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油箱保护结构及汽车,属于汽车制造
技术介绍
现今社会中汽车越来越普遍,道路上行驶的汽车也越来越多,两车发生追尾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而位于汽车后部并被固定在车身地板下方的油箱在汽车被后车追尾时的安全性便成了许多汽车制造商所担心的问题。因此,在汽车设计时,设计人员开始通过一些安全设计来保障油箱在被追尾时的安全性。现有技术中,设计人员通过在油箱和位于油箱前方的悬架横梁之间预留一定的前移间隙来保障汽车被追尾时油箱的安全性。这种设置是在汽车被追尾时,油箱可以往前运动而不会在被追尾的瞬间或者极短的时间内就与悬架横梁接触并发生挤压,从而避免油箱发生破裂,保障了油箱以及整车的安全。但这种设计仅是通过在悬架横梁和油箱之间设置一定的前移间隙来保障油箱的安全,但是由于油箱与悬架横梁之间能够设置的前移间隙是有限的,并不能保证油箱和悬架横梁之间具有合适的间隙,因此,这种油箱保护设计在汽车追尾时对油箱的保护作用有限,存在着比较大的安全隐患。 >
技术实现思路
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油箱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保护结构包括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位于汽车地板下方且固定在油箱与悬架横梁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油箱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保护结构包括缓冲层,
所述缓冲层位于汽车地板下方且固定在油箱与悬架横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为泡沫塑料
层或者气囊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箱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塑料层至少包
括两层,且自油箱往悬架横梁方向的各层泡沫塑料层的密度递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箱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塑料层为两层,
且自油箱往悬架横梁方向的第一层泡沫塑料层的密度为13N/cm2,第二层泡沫塑料层
的密度为26N/cm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箱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塑料层至少包
括两层,且自油箱往悬架横梁方向的各层泡沫塑料层的宽度递减,所述宽度为泡沫
塑料层沿车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成,彭昌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