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防撞梁总成以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0002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2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前防撞梁总成以及汽车,其中前防撞梁总成,包括:外板,内板,吸能盒,以及吸能板;外板与内板固定连接,外板和内板之间形成空腔,吸能板设置在空腔中;吸能盒固定连接在内板的外表面上;吸能板包括凹陷部,凹陷部的开口朝向内板;凹陷部的左右两侧连接有连接部,连接部与内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其中,凹陷部的两相对面上相对设置有至少一对缓冲吸收口。从而在汽车与前方物体发生碰撞的时候,吸能板、吸能盒都会变形去吸收碰撞力,在吸能板和吸能盒的共同作用下去吸收碰撞力,可以达到有效的吸收碰撞力的效果,有效的减小传递给车体的碰撞力,减小对车体的损伤,保证了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前防撞梁总成以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对于汽车的安全性的要求也突显出来,需要增加汽车的防碰撞性能。在汽车的车体的车头上,固定连接前防撞梁总成,可以在汽车与前方物体发生碰撞的时候,前防撞梁总成吸收碰撞力而变形,从而减小碰撞力对车体的损伤,进而保护人员的安全。现有技术中,前防撞梁总成包括固定连接的几字形的外板和几字形的内板,以及吸能盒;外板和内板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从而形成一个空腔,外板和内板通过各自的连接面进行固定连接;吸能盒的一端连接在内板的外表面上,吸能盒的另一端与车体固定连接。在汽车与前方物体发生碰撞的时候,外板首先受到碰撞力而变形,外板将碰撞力通过内板传递给吸能盒,从而吸能盒变形去吸收碰撞力,可以减少传递给车体的碰撞力。然而现有技术中,在外板收到碰撞力变形之后,会直接通过内板将碰撞力传递给吸能盒,依靠吸能盒去吸收大部分的碰撞力,吸能盒的吸收作用有限。在实际场景中,由于汽车的驾驶环境复杂,汽车与前方物体发生碰撞时会产生更大的碰撞力,依靠现有的前防撞梁总成仍达不到有效的吸收碰撞力的效果,依旧会传递给车体较大的碰撞力,无法有效的保证减小对车体的损伤以及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前防撞梁总成以及汽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依靠现有的前防撞梁总成仍达不到有效的吸收碰撞力的效果,依旧会传递给车体较大的碰撞力,无法有效的保证减小对车体的损伤以及人员的安全的问题。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前防撞梁总成,包括:外板,内板,吸能盒,以及吸能板;所述外板与所述内板固定连接,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吸能板设置在所述空腔中;所述吸能盒固定连接在所述内板的外表面上;所述吸能板包括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开口朝向所述内板;所述凹陷部的左右两侧连接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内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凹陷部的两相对面上相对设置有至少一对缓冲吸收口。如上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中,所述缓冲吸收口为三对。如上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中,所述凹陷部的底面的形状与所述外板的形状相匹配。如上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中,所述凹陷部的底面与所述外板之间有预设间隙。如上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中,所述凹陷部的底面与所述内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的连接面与所述内板之间的距离。如上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中,所述吸能板为一体成型;所述外板采用高强度钢一体成型制得,所述内板采用热成型钢一体成型制得。如上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中,所述吸能板的厚度为1.2毫米,所述外板的厚度为1.2毫米,所述内板的厚度为1.5毫米。如上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中,所述吸能盒包括相对设置的左吸能盒和右吸能盒;所述左吸能盒和所述右吸能盒分别与所述内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固定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所述前防撞梁总成通过吸能盒与所述车体的纵梁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提供一种前防撞梁总成,包括:外板,内板,吸能盒,以及吸能板;外板与内板固定连接,外板和内板之间形成空腔,吸能板设置在空腔中;吸能盒固定连接在内板的外表面上;吸能板包括凹陷部,凹陷部的开口朝向内板;凹陷部的左右两侧连接有连接部,连接部与内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其中,凹陷部的两相对面上相对设置有至少一对缓冲吸收口。