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方法和电动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569673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6 0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方法和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和热传递子系统,所述热传递子系统包括:乘员致冷回路;与电池模组连接的热处理回路;布置在所述乘员致冷回路和热处理回路之间的热交换器;所述整车控制器,用于采集电池模组温度,并基于车内温度控制指令和所述电池模组温度控制所述热传递子系统的工作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方法和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能源短缺、石油危机和环境污染愈演愈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新能源技术。电动汽车作为一种降低石油消耗、低污染、低噪声的新能源汽车,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的重要途径。混合动力汽车同时兼顾纯电动汽车和传统内燃机汽车的优势,在满足汽车动力性要求和续驶里程要求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了燃油经济性,降低了排放,被认为是当前节能和减排的有效路径之一。在目前的电动汽车中,电池管理系统针对电池模组执行电池热管理,而整车控制器针对车内温度执行整车热管理。电池热管理与整车热管理分别具有各自独立的致冷制热源。在现有技术中,同一台汽车上存在两套致冷制热系统,不利于协调利用车辆能量,从而导致能量利用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方法和电动汽车,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整车控制器和热传递子系统,所述热传递子系统包括:乘员致冷回路;与电池模组连接的热处理回路;布置在所述乘员致冷回路和热处理回路之间的热交换器;所述整车控制器,用于采集电池模组温度,并基于车内温度控制指令和所述电池模组温度控制所述热传递子系统的工作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整车控制器和热传递子系统,所述热
传递子系统包括:乘员致冷回路;与电池模组连接的热处理回路;布置在所述乘员致冷回路
和热处理回路之间的热交换器;
所述整车控制器,用于采集电池模组温度,并基于车内温度控制指令和所述电池模组温
度控制所述热传递子系统的工作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员致冷回路包括:
蒸发器组件;第一电磁阀;压缩机;冷凝器组件;第二电磁阀;
其中所述第二水阀与热交换器连接,所述第二水阀还连接冷凝器组件和第一电磁阀,第
一电磁阀连接蒸发器组件;该蒸发器组件与热交换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回路包括:冷却液主回
路及分别连接到所述冷却液主回路的多个分支管路;每个分支管路包括电池模组的水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主回路包括:第三电磁
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泵;正温度系数加热器;加热器组件;散热器组件;膨胀罐;
其中第三电磁阀与热交换器和各个水室的入口连接;该第四电磁阀与各个水室的出口和加热
器组件连接;所述正温度系数加热器与泵和热交换器连接;所述加热器组件与热交换器连接;
所述散热器组件与热交换器和第五电磁阀连接;所述膨胀罐与散热器组件和热交换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车控制器,还用于采集车内温度,并基于所述车内温度与预定的车内温度门限值
的比较结果生成所述车内温度控制指令;或
所述整车控制器,用于基于加热开关触发指令或致冷开关触发指令生成所述车内温度控
制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模式包括下列
中的至少一个:
乘员加热模式;乘员致冷模式;电池模组加热模式;电池模组致冷模式;乘员和电池模
组都加热模式;乘员和电池模组都致冷模式;乘员加热电池模组致冷模式;乘员致冷电池模
组加热模式。
7.一种电动汽车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应用于整车控制器;所述电动汽车
还包括热传递子系统,所述热传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群张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