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响应面法提取普洱熟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50802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响应面法提取普洱熟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乙醇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普洱熟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是:乙醇浓度75%(v:v)、浸提时间135min、浸提温度65℃、料液比1:10(g:mL);按该条件提取的普洱熟茶中黄酮醇含量达到2.36mg/g,总黄酮含量达到5.93mg/g。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至今为止普洱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中经常使用的正交试验在优化条件方面不能连续对各水平实验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导致孤立不全面的缺陷;为全面考查普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影响因素,提供了更好地反映提取效果的优化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响应面法提取普洱熟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响应面法提取普洱熟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属食品化学的分析

技术介绍
黄酮类化合物是具2-苯基色原酮基本结构多酚类化合物,其对植物的生长以及人体抗病防菌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现代临床医学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保护神经系统、协调内分泌、提高免疫力、防治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消化、呼吸系统维护等生物活性。茶叶由于其含有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和保健功效成分,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消费量和饮用人数最多的第一大饮料。黄酮类化合物是茶叶中主要的生理活性成分,同时对茶叶品质也有重要影响,其含量约占茶叶干重的3%-4%。YnbrHoba,M.C.和Uhkbhiiibhjih,Hii等从茶树品种中已分离鉴定了22种黄酮类物质。目前为止,人们将绿茶作为主要茶类研究对象,已经从中发现19种黄酮类化合物。1983年,程启坤等人在比较研究了茶、油茶和红山茶的黄酮醇含量后。测定茶叶中黄酮醇总量为12.24mg/g。普洱茶是云南的特色茶,是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在其加工过程中按后发酵工序的有、无分为普洱熟茶和普洱生茶两大类。两者不仅在品质特征上有明显差异,在内含物的化学成分上也相差悬殊。普洱熟茶在后发酵阶段在微生物、热和多种复杂酶类的作用下,属于天然酚类化合物的黄酮类物质因其分子中含有较多的酚性羟基,性质活泼,不稳定,容易发生氧化,水解、异构、裂解等化学变化,形成聚合度更高的复杂多聚体,给普洱熟茶中黄酮类物质含量的测定带来了一定难度,不同研究者对普洱熟茶中游离态黄酮苷元含量的测定结果皆不一致。如:Chi-HuaL等所测定的结果表明:无论是新加工的普洱生茶、陈年普洱生茶还是普洱熟茶中都没检测到山奈酚,而杨梅素和槲皮素也极少,仅为0.06mg/g;与之相反,卢邦俊等的研究结果是:杨梅素和槲皮素处在2.83-3.19mg/g之间;李家华等的研究结果是:普洱熟茶中杨梅素、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分别为0.33mg/g、1.31mg/g和0.48mg/g,总黄酮含量为5.32mg/g。近年来,也有很多茶学研究者对茶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开展了部分研究,其中在优化实验条件中多采用单因素、正交试验和响应面法。如:徐丽璇曾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比较三种方法提取普洱茶中总黄酮的效率;王岩等响应面优化绿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研究;孙业良,姜明杉陈暄等也对基于响应面分析法对绿茶中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但至今为止,国内仍没有应用响应面法研究普洱熟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研究报道。鉴于响应面法能够连续针对实验各水平进行综合分析,解决了正交设计中只能对孤立点分析的缺陷,如在普洱熟茶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中引入响应面法,并通过验证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必将会对普洱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本领域技术人员皆知,黄酮类物质是影响茶叶感官品质的主要成分,对茶叶的涩味、增强咖啡碱苦味及与茶汤色泽的相关性较明显。因此,对以汤色乌润褐红、滋味醇厚回甘,并具有独特陈香为特征的普洱茶来说,科学、精确的黄酮类物质分析方法的确立,对发酵过程中黄酮类物质变化情况的监测,合理控制普洱茶发酵时间、堆温、发酵车间的湿度,尽量保持成品茶中黄酮类物质的适度含量,提高普洱茶品质和促进云南普洱茶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响应面法提取普洱熟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解决了至今为止普洱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中经常使用的正交试验在优化条件方面不能连续对各水平实验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导致孤立不全面的缺陷。为全面考查普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影响因素,提供了更好地反映提取效果的优化工艺。