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进气系统进气管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424008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进气系统进气管,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第一进气管由通过卡扣连接围成进气通道的第一进气管上片(1)和第一进气管下片(2)组成,第二进气管的管壁上设有用于降低其刚性的沟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装简便、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进气系统进气管
本技术属于车辆发动机进气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车辆进气系统进气管。
技术介绍
目前,许多车辆进气系统的进气管设计存在安装不方便的问题,这些设计需要先将进气管和空气滤清器壳体连接后,才能将进气管固定安装于车身安装点上。这会导致安装公差在安装点处累积,使得进气管难以顺利安装到车身上。强行安装有可能使进气管或空滤壳体变形,产生预应力,给强度带来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安装简便、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的车辆进气系统进气管。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辆进气系统进气管,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所述的第一进气管由通过卡扣连接围成进气通道的第一进气管上片和第一进气管下片组成,所述的第二进气管的管壁上设有用于降低其刚性的沟槽。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沟槽由多个轴向沟槽及多个径向沟槽组成,所述的轴向沟槽与第二进气管的走向相同,径向沟槽与第二进气管的走向垂直。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二进气管由顺次连接的第一进气连接管和第二进气连接管组成,所述的沟槽分别设置在一进气连接管和第二进气连接管的管壁外侧,所述的第一进气管、第一进气连接管和第二进气连接管依次通过卡扣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进气连接管和第二进气连接管的壁厚为1.2~1.5mm,所述的沟槽处的厚度为壁厚的1/3~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进气连接管和第二进气连接管的壁厚为1.35mm,所述的沟槽处的厚度为0.5mm。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进气管下片的外壁上设有减震垫。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减震垫设有两个,均通过减震垫支架设置在第一进气管下片的外壁上,并且所述的两个减震垫分别位于第一进气管的两侧。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进气管的自由端设有用于将其固定在车身安装点上的螺孔,所述的第二进气管的自由端设有用于将其与空气滤清器壳体通过卡扣连接的卡合部。本技术的车辆进气系统进气管的安装顺序如下:第一进气管上片与第一进气管下片通过卡扣连接组成第一进气管,减震垫(两个)安装在第一进气管下片的减震垫支架上,第一进气管通过螺栓先安装在车身上。第一进气连接管和第二进气连接管通过卡扣连接组成进第二进气管,第二进气管通过卡扣安装在空气滤清器壳体的下壳体上,此时进第二进气管的出口端卡在空气滤清器壳体上,但是连接尚余旋转自由度,第二进气管可以绕着轴线方向自由转动。利用旋转自由度,可以将第二进气管入口端插入第一进气管出口端,通过卡扣连接起来。在这个过程中,第二进气管的运动轨迹是绕第二进气管出口轴线旋转,所以第二进气管进口处的运动也是旋转运动,但是第二进气管进口和第一进气管出口之间的连接却需要位移运动来实现。这时,通过薄壁厚(现有的第二进气管的壁厚设计一般是2mm左右)和弱化沟槽获得一定柔性的第二进气管就可以通过自身形变来吸收这两种运动的差异,使得安装顺利进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进气管安装简便:第一进气管先于第二进气管安装,这意味着第一进气管安装点处不需要吸收安装公差,螺栓可以十分方便的通过螺孔和车身安装点处的安装孔进行安装。由于第二进气管具有一定的柔性,两端的安装也较为方便。(2)使用寿命长:第二进气管具有一定的柔性,不仅安装方便,而且在车辆运行时可以吸收发动机和车身之间的相对位移和震动,避免了刚性连接造成的零件形变,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3)成本较低:进气连接管壁厚薄,特别是壁厚优选1.35mm时,比现有一般设计的2mm低,节省材料,材料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第一进气管上片,2为第一进气管下片,3为第一进气连接管,4为第二进气连接管,5为减震垫,6为空气滤清器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车辆进气系统进气管,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第一进气管的自由端设有用于将其固定在车身安装点上的螺孔,第二进气管的自由端设有用于将其与空气滤清器壳体6通过卡扣连接的卡合部。第一进气管由通过卡扣连接围成进气通道的第一进气管上片1和第一进气管下片2组成,第一进气管下片2的外壁上设有减震垫5,减震垫5设有两个,均通过减震垫支架设置在第一进气管下片2的外壁上,并且两个减震垫5分别位于第一进气管的两侧。第二进气管由顺次连接的第一进气连接管3和第二进气连接管4组成,沟槽分别设置在一进气连接管3和第二进气连接管4的管壁外侧,第一进气管、第一进气连接管3和第二进气连接管4依次通过卡扣连接。第二进气管的管壁上设有用于降低其刚性的沟槽,该沟槽由多个轴向沟槽7及多个径向沟槽8组成,其中,轴向沟槽7与第二进气管的走向相同,径向沟槽8与第二进气管的走向垂直。第一进气连接管3和第二进气连接管4的壁厚可以为1.2~1.5mm,沟槽处的厚度为壁厚的1/3~1/2。本实施例选择第一进气连接管3和第二进气连接管4的壁厚为1.35mm,沟槽处的厚度为0.5mm。安装时,第一进气管上片1与第一进气管下片2通过卡扣连接组成第一进气管,减震垫5(两个)安装在第一进气管下片2的减震垫支架上,第一进气管通过螺栓先安装在车身上。第一进气连接管3和第二进气连接管4通过卡扣连接组成进第二进气管,第二进气管通过卡扣安装在空气滤清器壳体6的下壳体上,此时进第二进气管的出口端卡在空气滤清器壳体6上,但是连接尚余旋转自由度,第二进气管可以绕着轴线方向自由转动。利用旋转自由度,可以将第二进气管入口端插入第一进气管出口端,通过卡扣连接起来。在这个过程中,第二进气管的运动轨迹是绕第二进气管出口轴线旋转,所以第二进气管进口处的运动也是旋转运动,但是第二进气管进口和第一进气管出口之间的连接却需要位移运动来实现。这时,通过薄壁厚(现有的第二进气管的壁厚设计一般是2mm左右)和弱化沟槽获得一定柔性的第二进气管就可以通过自身形变来吸收这两种运动的差异,使得安装顺利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辆进气系统进气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进气系统进气管,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进气管由通过卡扣连接围成进气通道的第一进气管上片(1)和第一进气管下片(2)组成,所述的第二进气管的管壁上设有用于降低其刚性的沟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进气系统进气管,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进气管由通过卡扣连接围成进气通道的第一进气管上片(1)和第一进气管下片(2)组成,所述的第二进气管的管壁上设有用于降低其刚性的沟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进气系统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沟槽由多个轴向沟槽(7)及多个径向沟槽(8)组成,所述的轴向沟槽(7)与第二进气管的走向相同,径向沟槽(8)与第二进气管的走向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车辆进气系统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进气管由顺次连接的第一进气连接管(3)和第二进气连接管(4)组成,所述的沟槽分别设置在一进气连接管(3)和第二进气连接管(4)的管壁外侧,所述的第一进气管、第一进气连接管(3)和第二进气连接管(4)依次通过卡扣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辆进气系统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晨吉吴春保
申请(专利权)人:曼胡默尔滤清器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