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马霉素A菌株的基因工程改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142916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0 18:55
一种匹马霉素A菌株的基因工程改造方法,是通过在菌株Streptomyces chattanoogensis QZ12中过表达后修饰基因pimD与pimF,实现了匹马霉素A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并降低了匹马霉素B的产生。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代谢工程方法构建了一株高效低毒匹马霉素A的高产菌株,该菌株在使匹马霉素B产量降低86%的基础上,将高效低毒匹马霉素A的产量提高了107%,实验室摇瓶发酵水平达到746mg/L,为匹马霉素A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工程,尤其是涉及一种匹马霉素A菌株的基因工程改造方法
技术介绍
匹马霉素的结构简单,化学性质稳定,是一种常用的多烯类抗生素,被广泛用作食品防腐添加剂、抗真菌兽药以及用于角膜炎治疗。在目前最常用的四种多烯类抗生素(匹马霉素、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和杀念菌素)中,匹马霉素的溶血毒性最低,但其抗真菌活性同样也相对较低。相对偏低的药理性质,严重限制了匹马霉素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在前期的研究中,我们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的方法,对匹马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的P450单加氧酶基因pimG进行了失活,并成功从其发酵产物中鉴定得到了一种高效低毒的匹马霉素衍生物—匹马霉素A(12-脱羧-12甲基-匹马霉素)。经体外活性实验测定,匹马霉素A的活性是匹马霉素的2倍,而其毒性不足匹马霉素的1/4,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匹马霉素衍生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P450单加氧酶基因pimG失活菌株QZ01除产生匹马霉素A外,还产生一种低毒的匹马霉素B(4,5-脱环氧-12-脱羧-12甲基-匹马霉素)及无活性的匹马霉素C(2-氢-3-羟基-4,5-脱环氧-12-脱羧-12甲基-匹马霉素)。前期实验中,我们通过替换PKS基因中的DH12KR12结构域构建了突变株QZ12,并成功消除了发酵产物中匹马霉素C的产生。但菌株QZ12发酵产物中匹马霉素B的存在仍限制了后续的分离纯化,而其相对较低的产量也限制了匹马霉素A的工业化生产。因此,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的方法,进一步消除或降低菌株QZ12中低效低毒匹马霉素B的产生并进一步提高匹马霉素A的产量,将极大地推动匹马霉素A的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体内及体外实验证实,匹马霉素B是匹马霉素A未发生C4-C5位环氧化的前体,因此,我们在QZ12菌株中尝试通过超量表达负责编码环氧化酶的基因pimD及其辅助基因pimF,降低或消除匹马霉素B的产生,并提高匹马霉素A的产量,进而达到优化产生菌株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匹马霉素A的产量,提供一种匹马霉素A菌株的基因工程改造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匹马霉素A菌株的基因工程改造方法,是通过在菌株Streptomyces chattanoogensis QZ12中过表达后修饰基因pimD与pimF,实现了匹马霉素A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并降低了匹马霉素B的产生。所述pimD为P450单加氧酶基因,pimD基因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pimF为铁氧还蛋白基因,所编码的铁氧还蛋白为P450单加氧酶PimD的辅助蛋白,pimF基因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通过在菌株Streptomyces chattanoogensis QZ12中过表达后修饰基因pimD与pimF的构建步骤如下:一、设计并构建用于基因pimD与pimF过表达的质粒I;二、将第一步构建得到的质粒I接合转移导入受体菌株QZ12中;三、通过对突变株的PCR验证及阿泊拉霉素抗性验证筛选得到过表达菌株QZ14。步骤一中所述质粒I的构建方法是,在质粒pPM927的EcoRI位点依次插入两拷贝1.4kb测序确认的红霉素启动子控制下的基因pimD的PCR片段及0.4kb测序确认的红霉素启动子控制下的基因pimF的PCR片段。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使后修饰基因pimD与pimF的转录水平分别提高10及7倍左右,进而提高匹马霉素B到匹马霉素A的转化,最终使匹马霉素A的产量提高了约107%,实验室摇瓶发酵水平达到746mg/L,极大推动了匹马霉素A的工业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并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厂商的建议条件。