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9046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5 0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所述行星齿轮系可以包括:输入轴,其接收发动机的扭矩;输出轴,其输出发动机的改变了的扭矩;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第三行星齿轮组;第四行星齿轮组;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第三旋转轴;第四旋转轴,其选择性连接至所述输入轴;第五旋转轴,其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输入轴或者选择性地连接至变速器壳体;第六旋转轴,其直接地连接至所述输出轴以持续性地作为输出元件工作;第七旋转轴,其选择性连接至所述变速器壳体;第八旋转轴,其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三旋转轴;第九旋转轴,其直接地连接至所述输入轴以持续性地作为输入元件工作;以及六个摩擦元件。

Planetary gear train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of vehic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lanetary gear train for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of a vehicle. The planetary gear system can include: input shaft, which receives the torque of the engine; the output shaft, the output torque of the engine is changed; the first planetary gear set; second planetary gear set; third planetary gear set; fourth planetary gear set;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second rotating shafts; third rotating shaft; fourth axis of rotation the selective, connected to the input shaft; fifth axis of rotation, which is sel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input shaft or sel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transmission housing; Sixth axis of rotation, which directly connected to the output shaft to continuously as output elements; the seventh rotary shaft, which is connected to the selective the transmission case; eighth axis of rotation, which is sel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third rotating shaft; Ninth axis of rotation, which directly connected to the input shaft to continuously as input Six friction el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5年6月2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5-0078004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结合于此用于通过该引用的所有目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其通过使用最少量的组成元件来实现九个前进速度挡位,从而提高动力传递性能并降低燃料消耗。
技术介绍
近来,油价的上涨使得全世界的汽车制造商卷入了无休止的竞争中。具体地,就发动机而言,制造商在努力通过缩小发动机尺寸等等来降低重量并提高车辆的燃料效率。其结果是,就发动机而言,进行了通过缩减尺寸来降低重量并提高燃料效率的研究;就自动变速器而言,进行了利用多个速度挡位来同时保证可操作性与燃料效率的竞争力的研究。然而,在自动变速器中,随着变速器速度挡位的数量增加,内部构件的数量也会增加,从而导致自动变速器难以安装,制造成本和重量会增加,并且动力传递效率会变差。因此,为了利用多个速度挡位来增强燃油效率提高的效果,对于能够利用少量的构件来产生最大化效率的行星齿轮系的研制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方面,近年来,已经开始实现了八速和九速的自动变速器,并且对于能够实现更多变速挡位的行星齿轮系的研究和研制也在积极地进行。公开于本专利技术的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致力于提供一种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其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利用最少量的组成元件来实现九个前进速度挡位和一个倒车挡位,从而提高动力传输性能和燃油效率;并且利用位于低发动机转速下的驱动点来提高安静行驶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可以包括:输入轴,其接收发动机的扭矩;输出轴,其输出发动机的改变了的扭矩;第一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一内齿圈;第二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和第二内齿圈;第三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架和第三内齿圈;第四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四太阳轮、第四行星架和第四内齿圈;第一旋转轴,其包括所述第一太阳轮;第二旋转轴,其包括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二内齿圈;第三旋转轴,其包括所述第一内齿圈和所述第三太阳轮;第四旋转轴,其包括所述第二太阳轮,并且选择性连接至所述输入轴;第五旋转轴,其包括所述第二行星架,所述第五旋转轴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输入轴或者选择性地连接至变速器壳体;第六旋转轴,其包括所述第三行星架和所述第四内齿圈,并且直接地连接至所述输出轴以持续性地作为输出元件工作;第七旋转轴,其包括所述第三内齿圈,并且选择性连接至所述变速器壳体;第八旋转轴,其包括所述第四太阳轮,并且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三旋转轴;第九旋转轴,其包括所述第四行星架,并且直接地连接至所述输入轴以持续性地作为输入元件工作;以及六个摩擦元件,其设置为选择性地将旋转轴与彼此连接,并且选择性地连接旋转轴与变速器壳体。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以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可以包括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以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可以从发动机侧顺序地设置。所述六个摩擦元件可以包括:第一离合器,其介于所述输入轴与所述第五旋转轴之间;第二离合器,其介于所述第三旋转轴与所述第五旋转轴之间;第三离合器,其介于所述输入轴与所述第四旋转轴之间;第四离合器,其介于所述第三旋转轴与所述第八旋转轴之间;第一制动器,其介于所述第五旋转轴和所述变速器壳体之间;以及第二制动器,其介于所述第七旋转轴与变速器壳体之间。通过选择性地操作所述六个摩擦元件而实现的换挡速度挡位可以包括:第一前进速度挡位,其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二制动器的同时操作来实现;第二前进速度挡位,其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二制动器的同时操作来实现;第三前进速度挡位,其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二制动器的同时操作来实现;第四前进速度挡位,其通过所述第三离合器、所述第四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二制动器的同时操作来实现;第五前进速度挡位,其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以及所述第四离合器的同时操作来实现;第六前进速度挡位,其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以及所述第四离合器的同时操作来实现;第七前进速度挡位,其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以及所述第四离合器的同时操作来实现;第八前进速度挡位,其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所述第四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一制动器的同时操作来实现;第九前进速度挡位,其通过所述第三离合器、所述第四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一制动器的同时操作来实现;倒车挡位,其通过所述第三离合器、所述第一制动器以及所述第二制动器的同时操作来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可以包括:输入轴,其接收发动机的扭矩;输出轴,其输出发动机的改变了的扭矩;第一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一内齿圈;第二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和第二内齿圈;第三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架和第三内齿圈;第四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四太阳轮、第四行星架和第四内齿圈;第一离合器,其选择性地将所述输入轴连接至所述第二行星架;第二离合器,其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内齿圈连接至所述第二行星架;第三离合器,其选择性地将所述输入轴连接至所述第二太阳轮;
