)连接,且探针(41)主体与活塞杆(11)平行设置,所述磁性元件(43)和磁感元件(42)分别设置在探针(41)和筒体(12)上;所述控制器(5)与磁感元件(42)和升降组件(3)连接,控制器(5)通过磁感元件(42)感应磁性元件(43)的位置,并在磁性元件(43)的位置偏离预设位置时,控制升降组件(3)进行升降,调节弹簧(2)的预压力,使弹簧(2)的预压力与实际负载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减震器,包括阻尼器(1)和套在阻尼器(1)上的弹簧(2),所述阻尼器(1)包括活塞杆(11)和筒体(12),所述弹簧(2)的上端与活塞杆(11)配合,下端与筒体(12)配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组件(3)、磁感组件(4)和控制器(5);所述升降组件(3)套设在筒体(12)上且与弹簧(2)的下端配合,通过升降组件(3)的升降运动,调节弹簧(2)的预压力;所述磁感组件(4)包括探针(41)、磁感元件(42)和磁性元件(43),所述探针(41)上端与活塞杆(11)连接,且探针(41)主体与活塞杆(11)平行设置,所述磁性元件(43)和磁感元件(42)分别设置在探针(41)和筒体(12)上;所述控制器(5)与磁感元件(42)和升降组件(3)连接,控制器(5)通过磁感元件(42)感应磁性元件(43)的位置,并在磁性元件(43)的位置偏离预设位置时,控制升降组件(3)进行升降,调节弹簧(2)的预压力,使弹簧(2)的预压力与实际负载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感元件(42)的数量为一个以上,并且彼此之间沿筒体(12)的轴向一字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感元件(4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是上磁感元件(421)和下磁感元件(422),上磁感元件(421)和下磁感元件(422)设置在筒体(12)上,磁性元件(43)设置在探针(41)上,当磁性元件(43)的位置处于预设位置时,上磁感元件(421)和下磁感元件(422)可以同时感应到磁性元件(43)的磁场。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减震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组件(6),所述限位组件(6)控制升降组件(3)在筒体(12)的主体范围内升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减震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组件(6),所述限位组件(6)包括下限位件(611),所述下限位件(611)设于筒体(12)的下部。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减震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组件(6),所述限位组件(6)包括下限位磁感元件(621)和下限位磁性元件(622),所述下限位磁感元件(621)固定于升降组件(3),所述下限位磁性元件(622)固定于筒体(12)下部,所述控制器(5)与下限位磁感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国兴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舒安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