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机舱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2660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6 1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机舱以及汽车,所述汽车机舱包括:动力总成容纳舱,位于汽车乘员舱的后侧;后视玻璃窗总成,安装于所述汽车乘员舱和所述动力总成容纳舱之间,并将所述动力总成容纳舱和汽车乘员舱隔离;机舱玻璃盖总成,盖合于所述动力总成容纳舱和后视玻璃窗总成所构成的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动力总成发热的再利用,并且无需额外增加汽车后视窗或者后挡风玻璃的加热装置,解决了汽车后视窗起雾的问题,并降低了因增加后视窗加热装置的汽车制造成本,同时也免除了因增加后视窗加热装置的汽车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机舱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机舱以及采用该汽车机舱的汽车。
技术介绍
现有汽车中,汽车后视窗或者后挡风玻璃,因为处于汽车内外空间之间,起到隔离车内空间和外部环境的作用。在天气较为寒冷的情况下,当车内进入乘客并启动汽车时,由于车内外温差,导致了汽车后视窗或者后挡风玻璃的车舱内侧的起雾现象,进而影响驾驶员对汽车后部环境的观察。为解决这一问题,往往采用擦拭或者等待雾气散去的方式。但是擦拭汽车后视窗或者后挡风玻璃的效果并不理想,擦拭后的汽车后视窗或者后挡风玻璃会变脏,也会影响驾驶员视线,并且还有可能再次起雾。而等待雾气散去的方式时间长,增加了等待时间。所以,现有技术中,往往采用在汽车后视窗或者后挡风玻璃增加加热装置的方式解决该问题。例如,在汽车后视窗或者后挡风玻璃中嵌入肉眼难以识别的加热丝,通过对加热丝对汽车后视窗或者后挡风玻璃进行加热以起到驱雾的作用。又如,在汽车后视窗或者后挡风玻璃附近加装吹风装置,通过向汽车后视窗或者后挡风玻璃不断吹风以驱雾。以上的改进方法,均需要增加相应的装置,并且消耗汽车能源,一方面会由于增加装置而增加汽车制造成本,另一方面会因为额外的能源消耗,而增加汽车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机舱以及采用该种汽车机舱的汽车,以解决汽车后视窗起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机舱,包括:动力总成容纳舱,所述动力总成容纳舱位于汽车乘员舱的后侧;后视玻璃窗总成,所述后视玻璃窗总成安装于所述汽车乘员舱和所述动力总成容纳舱之间,并将所述动力总成容纳舱和汽车乘员舱隔离;机舱玻璃盖总成,所述机舱玻璃盖总成盖合于所述动力总成容纳舱和后视玻璃窗总成所构成的空间。进一步,所述机舱玻璃盖总成包括:舱盖框架,所述舱盖框架具有一体成型的四个边;玻璃舱盖,所述玻璃舱盖粘接于所述舱盖框架的所述四个边,并且所述玻璃舱盖位于汽车车体表面且覆盖所述动力总成容纳舱和后视玻璃窗总成所构成的空间;卡接条,所述卡接条固定于所述舱盖框架的第一边,且所述卡接条位于所述舱盖框架朝向动力总成容纳舱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边为靠近所述汽车乘员舱的一边;卡销,所述卡销固定于所述舱盖框架的第二边,其中,所述第二边为远离所述汽车乘员舱的一边;固定螺孔,所述固定螺孔开设于所述舱盖框架的第二边;卡接块,所述卡接块安装于汽车车架,以卡接所述卡接条;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安装于所述汽车车架,并且,所述固定支架开设有定位槽和通孔,其中,当所述卡销定位于所述定位槽中时,所述通孔与所述固定螺孔同轴,进而所述舱盖框架可通过穿设于所述通孔并旋拧于所述固定螺孔的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进而使得所述机舱玻璃盖总成盖合于所述动力总成容纳舱和后视玻璃窗总成所构成的空间。进一步,所述汽车机舱还包括:动力总成隔离板,所述动力总成隔离板盖合于所述动力总成容纳舱,以遮盖安装于所述动力总成容纳舱中的动力总成,并且,所述动力总成隔离板、后视玻璃窗总成和机舱玻璃盖总成之间构成透光的空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采用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汽车机舱。从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将动力总成容纳舱置于汽车乘员舱的后侧,并且将驾驶员驾驶时视线需要透过的后视玻璃窗总成和机舱玻璃盖总成连同动力总成容纳舱共同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汽车机舱,进而当汽车机舱中动力总成工作时,即汽车发动时,动力总成所发出的热量会烘烤后视玻璃窗总成和机舱玻璃盖总成,进而在不需要额外增加驱雾装置的情况下实现了后视玻璃窗总成和机舱玻璃盖总成的驱雾作用。为了降低动力总成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影响,本专利技术中还在动力总成容纳舱上设置了动力总成隔离板,该动力总成隔离板一方面可隔离噪音,另一方面可防止动力总成容纳舱中的灰尘进入后视玻璃窗总成和机舱玻璃盖总成之间的空间,避免影响驾驶员的后视视线。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对动力总成发热的再利用,并且无需额外增加汽车后视窗或者后挡风玻璃的加热装置,解决了汽车后视窗起雾的问题,并降低了因增加后视窗加热装置的汽车制造成本,同时也免除了因增加后视窗加热装置的汽车使用成本。