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81449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4 0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向桥,包括一体成型的转向桥体焊合,转向桥体焊合的两端均设有轮毂总成,两轮毂总成与转向桥体焊合之间均设有用于调节两轮毂总成之间距离的第一调节装置;转向桥体焊合的一侧设有转向拉杆,转向拉杆的两端与两轮毂总成之间均设有第二调节装置;转向桥体焊合与其中一轮毂总成之间设有用于实现转向的驱动装置。采用该转向桥可根据不同区域的情况进行调节轮距来满足收获的需求,提高了收获机的适应能力,扩大了收获区域,为跨区作业奠定了基础,而且,有效避免了轮胎碾压农作物,提高了收获机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解决了转向桥焊接而成,焊接范围较大、变形大,存在较大焊接缺陷概率,而带来故障隐患和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收获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转向桥
技术介绍
现阶段,常用的玉米收获机一经设计装机,转向桥1的轮距就是固定不变的(如图1所示),配置了这种转向桥1的玉米收获机只能在特定的区域进行收获作业。由于目前我国各地的农艺情况有所不同,玉米的种植行距和种植方式也不尽相同(比如适应中原地区的玉米收获机到了东北地区就会不适应新区域的农艺特点),这样对于玉米收获机的适应能力提出了相当大的挑战。目前的这种固定轮距的转向桥1存在以下不足:1、轮距固定了则玉米收获机的适用行距也是固定的,对于一台固定轮距的玉米收获机来说,只能收获相应行距的玉米种植方式,玉米收获机的可适应收获范围非常窄,这类玉米收获机基本不能跨区作业,否则轮胎会碾压农作物,给用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配置有固定轮距式的转向桥,只能售往特定区域,无法跨区域销售和作业,不利于公司玉米收获机市场竞争力的提升;2、这类轮距固定式转向桥1通常是用连接板11 (普通的板材)焊接而成,焊接范围较大,焊接变形大,存在焊接缺陷的概率较大,作业时易在焊接缺陷处出现裂缝或断裂现象,带来较大的故障隐患和安全隐患,给服务工作带来较大挑战;而且,零部件数量多,管理成本和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桥,以解决现有技术提供的转向桥导致收获机只能在特定的区域进行收获作业以及存在故障隐患和安全隐患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向桥,包括一体成型的转向桥体焊合,所述转向桥体焊合的两端均设有轮毂总成,两所述轮毂总成与所述转向桥体焊合之间均设有用于调节两所述轮毂总成之间距离的第一调节装置;所述转向桥体焊合的一侧设有转向拉杆,所述转向拉杆的两端与两所述轮毂总成之间均设有第二调节装置;所述转向桥体焊合与其中一所述轮毂总成之间设有用于实现转向的驱动装置。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一端滑动安装于所述转向桥体焊合内的调节轴,所述调节轴和所述转向桥体焊合上均设有多个--对应的第一调节安装孔,--对应的两所述第一调节安装孔之间设有第一连接元件;所述调节轴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轮毂总成上。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调节轴与所述转向桥体焊合上一一对应的两所述第一调节安装孔之间设有套管,所述第一连接元件设置于所述套管内。作为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包括一端滑动安装于所述转向拉杆内的调节拉杆,所述调节拉杆和所述转向拉杆上均设有多个--对应的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一缺口对应位置的所述转向拉杆上还设有多个用于实现所述转向拉杆与所述调节拉杆紧密配合的第一管夹,所述第一管夹上设有第二连接元件,所述第二连接元件约束于一一对应的两所述第一缺口内;所述调节拉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轮毂总成上。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轮毂总成上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滑动安装于所述调节拉杆内,所述调节拉杆和所述连接杆上均设有一一对应的第二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对应位置的所述调节拉杆上还设有多个用于实现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调节拉杆紧密配合的第二管夹,所述第二管夹上设有第三连接元件,所述第三连接元件约束于一一对应的两所述第二缺口内。