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内一种双包合浇用浇口盆,包括长度尺寸大于宽度尺寸并且上口敞开的浇口盆,所述浇口盆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进口腔,所述浇口盆的中部设有出口腔,所述出口腔的底壁设有直浇道连接口,两侧的进口腔与出口腔的之间分别经过滤腔隔开,所述进口腔与相邻的过滤腔之间通过分割壁一隔开,所述出口腔与两侧的过滤腔之间分别通过分割壁二隔开,所述分割壁一的底部设有连通进口腔和过滤腔的若干过滤孔一,所述分割壁二的底部设有连通过滤腔和出口腔的若干过滤孔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包合浇用浇口盆,将一个浇口盆设置两个进口腔和过滤腔,结构简单、成本低、当渣效果好,充型平稳,有利于提高铸件注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
,特别涉及一种双包合浇用浇口盆,用于浇注系统的设计中。
技术介绍
铸造浇注系统中,浇口盆与直浇道顶端连接,用以承接并导入金属液,且浇口盆可以使金属液达到适宜的流速后再流入直浇道。对于铸铁件,浇口盆内要保证有一定的液体量和液面高度,以防止浇注过程中金属液断流,从而可减少浮渣、熔渣等杂质进入型腔,也可阻止漩涡的产生,利于金属液平稳进流。而对于大型铸件,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浇注,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同时用两个以上的浇注系统,每个浇注系统的直浇道口处设置一个浇口盆,同时进行浇注。但此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产品,且多个浇注系统、多个浇口盆的设计增加了浇注系统设计安装的难度和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大型浇注系统的浇口盆结构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当渣效果好,充型平稳的双包合浇用浇口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包合浇用浇口盆,包括长度尺寸大于宽度尺寸并且上口敞开的浇口盆,所述浇口盆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进口腔,所述浇口盆的中部设有出口腔,所述出口腔的底壁设有直浇道连接口,两侧的进口腔与出口腔的之间分别经过滤腔隔开,所述进口腔与相邻的过滤腔之间通过分割壁一隔开,所述出口腔与两侧的过滤腔之间分别通过分割壁二隔开,所述分割壁一的底部设有连通进口腔和过滤腔的若干过滤孔一,所述分割壁二的底部设有连通过滤腔和出口腔的若干过滤孔二。本专利技术的双包合浇用浇口盆,使用时,浇包内的金属液分别从两侧进口腔的敞开口加入,两进口腔内的金属液分别经各自的过滤孔一进入过滤腔,由于过滤孔的流量限制,进口腔内的金属液始终保持一定的高度,金属液内的浮渣、熔渣等渣质浮在液面上面,液流从底部的过滤孔进入过滤腔,将金属液中的渣质挡在进口腔内;两过滤腔内的金属液分别经过滤孔二流入出口腔,此过程中,过滤腔内残留的少量渣质同样浮在液面上被分割壁二挡在过滤腔内,通过此两次过滤和阻挡作用,保证了流入直浇道内的金属液的洁净度;浇口盆分割成进口腔、过滤腔和出口腔,并且沿液流方向的各腔之间通过过滤孔连通,有利于保证浇注过程中各腔金属保持充盈状态,实现金属液充型时平稳不断流,无卷气现象,以克服浇注缺陷;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双包合浇用浇口盆,一个浇口盆,设置两个进口腔,提高金属液的注入速度,实现大型铸件浇注中双浇口盆的功能,简化浇口盆的设计安装,降低装置成本。为便于浇注系统内金属液的二次孕育,所述过滤腔的上口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孕育剂添加口。本结构中,将过滤腔上口设置带孕育口的盖板,可以在孕育过程中将产生的气体盖在过滤腔内,减少气体向外挥发。为防止过滤孔堵塞时,金属液不通顺利流过,所述分割壁一和分割壁二的高度为围成过滤腔的浇口盆侧壁高度的五分之四至六分之五。本结构中,将分割壁一和分割壁二设置成略低于浇口盆侧壁,当相应的过滤孔堵塞时,金属液可以漫过相应的分割壁从上侧流入下一腔内,以防止浇注液断流。为保持过滤腔内金属液合适的液面高度,所述过滤孔一的截面积之和等于过滤孔二的截面积之和。为保证浇注系统内的金属液充型时不断流,所述过滤孔一的截面积之和是直浇道截面积的4—5倍。为进一步保证液流平稳,所述过滤孔一和过滤孔二的位置相互错开设置。为进一步保证液流平稳,所述过滤孔一等间距设置在分割壁一底侧的中间部位,所述过滤孔二对称设置在分割壁二底侧的两侧。为均匀各腔内的金属液量,所述进口腔的容积与出口腔的容积相等,所述单个过滤腔的容积是进口腔容积的一半。