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浇道注射成型装置,包含具有进口熔体通道和多个出口熔体通道的注射成型歧管,和连接至出口熔体通道的多个热浇道喷嘴。每个热浇道喷嘴包括喷嘴主体,所述喷嘴主体限定具有第一轴线的第一喷嘴主体熔体通道。喷嘴末端壳体连接至喷嘴主体,其包括至少两个辅助熔体通道部分,每个辅助熔体通道部分具有第二轴线,所述第二轴线相对于第一轴线成一角度。至少两个喷嘴末端设置于喷嘴末端壳体,并在每个喷嘴末端区域内设置基本上沿着第一熔体通道定向的喷嘴末端加热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浇道注射成型装置。更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侧浇口或者侧缘浇口热浇道喷嘴。
技术介绍
侧浇口或侧缘浇口热浇道喷嘴为已知的。现有理念具有由于在装置和熔体之间热量分布的不均衡而导致的缺陷。恰当的热量分布对于热浇道注射成型装置的良好运行来说是重要的。在生产之前,装置的所有功能单元具有必要的温度是重要的,因为部件的设计根据装置的操作温度而作出。例如,仅在加热喷嘴主体和相应的热膨胀之后,喷嘴末端才会与浇口孔配合密封。据此,如果喷嘴并未加热至所需要的温度,那么就将会发生泄漏。此外,即使相同部件也会由于制造公差而存在相比其它区域需要更多热量的区域。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注射成型装置内就会需要改善的温度控制。这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教导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为从属权利要求的主旨。本申请提出热浇道注射成型装置,包含具有进口熔体通道和多个出口熔体通道的注射成型歧管,和连接至出口熔体通道的多个热浇道喷嘴。每个热浇道喷嘴包括喷嘴主体,所述喷嘴主体限定具有第一轴线的第一喷嘴主体熔体通道。喷嘴末端壳体连接至喷嘴主体,其包括至少两个辅助熔体通道部分,每个辅助熔体通道部分具有第二轴线,所述第二轴线相对于第一轴线成一角度。至少两个喷嘴末端设置于喷嘴末端壳体,并且在每个喷嘴末端区域内设置基本上沿着第一熔体通道定向的喷嘴末端加热器。在另一种改进中,在热浇道注射成型装置的每个喷嘴末端加热器的区域内,设置热电偶以控制相应的喷嘴末端加热器的热量输出。这允许单独地控制每个喷嘴末端的加热。在热浇道注射成型装置的另一种改进中,喷嘴末端加热器将热量传递至喷嘴末端和熔体通道。这允许加热喷嘴末端区域和熔体通道。在热浇道注射成型装置的另一种改进中,喷嘴末端壳体包括至少一个切口,其在喷嘴末端壳体上设置于两个喷嘴末端之间,用以降低喷嘴末端壳体的于两个喷嘴末端之间区域内的热传递。由此,切口帮助在喷嘴末端处单独的加热控制。这在每个末端之间提供热障,以降低末端之间的热传递。在成型装置的另一种改进中,热增强器设置在喷嘴末端壳体上的至少一个切口内。热增强器允许在两个喷嘴末端区域之间传递热量。在成型装置的另一种改进中,包含多个模腔,其中每个模腔具有至少一个模具浇口孔。所述模腔可以具有模芯,所述模芯具有平行于第一轴线的第三轴线。在另一种改进中,喷嘴主体具有第一主喷嘴加热器和热电偶。特别地,为每个喷嘴末端提供单独的加热器,为每个加热器提供单独的热电偶。在成型装置的另一种改进中,包含控制器,用以独立地调节主喷嘴主体加热器和每个喷嘴末端加热器。对于注射的开始和喷嘴的全部操作来说,这是特别适用的。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其它的优点、特征和应用将根据下文结合附图的说明而变得明显。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侧浇口热浇道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2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示例性侧浇口热浇道装置的另一个剖面的剖视图。图3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示例性热浇道装置的剖面III-III的局部剖视图。图4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侧浇口热浇道装置的示例性注射组件。图5示出在图4中所示的示例性注射组件的剖面V-V的剖视图。图6示出在图4和5中所示的示例性注射组件的空间视图,具有135°部分切口。图7示出示例性侧浇口热浇道装置的侧浇口热浇道喷嘴的空间视图。图8示出在示例性浇口系统中,浇道和模腔内的示例性热量分布曲线的示意图。图9a、9b和9c分别示出在图8中所示的示例性浇口系统的剖面A-A、B-B和C-C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示例性侧浇口或侧缘浇口热浇道注射成型装置的局部视图。所述装置包括位于第一模板2内的歧管1,和用于将熔体提供至至少两个单独模腔15的多个热浇道喷嘴30。