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59889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4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车架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横梁、一对纵梁、与每个横梁对应的一对安装件、若干螺栓及螺母;每个横梁设有两个限位板,限位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纵梁设有中心通孔,每个纵梁包括一对相背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且每个纵梁开设有一个第一通孔及若干第二安装孔;每个纵梁还设有若干加强板;每个安装件包括安装部,安装部上开设有一个第二通孔及若干第三安装孔;螺栓包括头部和螺杆;每个横梁的两端分别依次穿过对应一个纵梁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螺杆依次穿过对应的第三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一安装孔与螺母配合连接,将安装件、纵梁及横梁上的限位板固定连接。

Fram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rame structure, including at least one beam, a longitudinal beam, and each beam corresponding to a pair of mounting members and a plurality of bolts and nuts; each beam is provided with two limit plate, a limi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irst mounting hole; longitudinal beam is provided with a central through hole, each including a stringer on the contrary the first mounting surface and second mounting surfaces, and each beam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hrough hole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mounting holes; each longitudinal beam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reinforcing plate; each mounting member includes a mounting portion, the installation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second and a plurality of third mounting holes; bolts and screw head; both ends of each beam corresponding to a beam respectively pass through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the screw passes through the mounting hole corresponding to the third and second mounting holes and the first mounting hole is matched with a nut The connecting plate, the longitudinal beam and the limiting plate on the cross beam are fixedly connec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车架结构。
技术介绍
低碳、节能、环保已日渐成为当今汽车制造的主流,试验数据表明,减轻汽车重量能有效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降低排放。另外,降低汽车自重,也是解决电动车续驶里程短的重要方法。因此,汽车轻量化刻不容缓。目前的大梁式车架都是采用钢板材料,纵梁一般为U型折弯钢板,连接车架的横梁为折弯钢板或者冲压钢板,纵梁和横梁通过铆接连接。这种车架总质量大,不符合轻量化思想。铝型材具有质量轻、强度好的优点,在车辆制造中的使用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但是在相同结构、相同尺寸的情况下,与钢材结构相比,铝型材的刚度和强度会略显不足。因此需要改进车架结构,以满足工况要求并实现车辆的轻量化设计目标。鉴于以上弊端,实有必要提供一种车架结构以克服以上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车架结构,质量轻、强度好,可以实现车辆的轻量化设计目标,并提高汽车的续航里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车架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横梁、一对纵梁、与每个横梁对应的一对安装件、若干螺栓及若干与所述螺栓对应的螺母;每个横梁为圆管状且靠近两端的位置处分别设有两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所述纵梁为矩形管状且中心部位设有中心通孔,每个纵梁包括一对相背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且每个纵梁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安装面和所述第二安装面的一个第一通孔及若干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每个纵梁还设有若干位于中心通孔内并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面和所述第二安装面的加强板;每个安装件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一个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及若干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对应的第三安装孔;所述螺栓包括头部和螺杆;每个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依次穿过对应一个纵梁的第一通孔和对应一个安装件的第二通孔,所述螺栓的螺杆依次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三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一安装孔与螺母配合连接,将所述安装件、纵梁及横梁上的限位板固定连接。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纵梁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相互平行,所述若干加强板均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面和所述第二安装面。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横梁的中心轴方向垂直,所述两个限位板套于对应一个横梁外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横梁上。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板至所述横梁的最近一端的距离大于每个纵梁的第一安装面至第二安装面之间的距离与对应一个安装件的安装部的厚度之和;一个所述限位板抵靠于对应一个纵梁的第一安装面上,一个所述安装件的安装部抵靠于对应一个所述纵梁的第二安装面上。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若干圆筒状的螺栓套,所述螺栓套的其中一端向远离所述螺栓套中心的方向延伸形成圆环状的凸缘,所述螺栓套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且所述凸缘抵靠在所述限位板上;每个所述螺栓的螺杆穿过对应一个所述螺栓套的中心。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若干圆环状的垫片,每个所述垫片套设在对应一个所述螺栓的螺杆上并抵靠于所述螺栓的头部。