第四离合器,其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三太阳轮连接至所述第四太阳轮;第一制动器,其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二行星架连接至变速器壳体;以及第二制动器,其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三内齿圈连接至变速器壳体,其中,所述第三行星架可以直接地连接至所述第四内齿圈,所述输入轴可以直接地连接至所述第四行星架,所述输出轴可以直接地连接至所述第四内齿圈,所述第一行星架可以直接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内齿圈,并且所述第一内齿圈可以直接地连接至所述第三太阳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案可以通过将四个行星齿轮组(其由简单的行星齿轮组形成)与六个摩擦元件相结合来实现九个前进速度挡位。因此,可以提高动力传递性能和燃料经济性。此外,利用与发动机旋转速度相匹配的自动变速器的多个速度挡位,能够显著地提高车辆的安静行驶性能。应当理解,此处所使用的术语“车辆”或“车辆的”或其它类似术语一般包括机动车辆,例如包括运动型多用途车辆(SUV)、大客车、卡车、各种商用车辆的乘用汽车,包括各种舟艇、船舶的船只,航空器等等,并且包括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车辆、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氢动力车辆以及其它替代性燃料车辆(例如源于非石油能源的燃料)。正如此处所提到的,混合动力车辆是具有两种或更多动力源的车辆,例如汽油动力和电力动力两者的车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根据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案,这些特性和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共同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原理。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行星齿轮系的配置图。图2为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行星齿轮系中的摩擦元件在各个速度挡位下的操作图。应当理解,所附附图并非是按照比例,而是图示性地简化呈现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包括:输入轴,其接收发动机的扭矩;输出轴,其输出发动机的改变了的扭矩;第一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一内齿圈;第二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和第二内齿圈;第三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架和第三内齿圈;第四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四太阳轮、第四行星架和第四内齿圈;第一旋转轴,其包括所述第一太阳轮;第二旋转轴,其包括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二内齿圈;第三旋转轴,其包括所述第一内齿圈和所述第三太阳轮;第四旋转轴,其包括所述第二太阳轮,并且选择性连接至所述输入轴;第五旋转轴,其包括所述第二行星架,所述第五旋转轴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输入轴或者选择性地连接至变速器壳体;第六旋转轴,其包括所述第三行星架和所述第四内齿圈,并且直接地连接至所述输出轴以持续性地作为输出元件工作;第七旋转轴,其包括所述第三内齿圈,并且选择性连接至所述变速器壳体;第八旋转轴,其包括所述第四太阳轮,并且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三旋转轴;第九旋转轴,其包括所述第四行星架,并且直接地连接至所述输入轴以持续性地作为输入元件工作;以及六个摩擦元件,其设置为选择性地将旋转轴与彼此连接,并且选择性地连接旋转轴与变速器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6.02 KR 10-2015-00780041.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包括:输入轴,其接收发动机的扭矩;输出轴,其输出发动机的改变了的扭矩;第一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一内齿圈;第二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和第二内齿圈;第三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架和第三内齿圈;第四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四太阳轮、第四行星架和第四内齿圈;第一旋转轴,其包括所述第一太阳轮;第二旋转轴,其包括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二内齿圈;第三旋转轴,其包括所述第一内齿圈和所述第三太阳轮;第四旋转轴,其包括所述第二太阳轮,并且选择性连接至所述输入轴;第五旋转轴,其包括所述第二行星架,所述第五旋转轴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输入轴或者选择性地连接至变速器壳体;第六旋转轴,其包括所述第三行星架和所述第四内齿圈,并且直接地连接至所述输出轴以持续性地作为输出元件工作;第七旋转轴,其包括所述第三内齿圈,并且选择性连接至所述变速器壳体;第八旋转轴,其包括所述第四太阳轮,并且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三旋转轴;第九旋转轴,其包括所述第四行星架,并且直接地连接至所述输入轴以持续性地作为输入元件工作;以及六个摩擦元件,其设置为选择性地将旋转轴与彼此连接,并且选择性地连接旋转轴与变速器壳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其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以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包括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其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以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从发动机侧顺序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其中,所述六个摩擦元件包括:第一离合器,其介于所述输入轴与所述第五旋转轴之间;第二离合器,其介于所述第三旋转轴与所述第五旋转轴之间;第三离合器,其介于所述输入轴与所述第四旋转轴之间;第四离合器,其介于所述第三旋转轴与所述第八旋转轴之间;第一制动器,其介于所述第五旋转轴和所述变速器壳体之间;以及第二制动器,其介于所述第七旋转轴与所述变速器壳体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其中,通过选择性地操作所述六个摩擦元件而实现的换挡速度挡位包括:第一前进速度挡位,其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二制动器的同时操作来实现;第二前进速度挡位,其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二制动器的同时操作来实现;第三前进速度挡位,其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二制动器的同时操作来实现;第四前进速度挡位,其通过所述第三离合器、所述第四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二制动器的同时操作来实现;第五前进速度挡位,其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以及所述第四离合器的同时操作来实现;第六前进速度挡位,其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以及所述第四离合器的同时操作来实现;第七前进速度挡位,其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圣旭李炅勋李承镐徐罡寿鞠再昌黄铜焕蒋旭镇卢明勋池晟旭赵源珉朴钟述沈烋台李昌郁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