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刚性车身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2177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刚性车身框架,包括前横梁、发动机前悬置托架、纵梁、发动机后托块、电机前托架、电机后托架以及后横梁,所述纵梁为两根,两根纵梁的前部向内折弯形成弯曲部,所述前横梁固定在两根纵梁的前部,发动机前悬置托架位于前横梁的后侧并固定在所述纵梁之间,所述发动机后托块为两块,分别固定在所述弯曲部的前端,所述电机前托架以及电机后托架分别固定在所述纵梁的中部,所述后横梁固定在所述纵梁的后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车身框架适用于混合动力汽车,根据混合动力汽车电机以及发动机的安装情况合理的设置横梁的位置,能够提高车身框架的强度,保证了车辆的安全。

High rigid body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in particular to a high rigid body frame, including front crossbeam, engine mounting bracket, stringer, engine supporting block, motor bracket, motor bracket after and after the beam, the longitudinal beam is two, the front of the two rails bent inward bent, the front the beam fixed on the two longitudinal beams of the front engine front mounting bracket is located in the rear side of the front beam and fixed between the rails, the engine support block two block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the front end of the bending portion of the motor, the front bracket and the motor bracket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the central stringer, the beam is fixed on the back of the stringer.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car body frame is suitable for the hybrid vehicle, and according to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motor and the engine of the hybrid motor, the position of the crossbeam can be reasonably arranged, so that the strength of the body frame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safety of the vehicle can be ensur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刚性车身框架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高刚性车身框架。
技术介绍
在能源日益紧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各大主机厂及消费者的关注,其中又以纯电动汽车的前景最被看好。纯电动汽车以驱动电机、减速器以及相关的控制器等电驱动单元来代替传统的动力总成,由于前舱空间限制及整车NVH性能的要求,如何合理的布置纯电动汽车的电驱动单元关键部件成为产品开发的重要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刚性车身框架,提高车身的稳定性。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刚性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横梁、发动机前悬置托架、纵梁、发动机后托块、电机前托架、电机后托架以及后横梁,所述纵梁为两根,两根纵梁的前部向内折弯形成弯曲部,所述前横梁固定在两根纵梁的前部,发动机前悬置托架位于前横梁的后侧并固定在所述纵梁之间,所述发动机后托块为两块,分别固定在所述弯曲部的前端,所述电机前托架以及电机后托架分别固定在所述纵梁的中部,所述后横梁固定在所述纵梁的后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车身框架适用于混合动力汽车,根据混合动力汽车电机以及发动机的安装情况合理的设置横梁的位置,能够提高车身框架的强度,保证了车辆的安全。优选地,所述电机后托架与所述后横梁之间设有加强梁。用于对电机后托架与后横梁之间的空位置进行加固。优选地,所述纵梁的下部安装有五组车轮,第一组车轮位于前横梁的下方,第二组车轮位于发动机后托块的下方,第三组车轮位于所述电机前托架的下方,第四组车轮位于所述电机后托架的下方,第五组车轮位于所述加强梁的下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车身框架适用于混合动力汽车,根据混合动力汽车电机以及发动机的安装情况合理的设置横梁的位置,能够提高车身框架的强度,保证了车辆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高刚性车身框架,包括前横梁1、发动机前悬置托架2、纵梁3、发动机后托块4、电机前托架5、电机后托架6以及后横梁7,所述纵梁为两根,两根纵梁的前部向内折弯形成弯曲部8,所述前横梁固定在两根纵梁的前部,发动机前悬置托架位于前横梁的后侧并固定在所述纵梁之间,所述发动机后托块为两块,分别固定在所述弯曲部的前端,发动机前悬置托架用于对发动机的前部进行固定,发动机后托块用于对发动机后部进行固定。所述电机前托架以及电机后托架分别固定在所述纵梁的中部,电机前托架和电机后托架用于对电机进行固定,混合动力上的电机一般五百斤左右,所以必须需要固定牢固。所述后横梁固定在所述纵梁的后部。本车身框架适用于混合动力汽车,根据混合动力汽车电机以及发动机的安装情况合理的设置横梁的位置,能够提高车身框架的强度,保证了车辆的安全。为了加强两根纵梁的牢固性,所述电机后托架与所述后横梁之间设有加强梁9。用于对电机后托架与后横梁之间的空位置进行加固。在本技术中,所述纵梁的下部安装有五组车轮,第一组车轮位于前横梁的下方,第二组车轮位于发动机后托块的下方,第三组车轮位于所述电机前托架的下方,第四组车轮位于所述电机后托架的下方,第五组车轮位于所述加强梁的下方。每个车轮都与相应的横梁对应,受力均匀。本车身框架适用于混合动力汽车,根据混合动力汽车电机以及发动机的安装情况合理的设置横梁的位置,能够提高车身框架的强度,保证了车辆的安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高刚性车身框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刚性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横梁、发动机前悬置托架、纵梁、发动机后托块、电机前托架、电机后托架以及后横梁,所述纵梁为两根,两根纵梁的前部向内折弯形成弯曲部,所述前横梁固定在两根纵梁的前部,发动机前悬置托架位于前横梁的后侧并固定在所述纵梁之间,所述发动机后托块为两块,分别固定在所述弯曲部的前端,所述电机前托架以及电机后托架分别固定在所述纵梁的中部,所述后横梁固定在所述纵梁的后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刚性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横梁、发动机前悬置托架、纵梁、发动机后托块、电机前托架、电机后托架以及后横梁,所述纵梁为两根,两根纵梁的前部向内折弯形成弯曲部,所述前横梁固定在两根纵梁的前部,发动机前悬置托架位于前横梁的后侧并固定在所述纵梁之间,所述发动机后托块为两块,分别固定在所述弯曲部的前端,所述电机前托架以及电机后托架分别固定在所述纵梁的中部,所述后横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