一种基于响应面法提取普洱熟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法步骤:1、普洱熟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制备;2、单因素对普洱熟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影响;3、普洱熟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最陡爬坡试验;4、响应面法优化普洱熟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结果;5、响应面优化普洱熟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分析;6、响应面优化普洱熟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条件验证试验。一种基于响应面法提取普洱熟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最佳工艺参数是:乙醇浓度75%(v:v)、浸提时间135min、浸提温度65℃、料液比1:10(g:mL),按该条件提取的普洱熟茶中黄酮醇含量达到2.36mg/g,总黄酮含量达到5.93mg/g。本专利技术的有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普洱熟茶及发酵过程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与含量的测定;解决了至今为止普洱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中经常使用的正交试验在优化条件方面不能连续对各水平实验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导致孤立不全面的缺陷。为全面考查普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影响因素,提供了更好地反映提取效果的优化工艺。具体实施方式本方法所用普洱熟茶均从普洱、勐海、及临沧等普洱茶传统产区收集所得,分析用仪器设备皆是实验室常用的常规设备。一种基于响应面法提取普洱熟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法步骤:1、普洱熟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制备称取1.0g云南普洱熟茶粉于圆底烧瓶中,按下表1所列条件设计5组实施例分别进行水浴回流提取,转移至50mL离心管离心5min(5000r/min),取1mL上清液稀释10倍,用0.45um有机滤膜过滤,待测。表1普洱熟茶黄酮类化合物不同水平单因素提取实验方案按照上表1对进行单因素实验。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设计最陡爬坡试验,方案如下表2。表2普洱熟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最陡爬坡实验方案根据最陡爬坡试验所得结果,采用Designexpert7软件辅助设计,选择中心点水平按照BBD中心组合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实验,共有17个试验点,步骤如表3,每个实验点重复三次取平均值;为了检验上述响应面模型方程的有效性,按照响应面预测数据并根据实际在得出的预测条件下进行实验室验证。表3普洱熟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BBD中心组合实验设计2、单因素对普洱熟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影响1)浓度乙醇:黄酮类化合物,在不同乙醇浓度条件下,因其本身结构不同而溶解度有所差异。黄酮类的浸出量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大而提高,当乙醇浓度达到80%时达到最高值,随之又呈下降趋势。在单因素影响条件下,80%浓度乙醇能够作为最适宜提取溶剂,用于熟茶黄酮醇的提取。2)料液比:料液比对普洱熟茶黄酮醇的提取影响作用并不明显。选择1:10(g:mL)的料液比作为浸提条件。3)温度:黄酮醇的浸出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当温度达到60℃时,达到最高值,随之呈下降趋势。在单因素影响条件下,选择60℃作为最适宜提取温度,用于熟茶黄酮的提取。4)浸提时间:黄酮醇的浸出量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加,当浸提时间到120min时达到最高值,之后变化并不明显。在单因素影响条件下,选择120min作为最适宜提取时间,用于熟茶黄酮醇的提取。3、普洱熟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最陡爬坡试验在料液比1:10(g:mL),温度65℃,乙醇浓度75%(v:v),浸提时间135min的条件下,得到的含量最高,而在此之后随着条件改变而降低。所以选择在第四水平作为响应面BBD实验设计的中心点。4、响应面法优化普洱熟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结果按BBD设计实验得到结果,通过用Designexpe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响应面法提取普洱熟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最佳工艺参数是:乙醇浓度75%(v:v)、浸提时间135min、浸提温度65℃、料液比1:10(g:mL),按该条件提取的普洱熟茶中黄酮醇含量达到2.36mg/g,总黄酮含量达到5.93mg/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响应面法提取普洱熟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最佳工艺参数是:乙醇浓度75%(v:v)、浸提时间135min、浸提温度65℃、料液比1:10(g:mL),按该条件提取的普洱熟茶中黄酮醇含量达到2.36mg/g,总黄酮含量达到5.93mg/g。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响应面法提取普洱熟茶黄酮类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华王春雪赵平倪婷婷关文玉史寅华赵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