在汽车与前方物体发生碰撞的时候,外板受到碰撞力而变形,外板会首先将碰撞力传递给吸能板,吸能板被压溃而变形,去吸收碰撞力,然后碰撞力再通过内板传递给吸能盒,吸能盒变形去吸收碰撞力。从而可以通过吸能板首先吸收碰撞力,减小碰撞力之后再由吸能盒吸收碰撞力,可以达到有效的吸收碰撞力的效果,有效的减小传递给车体的碰撞力,减小对车体的损伤,保证了人员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前防撞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前防撞梁总成中的吸能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前防撞梁总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外板 2-内板 3-吸能盒 4-吸能板5-凹陷部6-连接部7-缓冲吸收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前防撞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前防撞梁总成中的吸能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前防撞梁总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前防撞梁总成,包括:外板1,内板2,吸能盒3,以及吸能板4 ;外板I与内板2固定连接,外板I和内板2之间形成空腔,吸能板4设置在空腔中;吸能盒3固定连接在内板2的外表面上;吸能板4包括凹陷部5,凹陷部5的开口朝向内板2 ;凹陷部5的左右两侧连接有连接部6,连接部6与内板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其中,凹陷部5的两相对面上相对设置有至少一对缓冲吸收口 7。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前防撞梁总成包括了外板1、内板2、吸能盒3以及吸能板4。外板I为几字形的外板1,内板2也是一个几字形的内板2,外板I与内板2通过焊接进行固定连接,外板I和内板2之间形成空腔,将吸能板4固定设置在空腔中。吸能盒3固定连接在内板2的外表面上。吸能板4包括了凹陷部5,凹陷部5具有一个底面和两个相对面,形成了一个开口,开口朝向了内板2所在方向。凹陷部5的左右两侧各连接一个连接部6,由于内板2是一个平板,需要连接部6也是平板,从而连接部6可以与内板2的内表面贴合并固定连接。在凹陷部5的两相对面上相对设置至少一对缓冲吸收口 7。本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由外板1、内板2、吸能盒3、以及吸能板4构成的前防撞梁总成,其中固定连接的外板I与内板2之间形成空腔,吸能板4设置在空腔中,吸能盒3固定连接在内板2的外表面上;吸能板4由凹陷部5,和设于凹陷部5的左右两侧的连接部6构成;凹陷部5的开口朝向内板2,连接部6与内板2固定连接;从而,在汽车与前方物体发生碰撞的时候,外板I受到碰撞力而变形,外板I会首先将碰撞力传递给吸能板4,吸能板4被压溃而变形,去吸收碰撞力,然后碰撞力再通过内板2传递给吸能盒3,吸能盒3变形去吸收碰撞力,可以通过吸能板4首先吸收碰撞力,减小碰撞力之后再由吸能盒3吸收碰撞力,可以达到有效的吸收碰撞力的效果,有效的减小传递给车体的碰撞力,减小对车体的损伤,保证了人员的安全。同时,在凹陷部5的两相对面上相对设置有至少一对缓冲吸收口 7,缓冲吸收口 7可以降低吸能板4的凹陷部5的刚性,从而在发生碰撞时,使得吸能板4可以变形去吸收碰撞力。优选地,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前防撞梁总成中,缓冲吸收口 7为三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在凹陷部5的两相对面上相对设置三对缓冲吸收口 7,每一个面上的缓冲吸收口 7之间为等间距的。三对缓冲吸收口 7可以良好的降低了吸能板4的凹陷部5的刚性,从而在发生碰撞时,使得吸能板4可以瞬间变形去吸收碰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板,内板,吸能盒,以及吸能板;所述外板与所述内板固定连接,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吸能板设置在所述空腔中;所述吸能盒固定连接在所述内板的外表面上;所述吸能板包括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开口朝向所述内板;所述凹陷部的左右两侧连接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内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凹陷部的两相对面上相对设置有至少一对缓冲吸收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