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件还包括与所述安装部相互垂直的延伸部;对应纵梁的第一安装面的一侧和第二安装面的一侧均抵靠在所述延伸部上,所述安装件的延伸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梁、所述纵梁及所述安装件的材料均为铝型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车架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以铝型材为材料,采用圆管结构的横梁和封闭式矩形结构的纵梁,并结合实用焊接和栓连的连接方式,具有质量轻、强度好等特点,可以实现车辆的轻量化设计目标,并提高汽车的续航里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车架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A区域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车架结构的螺栓套和垫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车架结构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技术,并不是为了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车架结构100,包括至少一个横梁10、一对纵梁20、与每个所述横梁10对应的一对安装件30、若干螺栓40及若干与所述螺栓40对应的螺母50。所述螺栓40包括头部401和螺杆402。请同时参阅图2,所述横梁10为圆管状且靠近两端的位置处分别设有两个与所述横梁10的中心轴方向垂直的限位板101。所述限位板101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横梁10的中心轴方向平行的第一安装孔10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板101为方形,所述限位板101套于对应的所述横梁10外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横梁10上。所述第一安装孔102的数量为4个,分别位于所述限位板101的四个角上。所述横梁10的材料为铝型材,可以有效减轻车架自重。所述横梁10采用圆管状设计,使各方位受力均匀,提高抗破坏能力。所述纵梁20为矩形管状且中心部位设有中心通孔21,每个纵梁20包括一对相背的第一安装面201和第二安装面202,且每个纵梁20还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安装面201和所述第二安装面202的一个第一通孔203及若干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02对应的第二安装孔204。具体的,所述第一通孔203的孔径大小与所述横梁10的直径大小一致,若干所述第二安装孔204围绕所述第一通孔203。此外,每个纵梁20还设有若干加强板205,所述加强板205位于中心通孔21内并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面201和所述第二安装面202。具体的,每个所述纵梁20的第一安装面201和第二安装面202相互平行,所述若干加强板205均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面201和所述第二安装面202,可以加强对应纵梁20的强度,使纵梁20受挤压不易变形。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纵梁20采用铝型材挤出成型,以便提高整体的强度且符合轻量化设计的思想。此外,当所述横梁10的数量超过一个时,若干所述横梁10以相互平行的方式排列,所述纵梁10沿中心轴方向延伸,且每个纵梁10的第一通孔203的数量与所述横梁10的数量一致。所述安装件30包括安装部301和与所述安装部301相连的延伸部302,所述安装部301和所述延伸部302相互垂直。每个安装部301上开设有一个与所述第一通孔203对应的第二通孔303及若干与所述第二安装孔204对应的第三安装孔304。每个所述横梁10的两端分别依次穿过对应一个纵梁20的第一通孔203和对应一个安装件30的第二通孔303,且一个所述限位板101抵靠于对应一个所述纵梁20的第一安装面201上,一个所述安装件30的安装部301抵靠于对应一个所述纵梁20的第二安装面202上,对应所述纵梁20的第一安装面201的一侧及第二安装面202的一侧均抵靠在所述延伸部302上。所述螺栓40的螺杆402依次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三安装孔304、第二安装孔204及第一安装孔102与所述螺母50配合连接,将所述纵梁20、所述安装件30与所述横梁10固定连接。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板101至所述横梁10的最近一端的距离大于每个所述纵梁20的第一安装面201至第二安装面202之间的距离与对应一个安装件30的安装部301的厚度之和。此外,所述安装件30采用铝型材铸造成型,所述延伸部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架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横梁、一对纵梁、与每个横梁对应的一对安装件、若干螺栓及若干与所述螺栓对应的螺母;每个横梁为圆管状且靠近两端的位置处分别设有两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所述纵梁为矩形管状且中心部位设有中心通孔,每个纵梁包括一对相背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且每个纵梁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安装面和所述第二安装面的一个第一通孔及若干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每个纵梁还设有若干位于中心通孔内并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面和所述第二安装面的加强板;每个安装件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一个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及若干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对应的第三安装孔;所述螺栓包括头部和螺杆;每个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依次穿过对应一个纵梁的第一通孔和对应一个安装件的第二通孔,所述螺栓的螺杆依次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三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一安装孔与螺母配合连接,将所述安装件、纵梁及横梁上的限位板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横梁、一对纵梁、与每个横梁对应的一对安装件、若干螺栓及若干与所述螺栓对应的螺母;每个横梁为圆管状且靠近两端的位置处分别设有两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所述纵梁为矩形管状且中心部位设有中心通孔,每个纵梁包括一对相背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且每个纵梁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安装面和所述第二安装面的一个第一通孔及若干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每个纵梁还设有若干位于中心通孔内并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面和所述第二安装面的加强板;每个安装件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一个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及若干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对应的第三安装孔;所述螺栓包括头部和螺杆;每个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依次穿过对应一个纵梁的第一通孔和对应一个安装件的第二通孔,所述螺栓的螺杆依次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三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一安装孔与螺母配合连接,将所述安装件、纵梁及横梁上的限位板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相互平行,所述若干加强板均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面和所述第二安装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横梁的中心轴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世杰雷宝灵陈迪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