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汽车机舱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汽车机舱实施例中机舱玻璃盖总成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汽车机舱实施例中机舱玻璃盖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机舱玻璃盖总成的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机舱玻璃盖总成右侧角度的结构拆分示意图。标号说明1、汽车机舱11、动力总成容纳舱12、后视玻璃窗总成13、机舱玻璃盖总成131、舱盖框架1311、舱盖框架的第一边1312、舱盖框架的第二边132、玻璃舱盖133、卡接条1331、卡接条夹持于两个卡接块之间的部分134、卡销135、固定螺孔136、卡接块137、固定支架1371、定位槽1372、通孔14、动力总成隔离板2、汽车乘员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部分,而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并不表示将本专利技术相关部分的数量限制为“仅此一个”,并且“一个”不表示排除本专利技术相关部分的数量“多于一个”的情形。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限定这些相关部分的绝对位置。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汽车机舱1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汽车机舱1实施例中机舱玻璃盖总成13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机舱1整体位于汽车乘员舱2的后侧,即位于汽车乘员舱2的靠近车尾部的一侧,并紧挨汽车乘员舱2设置。所述汽车机舱1包括动力总成容纳舱11、后视玻璃窗总成12和机舱玻璃盖总成13。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动力总成容纳舱11位于汽车乘员舱2的后侧,所述后视玻璃窗总成12安装于所述汽车乘员舱2和所述动力总成容纳舱11之间,并将所述动力总成容纳舱11和汽车乘员舱2隔离,所述机舱玻璃盖总成13盖合于所述动力总成容纳舱11和后视玻璃窗总成12所构成的空间。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机舱玻璃盖总成13的结构,图4示出了本技术中机舱玻璃盖总成13的仰视结构,图5示出了本技术中机舱玻璃盖总成13右侧角度的结构拆分示意图。如图3、图4、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机舱玻璃盖总成13包括舱盖框架131、玻璃舱盖132、卡接条133、卡销134、固定螺孔135、卡接块136和固定支架137。其中,所述舱盖框架131具有一体成型的四个边;所述玻璃舱盖132粘接于所述舱盖框架131的所述四个边,并且所述玻璃舱盖132位于汽车车体表面且覆盖所述动力总成容纳舱11和后视玻璃窗总成12所构成的空间;所述卡接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机舱及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机舱(1),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总成容纳舱(11),所述动力总成容纳舱(11)位于汽车乘员舱(2)的后侧;后视玻璃窗总成(12),所述后视玻璃窗总成(12)安装于所述汽车乘员舱(2)和所述动力总成容纳舱(11)之间,并将所述动力总成容纳舱(11)和汽车乘员舱(2)隔离;机舱玻璃盖总成(13),所述机舱玻璃盖总成(13)盖合于所述动力总成容纳舱(11)和后视玻璃窗总成(12)所构成的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机舱(1),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总成容纳舱(11),所述动力总成容纳舱(11)位于汽车乘员舱(2)的后侧;后视玻璃窗总成(12),所述后视玻璃窗总成(12)安装于所述汽车乘员舱(2)和所述动力总成容纳舱(11)之间,并将所述动力总成容纳舱(11)和汽车乘员舱(2)隔离;机舱玻璃盖总成(13),所述机舱玻璃盖总成(13)盖合于所述动力总成容纳舱(11)和后视玻璃窗总成(12)所构成的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机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玻璃盖总成(13)包括:舱盖框架(131),所述舱盖框架(131)具有一体成型的四个边;玻璃舱盖(132),所述玻璃舱盖(132)粘接于所述舱盖框架(131)的所述四个边,并且所述玻璃舱盖(132)位于汽车车体表面且覆盖所述动力总成容纳舱(11)和后视玻璃窗总成(12)所构成的空间;卡接条(133),所述卡接条(133)固定于所述舱盖框架(131)的第一边(1311),且所述卡接条(133)位于所述舱盖框架(131)朝向动力总成容纳舱(11)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边(1311)为靠近所述汽车乘员舱(2)的一边;卡销(134),所述卡销(134)固定于所述舱盖框架(131)的第二边(1312),其中,所述第二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克坚李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