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洱熟茶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7449 阅读:3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普洱熟茶的生产方法,属普洱茶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传统普洱茶加工方法的基础上改进而成。改进为:晒青毛茶置于纸箱或者麻袋中并置在离地20厘米以上的仓库平台上,含水量控制在13%以内;用发酵箱后发酵,实现彻底离地的清洁生产;用喷洒的方式将用CN 2008102333700.X方法得到的普洱茶发酵种曲均匀的接种于晒青毛茶上进行渥堆;选择食品用30%~35%的潮水量对晒青毛茶潮水,最终使茶叶含水量在40%~45%;发酵箱渥堆时间为35-40天,渥堆温控在60℃以下;普洱茶渥堆后将茶样摊开至厚度10-12厘米自然风干,或采用机械设备烘干,烘干温度低于60℃。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加工过程易控制、生产环境清洁、产品无污染、渥堆时间缩短、产品质量稳定的优点,能广泛用于普洱熟茶的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普洱熟茶加工

技术介绍
普洱茶是云南农业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占云南茶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根据GB/T 22111-2008规定,普洱茶是指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 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 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两类型。在普洱熟茶的加工过程中,后发酵是形成普洱茶熟茶品质特征的关键工序。 目前,在其加工过程中,不容质疑的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一 些中小茶厂、小作坊中,具体表现为茶厂的设计不是十分合理,普洱茶加工过 程中达不到对于清洁化生产的要求,机械设备比较陈旧,加工设备以柴、煤为供 热能源,在制品转移过程中使用的辅助性工具如果不定期清理,茶叶在后发酵过 程中大都直接堆放在地上,翻堆操作工序无卫生要求。这种方式生产出的普洱茶 品质不稳定,容易造成不利品质的污染。在现在茶叶发展的大趋势下,广大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茶叶进 口国食品安全门槛的的闩益提高,国外对茶叶农药残留、细菌、灰分、粉末含量 等指标控制变严,如果加工生产不规范或不卫生,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普洱茶熟茶的生产方法,包括晒青毛茶、接种普洱茶发酵种曲、潮水、渥堆、干燥、筛分、检验及拼配工序,其特征在于: a.晒青毛茶装入洁净的纸箱或者麻袋中,放置在离地20厘米以上的清洁、避光、通风、干燥、无异味的其房顶能自动打开的仓库的平 台上,晒青毛茶的含水量控制在13%以内; b.后发酵过程采用离地式方便开启与关闭的发酵箱发酵,发酵箱的长、宽度视场地而定,高100-120厘米; c.后发酵过程中用CN2008102333700.X方法得到的普洱茶发酵种曲,采用 喷洒的方式将其均匀的接种于发酵箱中的晒青毛茶上; d.选择符合国家食品用水卫生标准或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宛芳袁唯甘泉张路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