在图1中,仅示出一个侧浇口热浇道。每个热浇道喷嘴30包含喷嘴主体4,在喷嘴主体4的一个轴向上以允许熔体材料从出口熔体通道22流至第一熔体通道32内的方式与歧管1相适配,所述第一熔体通道32沿着热浇道喷嘴30的喷嘴主体4内的第一轴线33设置。在相反的轴向上,喷嘴主体4穿透第一模板2,并通过其凸缘而支撑在第二模板3。每个热浇道喷嘴30进一步包括单独的和可移除的喷嘴末端壳体12,其通过滑动连接元件36连接至喷嘴主体4,所述滑动连接元件36提供喷嘴末端壳体12或喷嘴主体4的轴向移动,从而避免由于热膨胀而产生的任何困难,并允许喷嘴末端壳体12和喷嘴主体4的拆卸。每个喷嘴末端壳体12保持至少两个喷嘴末端10,其设置在喷嘴末端壳体12的侧向开口中。设置在喷嘴末端壳体处的喷嘴末端10的数量并不限于两个喷嘴末端10。取决于喷嘴末端壳体12和喷嘴末端10的尺寸,在喷嘴末端壳体12处的侧向开口中可以设置4、6、8、10、12或者甚至更多个喷嘴末端10。在喷嘴末端壳体12处还可以设置奇数个喷嘴末端10,例如3、5、7、9或者更多个喷嘴末端10。喷嘴末端10部分地在喷嘴末端壳体12的外表面之外延伸。如在图1、3和6中所示的,通过喷嘴末端10和喷嘴密封元件21,使喷嘴主体4与歧管1密封接触,并与模腔插件8密封接触。图1还示出喷嘴末端壳体12的两个辅助熔体通道部分37。辅助熔体通道部分37沿着第二轴线38设置,所述第二轴线38相对于第一轴线33具有一定的角度。注射成型模腔15设置在可移除设置的模腔插件8内。模芯7设置在模腔15内。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对于拆卸注射成型装置来说,模腔插件8为可与喷嘴末端壳体12和喷嘴末端10一起移除的,而喷嘴主体4则保持为利用其凸缘支撑于第二模板3,并由此使注射成型装置内的模板2、3的初始操作位置不受影响。注射成型模腔15沿着第三轴线设置,在此所述第三轴线平行于第一轴线33。模腔插件8的侧壁包括模具浇口孔57,其与喷嘴末端10相邻地设置。每个喷嘴末端10由喷嘴密封元件21围绕。侧壁部分接收并定位喷嘴密封元件21,所述喷嘴密封元件用于在密封部分密封所述喷嘴。在图1中,示出每个喷嘴末端10的喷嘴末端加热器6,其沿着热浇道喷嘴30的熔体通道32定向,并由此基本上在第一轴线33的方向上定向。每个喷嘴末端加热器6用于加热一个喷嘴末端10,并还用于加热熔体通道32内的熔体。每个喷嘴末端加热器6的热量输出通过单独的热电偶(在图1中未示出)而确定。在图1中还示出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浇道注射成型装置,包含:注射成型歧管(1),其具有进口熔体通道(21)和多个出口熔体通道(22);连接至出口熔体通道(22)的多个热浇道喷嘴(30),每个热浇道喷嘴(30)包括喷嘴主体(4)和喷嘴末端壳体(12),所述喷嘴主体限定具有第一轴线(33)的第一喷嘴主体熔体通道(32),其中喷嘴末端壳体(12)连接至喷嘴主体(4);所述喷嘴末端壳体(12)包括至少两个辅助熔体通道部分(37),每个辅助熔体通道部分(37)具有第二轴线(38),所述第二轴线相对于第一轴线(33)成一角度;并且至少两个喷嘴末端(10)设置在喷嘴末端壳体(12)处,并且在每个喷嘴末端(10)的区域内设置基本上沿着第一熔体通道(32)定向的喷嘴末端加热器(6)。
【技术特征摘要】
2014.10.14 DE 102014014960.91.一种热浇道注射成型装置,包含:
注射成型歧管(1),其具有进口熔体通道(21)和多个出口熔体
通道(22);
连接至出口熔体通道(22)的多个热浇道喷嘴(30),每个热浇道
喷嘴(30)包括喷嘴主体(4)和喷嘴末端壳体(12),所述喷嘴主体
限定具有第一轴线(33)的第一喷嘴主体熔体通道(32),其中喷嘴末
端壳体(12)连接至喷嘴主体(4);
所述喷嘴末端壳体(12)包括至少两个辅助熔体通道部分(37),
每个辅助熔体通道部分(37)具有第二轴线(38),所述第二轴线相对
于第一轴线(33)成一角度;并且
至少两个喷嘴末端(10)设置在喷嘴末端壳体(12)处,并且在
每个喷嘴末端(10)的区域内设置基本上沿着第一熔体通道(32)定
向的喷嘴末端加热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浇道注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
每个喷嘴末端加热器(6)的区域内,设置热电偶(41)以控制相应的
喷嘴末端加热器(6)的热量输出。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所述的热浇道注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
于,喷嘴末端加热器(6)将热量传递至喷嘴末端(10)和熔体通道(32、
3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斯普勒,
申请(专利权)人:奥托门纳创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