作为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转向拉杆靠近所述轮毂总成的一端以及所述调节拉杆靠近所述轮毂总成的一端均设有裂缝。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转向桥体焊合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驱动装置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多个用于实现调节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位置的第二调节安装孔。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转向桥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两轮毂总成与转向桥体焊合之间均设有第一调节装置,从而通过第一调节装置进行调节两轮毂总成之间的距离(即:轮距),进行满足收获区域所需要的轮距,之后通过第二调节装置进行相应的拉伸或收缩调节,使之满足驱动装置动作时的正常转向需求。采用该转向桥,根据不同区域的情况(种植行距和种植方式)进行调节轮距,以满足收获的需求,与传统的固定轮距玉米收获机,只能在特定的区域进行作业相比,大大提高了收获机的适应能力,扩大了收获区域,为跨区作业奠定了基础,而且,有效避免了轮胎碾压农作物,同时,提高了收获机的市场竞争力;此外,辅以一体结构的转向桥体焊合,便于制造,且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焊接范围小,存在焊接缺陷的概率小,故障率大大降低,减少了后续的服务维修费用,解决了传统中转向桥用连接板焊接而成,焊接范围较大,焊接变形大,存在较大焊接缺陷概率的问题,防止了焊接缺陷处出现裂缝或断裂现象,而带来故障隐患和安全隐患的问题。由于第一调节装置包括滑动安装于转向桥体焊合内的调节轴,调节轴和转向桥体焊合上均设有多个一一对应的第一调节安装孔,一一对应的两第一调节安装孔之间设有第一连接元件,结构简单,轮距调节方便,为适应各种行距种植作物的收获提供了有效保障。由于调节轴与转向桥体焊合上一一对应的两第一调节安装孔之间设有套管,第一连接元件设置于套管内,从而通过套管对第一连接元件进行保护,防止第一连接元件直接连接调节轴和转向桥体焊合而发生磨损,导致调节轴与转向桥体焊合之间发生轴向窜动而影响正常的工作;同时,防止第一连接元件在工作中受力变形,导致调整轮距时难以取出。由于第二调节装置包括滑动安装于转向拉杆内的调节拉杆,从而通过第一调节装置对轮距进行调整后,通过调整调节拉杆与转向拉杆的相对位置关系来满足装配的需求,之后通过管夹保证调节拉杆与转向拉杆紧密配合,通过位于两第二缺口内的第二连接元件,保证调节拉杆与转向拉杆的轴向位置固定,结构简单,装配、调节方便,且使用效果好。由于轮毂总成上铰接有连接杆,连接杆滑动安装于调节拉杆内,从而实现分体结构,从而在调整轮距时,便于调节拉杆的装配和调整。由于转向拉杆和调节拉杆上均设有裂缝,从而通过裂缝的膨胀,便于调节拉杆插入转向拉杆内以及连接杆插入调节拉杆内,达到便于装配的效果;同时,安装后进行夹紧时,通过的裂缝的收缩,便于达到调节拉杆与转向拉杆紧密配合、以及连接杆与调节拉杆紧密配合,为实现该结构具有良好的夹紧效果奠定了基础,而且保证了结构强度。由于安装座上设有多个第二调节安装孔,从而通过第二调节安装孔进行调节驱动装置的安装位置,以满足第一调解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调节后收获机械的回转半径需求,保证了正常的收获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转向桥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桥,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的转向桥体焊合,所述转向桥体焊合的两端均设有轮毂总成,两所述轮毂总成与所述转向桥体焊合之间均设有用于调节两所述轮毂总成之间距离的第一调节装置;所述转向桥体焊合的一侧设有转向拉杆,所述转向拉杆的两端与两所述轮毂总成之间均设有第二调节装置;所述转向桥体焊合与其中一所述轮毂总成之间设有用于实现转向的驱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有昌孙金召王希建冷金栋韩文轩李学文孙成金
申请(专利权)人: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