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载式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2178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承载式车架,包括车架本体,所述车架本体包括纵梁,纵梁之间通过多个横梁连为一体,其中纵梁上架设有副梁,在架设好的纵梁和副梁的外侧面设有整体式或者间隔式的连接板,其中连接板在纵梁和副梁的外侧面通过多个铆钉铆接将其连为一体;在所述纵梁和副梁承重的前半部分或者后半部分设有整体式或者间隔式的连接板;在纵梁之间还设有交叉设置的连接梁,连接梁在纵梁和横梁之间形成网格状的连接关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用连接板通过铆接的方式将纵梁和副梁连为一体,其结构强度大大加强,对于载重车来说承载的能力加强,同时随着车辆拐弯时产生的偏移也由于副梁和纵梁的连接关系产生相互的拉力而对整个车辆的偏移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Bearing type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earing frame, comprising a frame body, the frame body comprises a longitudinal rail between the connected into a whole through a plurality of beams, wherein the longitudinal secondary beam is provided with shelves, connec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integral type or interval type on the outside surface of the beam and the side beam erection of the outer side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in the longitudinal beam and side beam through a plurality of rivet it together;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the longitudinal beam and side beam bearing the front part or the latter part of an integrated or interval type; connecting beam in longitudinal beam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cross connection setting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eam beam and cross beam forming grid like.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a connecting plate by riveting way beam and side beam are connected as a whole, the structure strength is greatly enhanced, the truck is carrying capacity strengthening,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offset is generated when the vehicle is turning also due to connection between beam and beam from each side tension caused by too much impact will not offset on the whol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承载式车架
本技术涉及汽车的车架,具体是一种承载式车架。
技术介绍
车架是卡车或者载重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产品的局限性,改进或者发展的空间不大,公布号为:CN106394684A的该强度汽车车架是通过螺栓将多个横梁于纵梁连接加强其强度,但是其承载力是一定的,适用于平板车,但是对于随车吊或者自卸车来说,其强度就受到局限性,因为随车吊在受力时往往是局部受力而不会扩大至整个车架,自卸车在矿区使用就需要强度和连接关系更加紧密或者需要承载更重的强度。也有在车架的纵梁上采用附加副梁的方式来增加承载力,但是对于副梁目前都是采用U型螺栓将副梁叠加在纵梁上面,该种连接方式最大的弊端是汽车在承载运输时容易发生偏移,此时强度再高的U型螺栓也会应力损伤甚至断裂,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能够增加承载式车架的安全系数,改变副梁的连接方式,减少损失,特提出一种承载式车架。为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承载式车架,包括车架本体,所述车架本体包括纵梁,纵梁之间通过多个横梁连为一体,其中纵梁上架设有副梁,其特征在于:在架设好的纵梁和副梁的外侧面设有整体式或者间隔式的连接板,其中连接板在纵梁和副梁的外侧面通过多个铆钉铆接将其连为一体。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所述纵梁和副梁承重的前半部分或者后半部分设有整体式或者间隔式的连接板。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纵梁之间还设有交叉设置的连接梁,连接梁在纵梁和横梁之间形成网格状的连接关系。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纵梁和副梁承重的前半部分或者后半部分的纵梁之间设有交叉设置的连接梁,连接梁在纵梁和横梁之间形成网格状的连接关系。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的连接板为”L”型,其中”L”型的底边将纵梁形成半包式结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采用连接板通过铆接的方式将纵梁和副梁连为一体,其结构强度大大加强,对于载重车来说承载的能力加强,同时随着车辆拐弯时产生的偏移也由于副梁和纵梁的连接关系产生相互的拉力而对整个车辆的偏移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所述纵梁和副梁承重的前半部分或者后半部分设有整体式或者间隔式的连接板,是为了在承载的最有效的部位形成连接关系,减轻了车辆的自重的同时也加强了强度。连接梁的网格状连接关系的使用,增加了纵梁之间的连接关系,针对汽车拐弯产生的偏移起到了再次拉力的作用,加强了车架和车厢的连接关系。”L”型的底边将纵梁形成半包式结构辅助加强了纵梁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全连接板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半连接板的主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半连接板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间隔式全连接板的主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间隔式半连连接板的主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间隔式半连连接板的俯视示意图。图7是”L”型连接板示意图。图中1是车架本体,2是纵梁,3是横梁,4是副梁,5是连接板,6是铆钉,7是连接梁。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1/2/3/4/5/6所示。包括车架本体1,所述车架本体1包括纵梁2,纵梁2之间通过多个横梁3连为一体,其中纵梁2上架设有副梁4,在架设好的纵梁2和副梁4的外侧面设有整体式或者间隔式的连接板5,其中连接板5在纵梁2和副梁4的外侧面通过多个铆钉6铆接将其连为一体。在所述纵梁2和副梁4承重的前半部分或者后半部分设有整体式或者间隔式的连接板5。在纵梁2之间还设有交叉设置的连接梁7,连接梁7在纵梁2和横梁3之间形成网格状的连接关系。在纵梁2和副梁4承重的前半部分或者后半部分的纵梁3之间设有交叉设置的连接梁7,连接梁7在纵梁2和横梁3之间形成网格状的连接关系。所述的连接板5为”L”型,其中”L”型的底边将纵梁2形成半包式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承载式车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承载式车架,包括车架本体,所述车架本体包括纵梁,纵梁之间通过多个横梁连为一体,其中纵梁上架设有副梁,其特征在于:在架设好的纵梁和副梁的外侧面设有整体式或者间隔式的连接板,其中连接板在纵梁和副梁的外侧面通过多个铆钉铆接将其连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载式车架,包括车架本体,所述车架本体包括纵梁,纵梁之间通过多个横梁连为一体,其中纵梁上架设有副梁,其特征在于:在架设好的纵梁和副梁的外侧面设有整体式或者间隔式的连接板,其中连接板在纵梁和副梁的外侧面通过多个铆钉铆接将其连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载式车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纵梁和副梁承重的前半部分或者后半部分设有整体式或者间隔式的连接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承载式车架,其特征在于:在纵梁之间还设有交叉设置的连接梁,连接梁在纵梁和横梁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宁伟贺新彦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振翔物资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