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梁和用于制造防撞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05977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2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防撞梁以及用于其制造的方法。为此首先制造具有挤压成型宽度6的轻金属型材。所述轻金属型材1被压平到加工宽度8以及被定长切断成半成品7。所述半成品7通过冲压成形技术继续被加工为防撞梁。所述防撞梁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横向于轻金属型材1的挤压成型方向9延伸的长度延伸。

Anticollision bea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ticollision bea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nti-collision beam for a motor vehicle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o this end, a light metal profile having a extrusion forming width of 6 is first manufactured. The light metal profile 1 is flattened to a processing width of 8 and is cut into a semi-finished product by a fixed length 7. The semi-finished product 7 continues to be processed as an anti-collision beam through the stamping forming technique. The anti-collision beam exten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esent invention with a length extending 9 of the extrusion forming direction transverse to the light metal profile 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撞梁和用于制造防撞梁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照在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中的特征的防撞梁。本专利技术此外还涉及一种按照在权利要求11前序部分中的特征的用于制造防撞梁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由现有技术已知,在机动车车身上有碰撞危险的位置区域中设置防撞梁。所述防撞梁用于将在碰撞时产生的力有针对性地引导至力流路径中,以便借此保持乘客内部空间稳定并且由此保护乘客。防撞梁构造为尽量抗弯的。防撞梁是不可忽略的构件,对于该构件因此此外提出以下要求,该构件尽可能地成本低地制造并同时具有小的自重。这样的防撞梁在汽车前部区域中或在汽车尾部区域中已知构成为横梁或者也构成为保险杠支架。所述横梁构成为细长的构件并且大多在大部分机动车宽度上延伸。所述防撞梁的纵轴因此主要定向于机动车的Y轴方向。这种类型的横梁与设置在机动车端部的纵梁直接耦合或者间接通过加入碰撞盒或者吸震器进行耦合。在机动车侧面区域中,防撞梁已知构成为车门防撞梁。所述防撞梁安装在机动车车门的内部空间中并且连接机动车车门的铰链侧和锁侧。所述车门防撞梁同样构成为细长的构件并且以其纵轴线主要沿机动车纵向延伸,因此沿机动车X轴方向延伸或与之成小的角度延伸。除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撞梁和用于制造防撞梁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防撞梁,该防撞梁构成为细长的、在横截面中型材化的成型构件,该成型构件由挤压成型的轻金属型材(1)制成并且包括至少两个具有彼此不同壁厚(W1、W2、W3)的长度部段,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金属型材(1)是在横向于防撞梁纵向(17、20)的方向上被挤压成型的并且在挤压成型之后被成形。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1.22 DE 102016101150.9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防撞梁,该防撞梁构成为细长的、在横截面中型材化的成型构件,该成型构件由挤压成型的轻金属型材(1)制成并且包括至少两个具有彼此不同壁厚(W1、W2、W3)的长度部段,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金属型材(1)是在横向于防撞梁纵向(17、20)的方向上被挤压成型的并且在挤压成型之后被成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是用于机动车的车门防撞梁(11)或横梁(18)。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中间的长度部段在小于50%、尤其小于40%、优选小于35%并且尤其优选小于30%的防撞梁长度上延伸,其中较大的壁厚(W2)至少是较小的壁厚(W1)的1.3倍、尤其是1.8倍。4.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防撞梁的至少一个端部部段(15)、优选两个端部部段(15)相对于与相应的端部部段(15)邻接的之间部段(14)具有较大的壁厚(W3)。5.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朝向两个端部(13)构成具有较大的壁厚(W1)的连接部段并且从所述连接部段到自由端部(13)加入具有较小的壁厚(W3)的端部部段(15)。6.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部段之间分别构成一个过渡部段,其中所述过渡部段具有宽度(B),该宽度沿防撞梁的纵向(17、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L·克劳森A·希茨T·S·卡维克A·F·巴斯塔尼
申请(专利权)人:本特勒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