实施例步骤一:整合型质粒I的构建以菌株Streptomyces chattanoogensis QZ12的基因组DNA为模板,使用引物pimD-F/R、pimF-F/R,通过PCR扩增得到后修饰基因pimD与pimF,通过基因测序确认PCR片段的正确性;在质粒pPM927的EcoRI位点依次插入两个拷贝的红霉素启动子控制下的的pimD基因片段及单拷贝的红霉素启动子控制下的pimF基因片段(MunI/EcoRI酶切位点);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用于基因pimD与pimF过表达的质粒I。上述步骤一中所用到的引物序列如表1所示:表1步骤二:将整合型质粒I通过接合转移的策略导入菌株QZ12,并筛选得到改造菌株QZ14。将已构建完成用于基因过表达的质粒I转化进入大肠杆菌宿主E.coli ET12567(含有pUZ8002质粒)中。取该转化子于含有氯霉素、卡那霉素和阿泊拉霉素三种抗生素的LB中于37℃过夜培养,用相同的培养基,将过夜培养物按10%的比例转接一次并培养4h,然后用新鲜的LB溶液漂洗菌体以除去培养物中的抗生素。于此同时制备菌株QZ12的新鲜孢子约109个,用TES溶液漂洗2~3次之后再用2mLTES溶液悬浮孢子,于50℃热激10min后,冷却至室温,等体积加入2×孢子预萌发培养液后于37℃培养2.5h,并用新鲜的LB溶液漂洗孢子2~3次。将预萌发的孢子与之前制备的大肠杆菌宿主菌E.coli ET12567混合(孢子和宿主菌的比例约为10:1)均匀后涂布于YMG平板,待平板吹干后转移至30℃培养箱正置培养17h后取出平板,分别取阿泊拉霉素和萘啶酮酸两种抗生素混匀于1mL无菌水中,覆盖于YMG平板上,将平板晾干后转移至30℃培养箱中培养。一般3~5天后可见平板上有单菌落接合子长出,通过菌丝体PCR验证和抗性验证的方法验证接合子正确,即得到改造菌株QZ14。步骤三:改造菌株QZ14中基因pimD与pimF转录水平的测定用于RNA提取的样品为发酵培养48h的菌丝体,其一般保存在Redzol溶液中。RNA提取过程要求低温,离心过程除特殊说明,均在4℃、12000rpm的条件下进行。取已经破碎处理的样品500μL加入100μL氯仿,涡旋振荡混匀,离心15min后吸取上清液,加入100μL无水乙醇并混匀后将样品吸入离心柱(赛百盛)中,静置2min,离心1min,弃液体,用漂洗液(Washing buffer,赛百盛)漂洗两次,弃液体,将离心柱置于收集管中继续离心2min。换用新的收集管,往离心柱中加入60μL DEPC处理过的水,离心2min,将RNA样品从离心柱上洗脱下来。用Nanodrop 2000型核酸蛋白分析仪测定RNA的浓度和OD260/280,提取后的RNA样品-80℃保存。RNA样品经DNase消化处理4h后,每个反应体系加入5μL 50mM EDTA后65℃加热10min即可终止消化,消化好的RNA样品-80℃保存。RNA经过逆转录后就得到cDNA,可用于后续的基因转录分析。取cDNA样品用DEPC处理水稀释至合适的浓度,配制qRT-PCR体系(2×SYBR Green缓冲液10μL,引物20pmol,cDNA5μL,加DEPC水至体积20μL),离心去掉溶液中的气泡之后使用ABI公司7500型快速RT-PCR仪测定样品Ct值。采用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匹马霉素A菌株的基因工程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菌株Streptomyces chattanoogensis QZ12中过表达后修饰基因pimD与pimF,实现了匹马霉素A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并降低了匹马霉素B的产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匹马霉素A菌株的基因工程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菌株Streptomyces chattanoogensis QZ12中过表达后修饰基因pimD与pimF,实现了匹马霉素A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并降低了匹马霉素B的产生。2.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匹马霉素A菌株的基因工程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imD为P450单加氧酶基因,pimD基因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3.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匹马霉素A菌株的基因工程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imF为铁氧还蛋白基因,所编码的铁氧还蛋白为P450单加氧酶PimD的辅助蛋白,pimF基因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4.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匹马霉素A菌株的基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林泉齐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