为提高浇口盆的质量,所述浇口盆的各侧壁内层为耐高温型砂质内层,所述耐高温砂质内层外包裹一层耐磨铁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双包合浇用浇口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双包合浇用浇口盆,包括长度尺寸大于宽度尺寸并且上口敞开的浇口盆1,浇口盆1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进口腔2,浇口盆1的中部设有出口腔6,出口腔6的底壁设有直浇道连接口7,两侧的进口腔2与中间的出口腔6之间分别经过滤腔3隔开,进口腔2与相邻的过滤腔3之间通过分割壁一8隔开,出口腔6与两侧的过滤腔3之间分别通过分割壁二9隔开,分割壁一8的底部设有连通进口腔2和过滤腔3的若干过滤孔一10,分割壁二9的底部设有连通过滤腔3和出口腔6的若干过滤孔二11。为便于浇注系统内金属液的二次孕育,过滤腔3的上口设有盖板4,盖板4上设有孕育剂添加口5。本结构中,将过滤腔3上口设置带孕育口的盖板,可以在孕育过程中将产生的气体盖在过滤腔内,减少气体向外挥发,对环境的影响。为防止过滤孔堵塞时,金属液不通顺利流过,分割壁一8和分割壁二9的高度为围成过滤腔的浇口盆侧壁高度的五分之四至六分之五。本结构中,将分割壁一8和分割壁二9设置成略低于浇口盆侧壁,当相应的过滤孔堵塞时,金属液可以漫过相应的分割壁从上侧流入下一腔内,以防止浇注液断流。为保持过滤腔3内金属液合适的液面高度,过滤孔一10的截面积之和等于过滤孔二11的截面积之和。为保证浇注系统内的金属液充型时不断流,过滤孔一10的截面积之和是直浇道截面积的4—5倍。为进一步保证液流平稳,过滤孔一10和过滤孔二11的位置相互错开设置。为进一步保证液流平稳,过滤孔一10等间距设置在分割壁一8底侧的中间部位,过滤孔二11对称设置在分割壁二9底侧的两侧。为均匀各腔内的金属液量,进口腔2的容积与出口腔6的容积相等,单个过滤腔3的容积是进口腔2容积的一半。为提高浇口盆的质量,浇口盆1的各侧壁内层为耐高温型砂质内层,耐高温砂质内层外包裹一层耐磨铁皮。本专利技术的双包合浇用浇口盆,使用时,浇包内的金属液分别从两侧进口腔2的敞开口加入,两进口腔2内的金属液分别经各自的过滤孔一10进入过滤腔3,由于过滤孔的流量限制,进口腔2内的金属液始终保持一定的高度,金属液内的浮渣、熔渣等渣质浮在液面上面,液流从底部的过滤孔进入过滤腔,将金属液中的渣质挡在进口腔2内;两过滤腔3内的金属液分别经过滤孔二11流入出口腔6,此过程中,过滤腔3内残留的少量渣质同样浮在液面上被分割壁二9挡在过滤腔2内,通过此两次过滤和阻挡作用,保证了流入直浇道内的金属液的洁净度;浇口盆1分割成进口腔2、过滤腔3和出口腔,并且沿液流方向的各腔之间通过过滤孔连通,有利于保证浇注过程中各腔金属保持充盈状态,实现金属液充型时平稳不断流,无卷气现象,以克服浇注缺陷;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双包合浇用浇口盆,一个浇口盆,设置两个进口腔,提高金属液的注入速度,实现大型铸件浇注中双浇口盆的功能,简化浇口盆的设计安装,降低装置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包合浇用浇口盆,包括长度尺寸大于宽度尺寸并且上口敞开的浇口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盆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进口腔,所述浇口盆的中部设有出口腔,所述出口腔的底壁设有直浇道连接口,两侧的进口腔与出口腔的之间分别经过滤腔隔开, 所述进口腔与相邻的过滤腔之间通过分割壁一隔开,所述出口腔与两侧的过滤腔之间分别通过分割壁二隔开,所述分割壁一的底部设有连通进口腔和过滤腔的若干过滤孔一,所述分割壁二的底部设有连通过滤腔和出口腔的若干过滤孔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包合浇用浇口盆,包括长度尺寸大于宽度尺寸并且上口敞开的浇口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盆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进口腔,所述浇口盆的中部设有出口腔,所述出口腔的底壁设有直浇道连接口,两侧的进口腔与出口腔的之间分别经过滤腔隔开,所述进口腔与相邻的过滤腔之间通过分割壁一隔开,所述出口腔与两侧的过滤腔之间分别通过分割壁二隔开,所述分割壁一的底部设有连通进口腔和过滤腔的若干过滤孔一,所述分割壁二的底部设有连通过滤腔和出口腔的若干过滤孔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包合浇用浇口盆,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腔的上口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孕育剂添加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包合浇用浇口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壁一和分割壁二的高度为围成过滤腔的浇口盆侧壁高度的五分之四到六分之五。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亮,
申请(专利权)人: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